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varado评分与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诊断价值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Alvarado评分(Alvarado score,AS)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就诊的120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穿孔组( n=60)和非穿孔组( n=60)。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AS、CRP以及NLR的差异;通过回归分析筛选出可协助诊断穿孔性阑尾炎的指标,然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在小儿穿孔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 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高( OR=2.899,95% CI:1.704~4.930)以及CRP( OR=1.130,95% CI:1.002~1.025)、NLR( OR=1.130,95% CI:1.040~1.227)水平升高是穿孔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AS、CRP、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73(95% CI:0.812~0.934)、0.765(95% CI:0.683~0.848)、0.763(95% CI:0.679~0.847),临界值分别为7.5、60.9、15.7;AS联合CRP、AS联合NLR、AS联合CRP及NLR判断穿孔性阑尾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897(95% CI:0.844~0.950)、0.904(95% CI:0.852~0.956)、0.911(95% CI:0.873~0.967)。 结论:AS>7.5、CRP>60.9 ng/mL、NLR>15.7对诊断患儿发生穿孔性阑尾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尽早识别阑尾炎的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下逆行治疗儿童早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评估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明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及临床疗效的优势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急诊收治入院的急性阑尾炎6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ERAT组33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组36例,ERAT组采用内镜下逆行阑尾治疗术,LA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分析对比ERAT组和LA组基线资料、治疗效果、炎症指标恢复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等。结果:ERAT组符合急性阑尾炎表现,临床诊断成功率为100%,技术成功率为96.9%(32/33),临床治疗成功率87.8%(29/33)。与LA组比较,ERAT组术后进食时间早、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腹痛缓解快、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LA组( P<0.01)。1例ERAT术后随访6个月时复发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随访期间复发率为3.45%(1/29)。 结论: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儿童早期急性阑尾炎运用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阑尾炎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且费用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想象松弛训练在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想象松弛训练在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10月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二科收治的60例拟行腹腔镜手术并接受喉罩全身麻醉的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入院时间分组,将2021年1—5月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21年6—10月入院的3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想象松弛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状态、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想象松弛训练能有效促进患儿术后恢复,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及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疗效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umbilical laparoendoscopic single-site surgery,U-LESS)与传统腹腔镜(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CLS)两种术式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优劣,评估U-LESS术式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 trials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文献等中文数据库;查找经U-LESS和CLS在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对比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选取的对比研究进行质量分析;应用RevMan5.3和stata软件行Meta分析;比较不同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9篇文献,病例2 133例,其中U-LESS组1 021例,CLS组1 112例,均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通过Meta分析可知,U-LESS组手术时间少于CLS组(95% CI [-9.05, -3.17], Z=4.07, P<0.001),U-LES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LS组(95% CI [-15.28, -5.01], Z=3.87, P<0.001),U-LESS组切口长度较CLS组短(95% CI [-1.40, -1.27], Z=39.30, P<0.001),U-LESS组排气时间较CLS组短(95% CI [-8.63, -5.89], Z=10.37, P<0.001),U-LESS组患儿恢复活动时间较CLS组短(95% CI [-1.33, -0.64], Z=5.61, P<0.001),U-LESS组与CLS组比较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95% CI [-1.44, 0.08], Z=1.76, P=0.08),U-LESS组与CLS组比较术后并发症较少(95% CI [0.24, 0.52], Z=5.27, P<0.001)。 结论:对小儿急性阑尾炎,U-LESS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等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措施多中心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我国国内目前小儿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诊疗措施的应用现状。方法:调查时间为2020年1月11日,采用现场公开纸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共收集14份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术前干预、术中干预、术后干预、出院标准。数据分析采用STATA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结果:参与调查的人员为来自全国14家国家级或区域级儿童医学中心的小儿外科专家。对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术前干预,92.9%(13/14)的单位在术前会常规应用抗生素;42.9%(6/14)在术前会常规留置鼻胃管,21.4%(3/14)在术前会常规留置尿管;64.3%(9/14)在术前未进行疼痛评估及干预。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92.9%(13/14)的单位主要或全部采用腹腔镜手术;64.3%(9/14)采用术中腹腔冲洗,且冲洗液大多选择生理盐水(78.6%,11/14);78.6%(11/14)术毕留置腹腔引流管;缝合切口前行切口局部浸润麻醉的有14.3%(3/14)。术后常规采用疼痛评估及干预的有21.4%(3/14);术后接受早期下床和早期进食训练的分别为71.4%(10/14)、42.9%(6/14)。