-
山楂有机酸通过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缺血后适应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山楂有机酸通过缺血后适应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对SD大鼠心脏进行缺血再灌注并记录心脏动力学改变,从再灌注期开始全程在灌流液中给予不同浓度的山楂有机酸.采用三苯四唑氯(TTC)染色评估心肌梗死面积.采用CellTiter 96 ?溶液细胞增殖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2O2(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采用试剂盒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细胞内丙二醛(MDA)生成、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试剂盒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3(Caspase-3)和Caspase-9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凋亡调控蛋白(BAX和BCL-2)、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的左心室舒张压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LDH释放和细胞内MDA生成显著增加(P<0.01),SOD和GSH-Px的活力显著降低(P<0.01),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力显著增加(P<0.01),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显著下调(P<0.01),AKT和ERK的磷酸化被抑制、P38和JNK的磷酸化被激活(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山楂有机酸25、100 μg/mL组显著改善了小鼠离体心脏左心室舒张压(P<0.01),降低了心肌I/R损伤引起的梗死面积(P<0.01),明显提高了心肌细胞存活率,降低了过氧化氢致心肌细胞损伤的LDH泄漏和MDA生成、提高了 SOD和GSH-Px活力(P<0.05或P<0.01),明显降低过氧化氢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以及Caspase-3和Caspase-9活力,下调BAX、BCL-2蛋白表达(P<0.05或P<0.01),上调p-AKT和p-ERK蛋白表达(P<0.05),下调p-JNK和p-P38的蛋白表达(P<0.01),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JNK和P38特异性激动剂Anisomycin以及ERK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降低山楂有机酸100 μg/mL对过氧化氢引起的细胞存活率升高和Caspase-3活力的降低(P<0.05或P<0.01).结论: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可能介导了山楂有机酸通过缺血后适应提高抗氧化酶活力、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保护心肌I/R损伤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莱菔硫烷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对高糖诱导人血小板凋亡的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ulforaphane,SFN)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人血小板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5、10、20 μmol/L)的SFN或溶剂对照(0.05%DMSO)与健康人纯化血小板在体外共同孵育40 min,然后加入normal glucose(NG,5 mmol/L)或HG(25 mmol/L)的葡萄糖溶液干预血小板90 min,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ΔΨm)去极化、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暴露和胞内总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NG组相比,HG可显著增加血小板ΔΨm去极化和PS暴露水平(P<0.001),且可被不同浓度的SFN显著抑制(P<0.001).机制上,与溶剂对照组相比,SFN显著下调HG诱导的血小板PI3K(P<0.01)和Akt(P<0.0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HG诱导的胞内总ROS生成水平(P<0.001);PI3K的特异性激动剂740 Y-P可完全逆转SFN对HG诱导的PI3K和Akt蛋白磷酸化的抑制作用,部分逆转SFN对总ROS生成、ΔΨm去极化和PS暴露的抑制作用.结论 SFN在体外具有保护HG诱导健康人血小板凋亡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下调PI3K/Akt介导的信号通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银杏叶提取物对鱼藤酮所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对鱼藤酮所致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鱼藤酮模型组(0.5 μmol/L鱼藤酮)和EGb761组(0.5 μmol/L鱼藤酮+100 mg/L EGb761),按照分组给予药物干预后,采用JC-1探针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美国海马细胞能量代谢分析仪检测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裂解caspase-3(cleaved-caspase-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AMPK(phosphorylated AMPK,p-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p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磷酸化PI3K(phosphorylated 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AKT)、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和磷酸化mTOR(phosphorylated mTOR,p-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3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4.89, P<0.05),EGb761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鱼藤酮模型组[荧光强度比值:(1.30±0.16),(0.81±0.15)]( P<0.05)。(2)3组细胞的基础呼吸水平、ATP产生能力、最大呼吸能力和呼吸储备能力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8.07,64.18,64.42,34.62,均 P<0.05),EGb761组细胞的基础呼吸水平[(73.02±13.81)pmol/min]、ATP产生能力[(57.08±7.31)pmol/min]、最大呼吸能力[(177.70±17.14)pmol/min]和呼吸储备能力[(104.72±8.58)pmol/min]均显著高于鱼藤酮模型组[(33.69±3.91)pmol/min,(18.08±2.50)pmol/min,(113.12±13.24)pmol/min,(79.43±9.35)pmol/min](均 P<0.05)。(3)3组细胞的cleaved-caspase-3/caspase-3、p-AMPK/AMPK、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8.05,28.68,33.73,45.81,17.39,均 P<0.05),EGb761组细胞的cleaved-caspase-3/caspase-3比值[(1.95±0.36),(3.56±0.37)]和p-AMPK/AMPK比值[(1.49±0.19),(2.25±0.27)]均显著低于鱼藤酮模型组(均 P<0.05);p-PI3K/PI3K比值[(0.75±0.07),(0.44±0.07)]、p-AKT/AKT比值[(0.74±0.06),(0.36±0.09)]、p-mTOR/mTOR比值[(0.90±0.06),(0.62±0.07)]均显著高于鱼藤酮模型组(均 P<0.05)。 