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第十九届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与管理高峰论坛——第十九届全国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病会议于2020年9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设置了17个专题讲座,7个疑难病例分享,11篇大会发言,8个卫星会,内容涵盖儿童生长及身材矮小、性早熟及性发育异常、肾上腺疾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糖代谢异常、钙磷代谢异常、遗传代谢病等多个方面,既有前沿的基础研究,也有贴近临床的案例和指南解读。作为首次在线上举办的年会,观看平台同时在线人数达到6千余人,对提升专科医生教育,促进学科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努南综合征身材矮小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努南综合征(Noonan syndrome,NS)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以特殊面容、身材矮小、心脏缺陷、发育迟缓、胸廓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身材矮小是NS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达70%的NS患者存在身材矮小。NS发病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的信号上调相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已被批准用于身材矮小的NS患者,且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药物剂量、影响因素、长期疗效及风险等方面的认识仍存在不足。该文综述NS身材矮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为该病的临床治疗及管理提供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五个 ACAN基因变异致身材矮小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5个 ACAN基因变异致身材矮小家系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 ACAN基因变异致身材矮小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检测结果,并查阅万方、中国知网(CNKI)、PubMed等数据库,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 结果:5个家系中患儿的共同临床特征为身材矮小,均为家系遗传,共检测到5种基因变异:c.6122dupT(p.Val2042Argfs*6),c.4790-4792TGG(p.Val1597del),c.630-1G>A,c.23delT及c.2026+1G>A。结论:ACAN基因杂合变异患儿除了身材矮小未见其他系统受累,部分患儿短期生长激素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BN1基因突变致Acromicric发育不良一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Acromicric发育不良(Acromicric dysplasia, AD)是一种罕见的骨发育不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身材矮小、手足短小、智力正常、面部轻度畸形、特征性的X线异常为主要特征。本文报道分析本院1例AD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检测结果。先证者主要表现为身材矮小、手足短小、特征性面容、手部X线见短掌骨和指骨。行矮小相关基因外显子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先证者在FBN1:c.5141T>G(p.Met1714Arg)存在杂合突变,该变异遗传自同样身材矮小的母亲及外祖父。AD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骨发育不良疾病,与FBN1基因突变有关,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Turner综合征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1例的临床与遗传学分析及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例Turner综合征(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的临床特征与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月19日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内分泌专病门诊就诊的1例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相关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外周静脉血样,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与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技术,对患儿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以"Turner综合征""快进展型青春期"及"Turner syndrome""rapidly progressive puberty"为中、英文关键词,在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博库、CBMdisc、PubMed等数据库中,检索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相关文献,检索年限设定为2021年11月9日至2022年5月31日,总结该病患儿临床特征及染色体核型。结果:患儿为13岁2月龄女性,患儿9岁时乳房开始发育,10岁时身高增长缓慢,渐矮小,11岁时月经初潮,13岁时于外院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为46,X,i(X)(q10)。患儿入院时,身高为143.5 cm(< P3),面部、右锁骨处皮肤共有6~8颗黑痣,双侧通贯掌,未见鼻梁塌陷、颈蹼、肘外翻、盾状胸、乳距增宽等特殊躯体特征,月经来潮2年2个月,骨龄达15.6岁。CMA检测结果显示,患儿染色体Xp22.33p11.1区域存在58.06 Mb缺失片段,Xp11.1q28区域存在94.49 Mb重复片段。MLPA检测结果显示,患儿X染色体存在短臂单体与长臂三体结构异常。在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博库、CBMdiSC、PubMed等数据库中共计检索出13篇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相关文献,涉及14例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加上该患儿,共计纳入15例患儿的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与生长发育迟缓,染色体核型以嵌合体为主。 