出院标准最常采纳的指标是连续24 h无发热(57.1%,8/14)、可正常进食(78.6%,11/14)、无明显腹痛(57.1%,8/14)、复查血生化指标正常(64.3%,9/14)和无其他需要处理的并发症(57.1%,8/14)。结论:目前国内小儿急性阑尾炎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尚缺乏成熟可靠的方案,在围手术期过程中的应用仍有许多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急性阑尾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急性阑尾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切除术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标准方法且疗效确切。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主流手术。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根据疾病进展程度而行个体化治疗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关出现新的问题亟待解决,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术中处理的选择,阑尾脓肿的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的意义等尚未形成共识。该文就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儿阑尾炎评分联合高频超声对5岁以上儿童阑尾炎类型的判别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评分(pediatric appendicitis score,PAS)联合高频超声对5岁以上儿童阑尾炎类型的判别价值。方法: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普外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9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70例,女性124例;年龄(8.94±2.28)岁。收集每例患儿的PAS,并对术前超声结果进行判读。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患儿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113例)和非单纯性阑尾炎组(281例),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PAS及超声征象,取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逐步Fisher判别分析以构建判别函数。通过自身检验、交叉检验评价判别函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共13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PAS、阑尾壁层次不清、血液中白细胞计数、病程、阑尾周围积液、阑尾增粗、阑尾周围脂肪增厚共7个指标进入判别函数。自身检验及交叉验证的结果均显示,该函数判别阑尾炎类型的准确率为94.7%(373/394);检验组验证结果显示,该函数判别阑尾炎类型的准确率为94.4%(84/89)。判别方程式:单纯性阑尾炎组为 Y1=-14.446-1.312 X3+1.102 X5+0.481 X2+0.065 X1-1.884 X6+4.046 X4+3.878 X7,非单纯性阑尾炎组为 Y2=-36.834+1.509 X3+4.297 X5+0.687 X2+0.110 X1-0.167 X6+3.432 X4+0.874 X7。 结论:PAS联合高频超声有助于判别5岁以上儿童阑尾炎类型,进而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儿童急性阑尾炎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对急性阑尾炎患儿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诊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疼痛情况、生存质量及应激反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疼痛明显减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应激反应程度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人文关怀现代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急性阑尾炎患儿的疼痛情况,减少应激反应,增强患儿生存质量评分,预后效果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前炎症指标与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策略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术前炎症指标与小儿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AA)严重程度、诊治策略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49例小儿AA且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单纯性阑尾炎组(28例)、复杂性阑尾炎组(121例,其中化脓性阑尾炎85例,坏疽性阑尾炎36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与术前炎症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在术前的单纯性阑尾炎组和复杂性阑尾炎组中,发热例数分别为8例(28.6%)和66例(54.5%);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分别为(10.95±5.50)×10 9/ L和(15.81±5.12)×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rophil count percentage, NEUT%)分别为(67.49±16.97)%和(82.84±7.99)%;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分别为(17.77±26.06)mg/L和(83.84±68.47)mg/L;CRP/白蛋白(albumin, ALB)分别为(0.61±1.13)和(1.97±1.78);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B)分别为(189.61±50.91)mg/L和(152.93±57.92)mg/L;以上术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NEUT%( OR=1.096,95% CI:1.027~1.170)、CRP( OR=1.045,95% CI:1.006~1.085)是导致复杂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术前NRUTR及CRP所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39( P<0.05)。复杂性阑尾炎术前NEUT%的临界值为77.75%,术前CRP临界值为28.27 mg/L。将CRP临界值28.27 mg/L转为二分类变量,求得相对危险度为1.659(95% CI:1.321~2.083)。 结论:术前实验室检验NEUT%、CRP水平有助于预测小儿复杂性阑尾炎。若患儿术前NEUT%≥77.75%或者CRP≥28.27 mg/L,则术前诊断倾向于复杂性阑尾炎,应积极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儿童白血病伴发急性阑尾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女,3岁。因"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5 1年余,转移性右下腹痛4天"于2020年5月11日转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3月曾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经规律化学药物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2020年3月患儿复查骨穿结果提示AML-M5复发,入院续行DAH方案化学药物治疗。4 d前,患儿化学药物治疗期间出现脐周疼痛,而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伴发热,热峰38. 4 ℃,腹泻2次,大便呈稀糊状,无恶心、呕吐等不适。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右下腹阑尾区盲管样回声(考虑阑尾炎)。给予美罗培南及奥硝唑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腹痛仍持续。经会诊后转入小儿外科。体格检查:体温36. 4℃,脉搏108次/min,呼吸27次/min,血压98/52 mmHg(1 mmHg=0. 133 kPa)。神志清,精神可。腹部平坦,脐周及右下腹压痛明显,无腹肌紧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听诊肠鸣音3次/min,心肺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血常规结果:白细胞3. 79×10 9/L,血小板100×10 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57. 7%,C反应蛋白20. 9 mg/L。超声提示:右下腹可见约18 mm×7. 7 mm的阑尾管状回声,壁厚约2. 7 mm,直径约6. 6 mm,其旁肠管增宽,内透声差,肠壁结构不清晰。右下腹肠间隙见明显不规则液性暗区。CT提示:阑尾增粗,内见钙化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