结论:EGb761对鱼藤酮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弱了鱼藤酮对AMPK的激活和对PI3K/AKT/mTOR通路的抑制作用、增强了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功能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线粒体辅酶Q通过PI3K/Akt途径减轻脂多糖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观察线粒体辅酶Q(MitoQ)在脂多糖(LPS)诱导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中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采用不同浓度LPS处理细胞,构建急性肺损伤(ALI)模型,根据半数抑制浓度(IC 50)得出LPS最佳刺激浓度;采用不同浓度MitoQ对细胞进行预处理,确定MitoQ最佳干预浓度。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使用正常培养基;LPS组在正常培养基中加入10 mg/L的LPS刺激细胞24 h;MitoQ+LPS组用1 μmol/L的MitoQ预处理细胞60 min,然后用含10 mg/L LPS的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MitoQ+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选择性抑制剂LY294002+LPS组用1 μmol/L的MitoQ和20 μmol/L的LY294002预处理细胞60 min,然后用含10 mg/L LPS的培养基处理细胞24 h。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原位末端缺刻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蛋白Bax、抗凋亡蛋白Bcl-2及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通路蛋白PI3K的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 结果:根据抑制率曲线计算得岀LPS对A549细胞的IC 50为11.06 mg/L,故选择10 mg/L作为LPS的刺激浓度。随着MitoQ预处理浓度增加,经10 mg/L的LPS刺激后,细胞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根据细胞活性曲线计算得岀MitoQ对细胞的最适浓度为1 μmol/L。MitoQ预处理可减弱LPS诱导的线粒体依赖性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较LPS组明显降低〔流式细胞仪:(8.73±0.25)%比(18.10±0.70)%,TUNEL:(12.30±0.82)%比(21.43±0.86)%,均 P<0.05〕,Bax表达显著下降(Bax/β-actin:0.58±0.03比1.06±0.10, P<0.05),Bcl-2表达显著上升(Bcl-2/β-actin:1.03±0.06比0.53±0.07, P<0.05),且PI3K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I3K蛋白(PI3K/β-actin):1.20±0.02比0.96±0.04,磷酸化Akt(p-Akt)蛋白(p-Akt/t-Akt):1.22±0.08比0.92±0.04,均 P<0.05〕。LY294002预处理可抑制MitoQ对细胞的抗凋亡作用,表现为凋亡率较MitoQ+LPS组显著增加〔流式细胞仪:(14.50±0.57)%比(8.73±0.25)%,TUNEL:(16.50±0.53)%比(12.30±0.82)%,均 P<0.05〕,Bax表达显著上升(Bax/β-actin:0.95±0.03比0.58±0.03, P<0.05),Bcl-2显著下降(Bcl-2/β-actin:0.62±0.03比1.03±0.06, P<0.05),同时PI3K表达及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I3K蛋白(PI3K/β-actin):0.90±0.05比1.20±0.02,p-Akt蛋白(p-Akt/t-Akt):0.89±0.02比1.22±0.08,均 P<0.05〕。 结论:MitoQ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改善LPS诱导的A549细胞线粒体依赖性凋亡,为治疗LPS诱导的ALI提供了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罗哌卡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罗哌卡因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罗哌卡因组大鼠经滴鼻法给予LPS,制备大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建模24 h后,罗哌卡因组大鼠经灌胃给予2 mg/kg罗哌卡因,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治疗4 d后,处理大鼠,分离血清,固定肺组织。测定肺组织湿重和干重之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两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大鼠肺组织p65和p50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罗哌卡因组大鼠动脉血PaO 2[(72.96±3.52) 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动脉血PaO 2[(59.78±5.45)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418, P<0.05)。罗哌卡因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3.16±0.16)明显低于模型组(4.68±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520, P<0.05)。罗哌卡因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5.05±0.57)分]明显低于模型组[(8.30±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640, P<0.05)。罗哌卡因组大鼠血清IL-1β和IL-6[(54.02±7.30)、(48.67±8.55) pg/ml]明显低于模型组[(128.09±12.06)、(95.36±8.68)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620、12.120, P<0.05)。罗哌卡因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p38和磷酸化p65表达水平(0.45±0.05、0.38±0.05)明显低于模型组(0.72±0.08、0.6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9.493、9.390, P<0.05)。 结论:罗哌卡因可抑制LPS诱导炎性反应,并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和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混合性阴道炎诊治专家共识(2021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混合性阴道炎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致病微生物导致的阴道炎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较单一阴道炎症诊治困难,且常伴随着复杂阴道微生态环境的存在。本专家共识针对4种常见的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阴道毛滴虫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需氧菌性阴道炎)而制定。混合性阴道炎有症状不典型、病程较长和易复发等特点。诊断时多采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方法,诊断要点:(1)同时存在至少两种病原体或同时满足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的诊断标准;(2)同时存在两种或以上阴道炎症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需要同时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采用综合性用药方案,杀灭病原体,保护阴道有益菌群并增强其功能。