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燥湿解毒止痛汤熏洗坐浴在混合痔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痔是肛肠科常见病,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在我国痔的发病率为51.56%,占肛肠疾病的87.25%;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3种类型,混合痔占痔病的21.5%[1].目前治疗主要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及伴有痔核脱出、出血、血栓形成或发生嵌顿者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痔的常用手术方式对比
编辑人员丨2024/2/3
痔是肛管齿线处及肛周形成的团块状肿物,可逐渐增大,早期体积较小痔疮可使人产生肛周或肛门内异物感,随痔疮体积逐渐增大,进行性出现排便时从肛管内脱出、严重者可能嵌顿于肛门不能回纳 [1].非手术治疗常用的口服药物、肛周和直肠内局部外用药物、作用于静脉血管的硬化剂类药物注射、弹力线或胶圈的套扎等治疗方法均有各自的适应证和局限性,对部分痔疮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的,但最终不能彻底根治痔疮.因此肛肠外科的各种痔疮手术治疗方法也就凸显其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药物或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且临床便血、脱垂症状明显的混合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三黄汤熏洗在嵌顿痔手术前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探讨三黄汤熏洗在嵌顿痔手术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嵌顿痔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49例.对照组予硫酸镁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湿敷;观察组予三黄汤熏洗;比较两组治疗1 d、3 d、7 d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中医症候评分、发热情况)、炎性因子水平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 d、3 d、7 d总有效率为20.41%、53.06%、91.84%,均较对照组6.12%、30.61%、75.51%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便血、肛缘肿胀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伤口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三黄汤可下调嵌顿痔患者炎症水平,改善疼痛、发热、肛缘肿胀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术后快速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芬太尼在嵌顿痔术后的镇痛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探究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芬太尼在嵌顿痔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5 月至2020 年5 月肛肠外科收治的嵌顿痔患者98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 例.对照组应用芬太尼为术后静脉镇痛用药,观察组应用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为术后镇痛药物.比较 2 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康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6h、第1 天和第2 天,2 组患者的VAS评分组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病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芬太尼能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嵌顿痔术后镇痛程度,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并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患者血流无明显影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患者,女,26岁,身高162 cm,体质量50 kg,因"反复肛门包块疼痛、排便带鲜血4年",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6年2月1日就诊我院,体检:T 36.4 ℃,P 75次/min,R20次/min,BP 170/92 mmHg.专科检查:膝胸位,见肛缘3、5、11点有柔软包块,7点有一包块,中央色紫,质较硬,压痛,肛镜检见齿线3、5、11点有柔软包块,1、9点有白色较硬包块,约花生仁大小,余无特殊不适;辅助检查:血生化:镁离子0.74 mmol·L-1(0.77 ~1.03 mmol·L-1);胸片:心肺膈未见明显X线异常;心电图:①窦性心律不齐;②心电轴不偏( +73°).入院诊断为:①混合痔嵌顿;②肛乳头肥大.患者否认药物过敏史.于2016年2月2日行"环状混合痔切除术+直肠良性肿物切除术",术后予以止血及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12:40静脉滴注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新海能,江苏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0 ml,批号:1511241)500 ml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滴速为60滴/min,开始给药后约10 min,患者出现意识不清,面色苍白,口唇轻度发绀,四肢凉,呼之不应,BP 60/30 mmHg,HR 57次/min;考虑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更换输液器,开通另一通道,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快速滴注补充血容量,同时给予肾上腺素0.5 mg、异丙嗪25 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经过上述处理约30 min后,患者血压升至80/50 mmHg,呼唤能作睁眼动作,次日患者情况好转,无畏寒、发热及寒战,无胸闷、心悸及呕吐,无腹痛、腹胀及腹泻等不适,口唇无发绀,生命体征平稳.当日给予混合糖电解质注射液期间未合用其他药物,次日未再给予此药,住院期间未再出现休克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外洗治疗嵌顿痔(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外洗治疗嵌顿痔(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嵌顿痔(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痔疾洗液外洗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组第3日疼痛、水肿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5日脱出、便血、疼痛、水肿、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7日疼痛、水肿、脱出、便血、血栓、坏死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外洗治疗嵌顿痔(气滞血瘀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特色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嵌顿痔的疗效观察及对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嵌顿痔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气滞血瘀型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手法复位联合痔疾洗液治疗;治疗组46例子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d后统计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痔核脱垂、疼痛、水肿、便血及肛门坠胀)量化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主要临床症状量化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主要临床症状量化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肛肠Ⅰ号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嵌顿痔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法复位联合肛肠 Ⅰ 号方外洗治疗气滞血瘀型嵌顿痔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肛肠 Ⅰ 号方外洗对气滞血瘀型嵌顿痔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该院肛肠科就诊的气滞血瘀型嵌顿痔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痔疾洗液熏洗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肛肠 Ⅰ 号方外洗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评分.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症状体征评分相比,研究组 、对照组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经治疗后脱垂 、疼痛 、水肿 、便血 、肛门坠胀等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法复位联合肛肠 Ⅰ号方外洗治疗气滞血瘀型嵌顿痔能显著提高疗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1-2].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统计,痔的发生率高达49.1%[3],占世界人口的4.4%[4].目前,手术仍为痔的重要治疗手段,但传统手术治疗容易发生大出血、肛缘水肿、肛门失禁等并发症或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肛门解剖以及痔的生理学和病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对痔的认识观念也发生了转变.在《痔治疗指南》中指出:痔无症状时不需要治疗,只有当合并脱垂、出血、嵌顿及血栓时才需要治疗,对有症状痔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或缓解其症状,不是根治有病理改变的肛垫[5].手术治疗的理念由原来切除痔本身而转变为解除患者症状、保护肛管移行区、肛垫、Treitz肌、肛管皮肤和黏膜组织及生理结构.临床上治疗痔的手术方式繁多,然而各有优缺点.随着微创外科理念的不断深入,既能消除病症、又能保持肛管解剖生理结构的术式已然成为当前的趋势[6].因此,探索一种可以消除患者症状、保护肛管正常解剖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混合痔的研究趋势.本课题前瞻性选择混合痔患者,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注肛垫回缩固定术进行治疗,并与外剥内扎术治疗进行对照,探讨此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王业皇教授治疗脱垂性痔病临证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脱垂性痔病是临床上较多发的肛肠疾病,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王业皇教授强调本病应针对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魄门亦为五脏使,内治以升提举陷为主,注意攻补适宜,配合外用中药熏洗、 热敷,当合并出血、 血栓形成、 嵌顿时可选择手术治疗.在术式创新上,王业皇教授提出PECSF分型标准,创制超声围扎悬吊术及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吻合术,内外同治,药术并施,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