结论:TS伴快进展型青春期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身材矮小和生长发育迟缓,Xp22.33p11.1区域缺失与Xp11.1q28区域重复可能是本研究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该病患儿临床诊断与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DU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导致黏多糖贮积症Ⅰ型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1例黏多糖贮积症Ⅰ型患儿进行临床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1例因双手十指伸直受限、双下肢屈曲畸形而就诊于骨科门诊的患儿进行基因检测,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儿进行遗传学分析,并对其父母及两个姐姐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面容丑陋、身材矮小、头圆大、颈短、角膜浑浊、骨骼畸形,酶学检测阳性,基因检测发现定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 IDUA基因存在两处杂合变异,c.1049delA(p.N350Mfs*4)和c.1815dupT(p.V606Cfs*53),这两处杂合变异的家系验证结果显示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患儿大姐和二姐分别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c.1815dupT为已报道的致病基因,c.1049delA在人类基因数据库中未见收录。 结论:IDUA基因复合杂合变异是该患儿的遗传学病因,c.1049delA(p.N350Mfs*4)为一个新变异,丰富了该病的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第533例 父母近亲结婚—身材矮小—高血压—双肾上腺增粗—醛固酮升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研究报道一例以父母近亲结婚、性早熟、高血压、低钾血症和双侧肾上腺增粗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临床高度怀疑11β-羟化酶缺陷症(11β-OHD),但患者生化检查不典型:ACTH轻度升高,醛固酮水平也不低。进一步完善质谱法类固醇激素检测示:11-脱氧皮质酮(DOC)、11-脱氧皮质醇、雄烯二酮显著升高,醛固酮降低。基因检测提示CYP11B1基因存在纯合错义变异(新发变异),父母均为携带者。泼尼松治疗后,血压下降,血钾恢复正常。此病例提示,11β-OHD患者因DOC大量堆积,导致放射免疫法测定的醛固酮假性升高。质谱法能准确测定各种肾上腺来源的激素水平,有助于明确诊断。因此,在高血压伴低血钾的鉴别诊断时,需谨慎对待醛固酮的测定结果,综合疾病全貌提出合理的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类型糖原贮积症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效果随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经基因诊断的6例不同类型(Ⅰa、Ⅵ及Ⅸa型各2例)糖原贮积症(glycogen storage disease,GS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提高临床对GS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基因诊断确诊的GSDⅠa型、Ⅵ型及Ⅸa型各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基因结果。结果:6例患儿中,男5例,女1例,确诊年龄2岁10月龄至7岁。6例患儿均有肝脏肿大和转氨酶升高,空腹低血糖5例,高乳酸血症及高尿酸血症各2例(Ⅰa型),高甘油三酯血症3例(Ⅰa型2例、Ⅵ型1例),生长迟缓及身材矮小4例(Ⅰa型2例、Ⅵ型及Ⅸa型各1例),肾脏损伤2例(Ⅰa型)。2例GSDⅠa型患儿发现2种G6PC基因突变,1种为c.648G>T,另1种为新突变c.346C>T;2例GSDⅥ型患儿发现3种PYGL基因突变,c.1768+1G>A、c.730C>T及c.1121C>T(新突变);2例GSDⅨa型患儿发现2种PHKA2基因突变,c.557G>A及新突变c.3337A>C。经过生玉米淀粉治疗后6例患儿转氨酶均明显下降;5例血糖均升至正常,其中患儿血糖恢复正常时间2例Ⅰa型为10个月,2例Ⅵ型为3~4个月,1例Ⅸa型为3个月;2例Ⅰa型肝脏肿大程度无改变,2例Ⅵ型及2例Ⅸa型肝脏肿大好转;2例Ⅰa型及2例Ⅵ型身高均有所改善,身高增加0.5SD~0.9SD。结论:肝脏肿大伴转氨酶升高的患儿需警惕GSD;糖原贮积症Ⅰa型临床表现较重,Ⅸa型及Ⅵ型表现较轻;生玉米淀粉治疗后Ⅵ型及Ⅸa型空腹血糖恢复较Ⅰa型快。该研究发现的G6PC基因c.346C>T、PYGL基因c.1121C>T及PHKA2基因c.3337A>C均为新发突变,拓展了基因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骨髓造血衰竭伴躯体畸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17岁。因"间断皮肤瘀斑5年,外伤出血难止1个月"于2020年9月就诊于我院。5年前患者无明确诱因反复出现下肢皮肤瘀斑及皮下血肿,血常规:WBC 6.3×10 9/L,HGB 116 g/L,PLT 80×10 9/L。骨髓涂片示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系占0.380,红系占0.260,巨核细胞120个,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少见。疑诊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未行特殊治疗。2020年8月前患者出现皮肤瘀斑及手指割伤后出血难止,血常规示WBC 5.66×10 9/L,HGB 106 g/L,PLT 37×10 9/L,凝血功能无明显异常,输注血浆后渐止血。为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既往史:患者为早产儿,自幼生长发育较同龄人迟缓。有隐睾病史,4岁时行双侧隐睾下降固定术;8岁时诊断眼球震颤;频发呼吸道感染,9岁时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出血。16岁诊断少精症。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家族史:父母为非近亲结婚,父亲身材矮小,身高155 cm,存在眼睑下垂、耳位低、口齿欠清。母亲身高158 cm,外表无明显异常。否认血细胞减少及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指距测量在身高生长评价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指距是手臂长度和胸部宽度的总和。指距与身高高度相关,可作为一个准确可靠的替代测量指标。指距/身高反映长骨与躯干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身材的匀称性。正确认识指距的发展规律及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肢体与躯干之间不成比例的疾病,尤其对身材矮小的病因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