治疗原则为针对不同病原,选择规范的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抗菌药物的使用;建议除了对于各种感染的治疗外,强调对于阴道微生态失调的纠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地高辛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改善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讨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6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300 mg/kg)组及地高辛1.0 mg/kg、0.2 mg/kg组,每组12只。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5 mg/kg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制模后次日起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持续28 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系数;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和胶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细胞外基质(ECM)胶原蛋白(COL-Ⅰ、COL-Ⅲ)阳性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ECM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当细胞密度达到70%~90%时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2.5 mmol/L)组及地高辛100 nmol/L、50 nmol/L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3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诱导剂TGF-β处理48 h制备细胞活化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α-SMA、FN、p-Smad3蛋白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p-PI3K、p-Akt)水平。结果:①体内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明显,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内胶原沉积,且肺组织中ECM沉积增加,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说明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气道炎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ECM沉积,降低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除FN外以地高辛1.0 mg/kg组效果更好〔α-SMA( A值):5.37±1.10比9.51±1.66,TGF-β蛋白(TGF-β/GAPDH):0.09±0.04比0.33±0.23,p-Smad3蛋白(p-Smad3/GAPDH):0.05±0.01比0.20±0.07,均 P<0.01〕。②体外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α-SMA、p-Smad3及PI3K/Akt信号蛋白表达均增加,表明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明显降低FN、α-SMA、p-Smad3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其中以地高辛100 nmo/L组FN、α-SMA及p-Akt表达降低更为明显〔FN蛋白(FN/GAPDH):0.21±0.15比0.88±0.22,α-SMA蛋白(α-SMA/GAPDH):0.20±0.01比0.50±0.08,p-Akt蛋白(p-Akt/GAPDH):0.30±0.01比0.65±0.10,均 P<0.01〕。 结论: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有关,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特异性敲除减轻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基因特异性敲除对糖尿病小鼠肾脏损害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巨噬细胞Btk基因特异性敲除(Btk -/-)小鼠和C57BL/6N小鼠链脲菌素(STZ,50 mg/kg)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Btk -/-组和Btk -/-糖尿病组。12周后测定小鼠一般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足细胞标志物WT1和Nephrin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IV型胶原(IV-Col)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激活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磷酸化(p)-Btk,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p-p38MAPK、p-JNK、p-ERK以及核因κB(NF-κB)通路p-p65、p-IκB蛋白水平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β、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 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Btk -/-糖尿病组尿白蛋白明显减少,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肾脏巨噬细胞CD68表达明显减少,足细胞标志物WT1及Nephrin表达明显增加,细胞外基质FN、IV-Col及TGF-β1表达明显减少,炎性因子IL-1β、TNF-α及MCP-1表达明显降低,p-JNK、p-ERK、p-p38MAPK及p-p65、p-IκB表达明显下调(均 P<0.05)。 结论:巨噬细胞Btk特异性敲除可能通过MAPK、NF-κB通路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对糖尿病小鼠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在重症感染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特异性促炎症消退介质(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mediators,SPMs)是一类由必需脂肪酸衍生而来的脂质介质,具有抗炎/促消退作用。SPMs主要包括脂氧素(lipoxin)、消退素(resolvin)、保护素(protectin)和胞壁质(maresin)。不同种类的SPMs可结合不同受体,如甲酰肽受体2(ALX/FPR2)、G蛋白耦联受体32(DRV1/GPR32)、G蛋白耦联受体18(DRV2/GPR18)或趋化因子样受体1(ERV1/CMKLR1),经核因子-κB、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通过限制中性粒细胞迁移浸润,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发挥促炎症消退作用。SPMs分子在危重疾病严重程度、预后预测和临床干预效能方面具有潜在临床价值。本文就SPMs在重症感染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潜在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氧连接的 N-乙酰葡糖胺修饰在缺血性疾病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氧连接的 N-乙酰葡糖胺( O-linked β- N-acetylglucosamine, O-GlcNAc)修饰是一种在细胞中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 N-乙酰氨基葡萄糖可逆地连接于丝氨酸/苏氨酸末端。缺血性疾病损伤是由于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导致局部组织或细胞发生缺氧损伤的现象,其转归受到 O-GlcNAc修饰的影响。文章通过综述 O-GlcNAc修饰在缺血性疾病损伤中通过介导线粒体分裂、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细胞能量代谢、自噬及氧化应激现象,从而预防和缓解缺血、缺氧对细胞的损伤,旨在探索 O-GlcNAc修饰在缺血性损伤疾病中发挥的保护作用,并为后续临床上预防和降低缺血性疾病损伤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