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灶清除植骨辅以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瘤样病变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儿童股骨颈瘤样病变在进行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过程中应用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PHP)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Erol分型为Ⅱ~Ⅳ型股骨颈瘤样病变45例患儿的资料,其中男32例,女13例;年龄2~14岁;单纯性骨囊肿27例,骨纤维结构不良15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其中合并病理性骨折17例。无病理性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清除植骨+LCP-PHP预防固定组(A组)和病灶清除植骨组(B组)。伴病理性骨折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病灶清除植骨+复位LCP-PHP固定组(C组)和病灶清除植骨组(D组)。比较A组与B组患儿术后颈干角丢失、病灶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骨骼肌肉肿瘤学会(MSTS)功能评分。分别比较C组、D组术后1 d和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变化。结果:4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年。A组术后颈干角丢失(0.50±0.45)°,B组术后颈干角丢失(2.26±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93, P<0.05);病灶愈合情况、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MST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组术后1 d患侧颈干角为(133.67±4.53)°,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3.00±4.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D组术后1 d患侧颈干角为(133.36±7.82)°,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0.63±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7.11, P<0.05)。 结论:在治疗儿童Erol Ⅱ~Ⅳ型股骨颈瘤样病变过程中,应用LCP-PHP固定能有效维持颈干角,预防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应用空心螺钉与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的优劣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及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PHP)在儿童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优劣.方法 选取收治的46例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儿童,随机分为LCP组和空心螺钉组,每组23例.其中LCP组患儿给予切开复位LCP-PHP内固定治疗,空心螺钉组则将内固定物改为空心螺钉,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直径大小及2组术中平均损伤骨骺次数等术中情况;记录2组术后1 d及3 d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观察2组术后骨性愈合时间及开始不负重康复训练时间;于2组术后1年采用Ratliff分级功能评分评估疗效,测定2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颈干角丢失度;记录2组术后1年内各项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结果 空心螺钉组在手术时间、切口直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首日的VAS评分方面均显著低于LCP组(P<0.05);而平均术中损伤骨骺次数及术后3 d VAS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患儿无论是术后不负重下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骨性愈合时间还是颈干角丢失度,均明显少于空心螺钉组;而Harris功能评分上则显著高于空心螺钉组(P<0.05).空心螺钉组Ratliff分级优良率73.91%显著低于LCP组95.65%(P<0.05);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43%与LCP组21.7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PHP内固定对于患儿骨折后骨折端骨性解构及功能恢复有更加积极的作用,但其手术创伤较空心螺钉内固定大,两种内固定术各有优劣,需结合实际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改良Watson-Jones入路联合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股骨颈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改良Watson-Jones入路联合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PHP)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采用改良Watson-Jones入路联合LCP-PHP治疗11例闭合复位失败的股骨颈骨折患儿,其中男6例,女5例,平均年龄7.8岁;左侧5例,右侧6例.术前拍摄骨盆X线片,测量术前健侧股骨颈干角(颈干角);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测量术后3d和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评估颈干角丢失情况及骨折愈合、骨骺早闭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等情况,同时按Harris评分评估随访终末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44个月,平均26个月,术前健侧颈干角为134.70°±3.58°,术后3d患侧颈干角为134.60°±3.46°,末次随访患侧颈干角为133.50°±3.25°,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63,P>0.05),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无骨骺早闭,股骨头坏死1例(RatliffⅠ型),Harris评分优9例(82.0%),良2例(18.0%).结论 对于闭合复位失败的儿童股骨颈骨折采用改良Watson-Jones人路联合LCP-PHP治疗,术野可以清晰显露骨折断端,直视下骨折复位,内固定坚强,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小儿股骨近端内翻截骨术后股骨内翻角度与短缩长度之间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应用小儿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ediatric hip plate,LCP-PHP)行股骨内翻截骨术,其内翻角度与股骨近端短缩长度间的关系,并验证推导出计算股骨近端短缩长度计算式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5例DDH患儿(55髋)股骨内翻截骨术前和术后即刻髋关节X线片,其中男12例,女43例;年龄2~10岁(平均5.6岁);左侧30例,右侧25例.对手术操作过程进行几何关系分析,推导出股骨近端短缩长度的三角函数计算式为C(sinθ1-sinθ2),c为股骨头中心至股骨截骨近端最内侧点的距离,θ1为术前c与截骨线的夹角,θ2为内翻截骨术后c与截骨线夹角.将X线片导入Digimizer软件采用直接测量法量出每例患儿的术后股骨近端短缩长度值(?S).通过Digimizer软件测量计算式所需参数,得出股骨近端短缩长度计算式值(?S').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结果,进行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验证推导出计算式的可行性.结果 对55例DDH患儿运用直接测量法和计算式计算法计算得出内翻截骨术后股骨短缩长度分别为:内翻角度<10°,短缩长度分别为(1.93±0.82)mm和(1.94±0.81)mm;内翻角度为10°~20°,短缩长度分别为(6.11±2.12)mm和(6.16+2.11)mm;内翻角度>20°,短缩长度分别为(9.97±2.49)mm和(9.96±2.37)mm.55例DDH患儿的术前、术后X线片直接测量法和计算式计算法的c和股骨近端短缩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Bland-Altman分析直接测量法和计算式计算法所得值,两者的一致性界限(95%)位于-0.80mm到+0.74mm之间,差值均数为-0.03mm,说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r=0.99(P<0.001),结果显示两种方法为显著相关.结论 推导出的三角函数计算式能准确计算出DDH患儿股骨近端行内翻截骨术后不同内翻角度所致的相应股骨近端短缩长度,适合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