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药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评价中成药联合吸入疗法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学网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收录的中成药联合吸入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应用Stata14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8项研究,包括7种中成药,分别为寒喘祖帕颗粒、槐杞黄颗粒、痰热清注射液、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喘可治注射液、玉屏风颗粒、珠贝定喘丸.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优选概率排名曲线(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的概率排序居前3位的依次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吸入疗法、喘可治注射液联合吸入疗法、珠贝定喘丸联合吸入疗法;改善肺功能指标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at one second,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最优的干预措施分别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吸入疗法、寒喘祖帕颗粒联合吸入疗法、珠贝定喘丸联合吸入疗法;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SUCRA概率排序的分析结果显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吸入疗法可能为副作用最小的干预措施,珠贝定喘丸联合吸入疗法可能为副作用较大的干预措施.[结论]中成药联合吸入疗法较单纯吸入疗法可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有效率及改善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小儿定喘颗粒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究了小儿定喘颗粒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药理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小儿定喘颗粒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RSV感染的A549细胞模型以考察小儿定喘颗粒抗RSV的治疗效果;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获取小儿定喘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获取的作用靶点进行规范化处理;通过GeneCards及OMIM数据库获取RSV相关靶点;利用Venny 2.1.0绘图网站构建Venn图,得到小儿定喘颗粒与RSV的交集靶点;应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微生信网站绘制结果气泡图,相关结果采用Cytoscape 3.9.0软件进行可视化及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使用分子对接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上述预测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小儿定喘颗粒对RSV诱导的细胞病变具有抑制作用,经过数据整理及分析共筛选出小儿定喘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194个,潜在作用靶点282个,其中涉及RSV靶点135个."中药-成分-疾病靶点"网络显示,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等是小儿定喘颗粒治疗RSV的主要活性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蛋白(ALB)、白细胞介素-6(IL-6)、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等是小儿定喘颗粒治疗RSV的核心靶点.通过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822条生物进程条目,138条分子功能条目,89条细胞成分条目,KEGG富集分析发现核心靶点主要作用于TNF、IL-17、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蛋白激酶B(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果.[结论]初步揭示了小儿定喘颗粒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发挥治疗RSV的作用,为拓宽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口服中成药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8月4日.采用Cochrane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的RCT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4进行传统Meta分析,R软件和GeMTC进行贝叶斯模型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06篇,均为中文文献,总样本量13005例,其中试验组6599例,对照组6406例,涉及16种口服中成药.网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复方鱼腥草颗粒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小儿定喘口服液和鱼腥草合剂;在咳嗽消失时间方面,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和肺炎合剂;在退热时间方面,金振口服液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复方鱼腥草颗粒和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在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疗效最为显著,其次为肺炎合剂和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在不良反应事件方面,多数研究仅报道了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各干预措施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将临床总有效率排序结果作为临床选择用药依据,由此得出复方鱼腥草颗粒、小儿定喘口服液、鱼腥草合剂、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金振口服液5种口服中成药成为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最优方案的可能性最大.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偏低,结论仍有待高质量的研究加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的临床研究证据的概况性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该研究使用概况性综述的方法,对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中成药说明书信息及临床研究证据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并报告.方法:通过检索2021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商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8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三大药品目录,获得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再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最后进行数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经筛选分析后,共纳入中成药52种.涉及9种剂型;主要组成为黄芩、苦杏仁、连翘等;功效以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等为主;主要治疗小儿风热感冒、咳嗽等;药物不良反应与禁忌证均只有19.23%(10/52)的中成药给与说明,其余均为尚不明确.纳入文献27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文献277篇,英文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2篇,包括随机对照研究253篇(含剂型/剂量比较6篇)、基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数据的回顾性分析11篇、病例系列1篇、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13篇(含网状Meta分析2篇)、经济学评价1篇.72.76%(203/279)的研究发表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上;文献只涉及33种中成药,关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的研究最多,占比15.71%(44/280);治疗疾病主要为小儿肺炎、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咳嗽、哮喘等西医疾病,其中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小儿定喘口服液存在超说明书使用;样本量集中在51~150例,占比67.17%(178/265);试验组干预措施主要为中成药+西药+基础治疗或中成药+西药;结局指标以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为主;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药物性皮肤症状等,其中有2项研究表明用药剂量与不良反应相关.结论: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成药相关研究近年来进展迅速,但目前还存在说明书药物含量等信息不够完善,研究药物集中,适应证局限,且没有突出中医证候特点,研究设计不够规范,未充分体现中成药特色等问题,未来仍需不断改进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