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RCN基因嵌合突变致男性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报道1例PORCN基因嵌合突变致男性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FDH)患儿并文献复习,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基因测序结果.在Pub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检索建库至2017年9月30日报道的PORCN突变致FDH综合征的病例,归纳该病的临床表现,筛选并总结存活男性患儿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结果 患儿男,12岁2月,因“身材矮小”就诊.当地医院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343.8 ng·mL-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4.9 μg·mL-1;垂体MR增强扫描未见异常;B超检查双侧睾丸、肾上腺未见异常.身高142cm(-1.4 SD),体重36.1 kg;左侧第4脚趾明显小于右侧;左侧腹部和腿部有沿Blaschko线的色素减退,左侧臀部及阴茎左侧面有浅黄色脂肪膨出;双足X线正位片示,左足第1、4、5跖骨和左拇趾第1趾骨较细,第4趾骨细小,左拇趾末节趾骨短、末端细尖.性激素6项未见异常.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显示语言、总分分值偏低.基因检测显示PORCN基因c.178G>A嵌合突变,确诊为PORCN基因嵌合突变致FDH.共检索到36篇英文文献报道了经基因检测确诊为PORCN突变导致的FDH综合征205例,其中男性22例(3例在出生后死亡);临床表现以皮肤(72.7%)、骨骼系统(66.8%)和颅面部(58.5%)最常见.20例(包括本文1例)存活的PORCN突变导致的FDH综合征男性患儿中除1例为46,XXY Klinefelter综合征外,余均为嵌合体或合子后嵌合;均存在皮肤发育不全,其他临床表现多样.结论 FDH不仅可表现为肢体和皮肤异常,还可导致智力发育迟滞.PORCN基因突变所致FDH为X连锁显性遗传病,男性杂合患者多为胚胎致死性,存活男性多为嵌合突变且临床表现异质性高,临床易漏诊,对存在皮肤相似病变怀疑该病者应做基因检测以辅助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男性新生儿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综合征一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儿童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综合征(focal dermal hypoplasia, FDH)的临床及基因学特点. 方法 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例新生儿FDH男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特点、基因检测结果,并检索复习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3月报道的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儿童期确诊为FDH的文献,总结该病的特点. 结果 本文报道1例新生儿期确诊的FDH男性患儿.该患儿具有典型皮肤、骨骼、牙龈、双眼虹膜及瞳孔受累表现,同时有小头畸形、双侧耳廓软骨发育不良、牙胚发育不全、双足畸形.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真皮发育不良.基因检测显示PORCN基因c.268C>T的疑似嵌合核苷酸变异,患儿父母及其姐姐未见异常.回顾复习中英文文献及本例报道,儿童期确诊FDH病例共60例,其中19例新生儿期确诊,57例(95.0%)患儿均出现典型的皮肤发育不良表现,56例(93.3%)出现骨骼畸形,而其他临床表现多样.病理组织学检查提示真皮发育不良,脂肪组织上移,附属器、胶原纤维减少.其中有19例患儿(新生儿期起病者4例)进行了基因学检测,检测结果均提示PORCN基因突变.4例新生儿期起病者,基因检测结果分别为c.956dupA、c.1061T>C、c.749C>T、c.268C>T.本例患儿为男性,仅有1条X染色体,此基因突变会直接影响基因功能,导致表型异常,其父母并未检测出突变,因此患儿为原发突变. 结论FDH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应尽早进行皮肤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基因检测,以便早诊断早干预.准确的诊断对遗传咨询、生殖规划、预期指导和预后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发生在父女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FDH)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皮肤病,通常伴有严重的间质缺陷。80%以上为女性。本文报告了发生于父女的两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矮小为主诉的PORCN致病变异引起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2017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诊治的1例以矮小为主诉的多发畸形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外显子组捕获测序,结合Sanger测序技术及家系验证,最终对变异进行致病性分析.患儿为10岁1个月女童,以矮小为主诉就诊.伴皮肤、骨骼等多发畸形.二代测序及家系验证显示患儿携带PORCN基因上的1个杂合变异:c.49_80delTGTCTCCTGCCTACTGCCCAGCAGG-GCCTTGA(p.C17fs* 84).搜索文献及数据库无该变异的报道,确诊为局灶性真皮发育不良(FDH).FDH是一种多系统出生缺陷,除典型的皮肤损害、骨骼畸形外,还可引起矮小,临床需引起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先天性头皮缺损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先天性皮肤发育不全(Aplasia cutis congenita,ACC)是一种以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局灶性或广泛性缺失为特点的少见病,发病率约3/10000,女性多于男性,约70%~90%发生于头顶部[1].大多数ACC具有自愈倾向,其致命并发症包括矢状窦出血、脑膜炎及脑疝等.目前对ACC的治疗尚存争议,对最佳治疗方案选择尚无共识[2].保守治疗多为定期换药以促进自发上皮化,其风险包括出血、愈合时间长、创面感染等.外科治疗包括清创缝合、局部皮瓣转移、游离皮瓣转移及皮肤移植等,其风险包括麻醉相关的并发症,术中出血,术后感染、皮瓣坏死等.本文通过对本单位及近年来国内外先天性头皮缺损报道病例分析,探讨相关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伴咽喉部乳头状增生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17岁,因"咽部异物感1个月"就诊于浙江省台州医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咽部异物感,偶有咽阻塞感,无咽痛、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进食无梗阻,遂就诊我院.既往史:5年前患者经基因检测确诊为PORCN基因突变导致的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专科查体:咽部黏膜稍充血,左扁桃体Ⅱ度肿大,表面散在乳头状瘤样增生,右扁桃体Ⅰ度肿大.间接喉镜下见左扁桃体下级、舌根部广泛乳头状新生物隆起,遮挡部分会厌,声门暴露不佳.喉镜检查:鼻咽部、左侧扁桃体下级、舌根部、会厌舌面、左喉咽侧壁、左侧梨状窝广泛淡红色,表面可见乳头状新生物(图1A,图1B).增强MRI示鼻咽部顶后壁偏左侧、右侧舌扁桃体、左侧腭扁桃体区、左喉咽、梨状窝区见范围不一的软组织信号结节,病灶信号欠均匀,增强后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边界欠清,相应咽腔明显变窄.两侧咽旁间隙、颈动脉鞘区、颌下区及颏下多发淋巴结显示,部分肿大,最大者约1.6 cm×0.7 cm (图1C).于2021-08-12在门诊局麻下行鼻咽部、左侧扁桃体下级、左侧喉咽侧壁新生物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黏膜慢性炎伴淋巴组织增生,部分乳头状增生.因患者无吞咽困难等不适,故未考虑行手术治疗,嘱其定期随访,若症状加重再行手术治疗,现随访半年,病情无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