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鼠脑海绵状血管瘤模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 CCM)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16%~0.5%。CCM可以散发性和家族性形式存在,后者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其发病与 CCM1、 CCM2和 CCM3基因突变有关,这些基因的体细胞突变是发生脑部病变的基础。为了探索CCM的发病机制以及寻找治疗靶点,已构建多种CCM动物模型,为CCM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提供了帮助。然而,每种CCM模型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小鼠是最常用于构建CCM模型的动物。因此,文章归纳了目前小鼠CCM模型的特点及其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硬化症Ⅱ型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骨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代谢疾病,以骨吸收障碍导致的骨量及密度增加为主要特征,任何涉及破骨细胞成熟或功能的异常突变均会导致骨硬化症的发生。临床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骨硬化症Ⅱ型(autosomal dominant osteopetrosis type Ⅱ,ADO-Ⅱ)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骨硬化症,病变可累及内分泌、骨骼、血液、神经、耳鼻喉、口腔等全身多系统,其疾病进展隐匿,容易被忽视,尚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2例ADO-Ⅱ型患者的临床特点、检查资料和诊治过程,分析该病的全身多系统症状、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以提高对ADO-Ⅱ型患者管理及治疗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右侧胸腔巨大囊性肿块影
编辑人员丨5天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影响皮肤、神经系统和骨骼,临床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多发的神经纤维瘤及特征性骨损害。NF-1合并胸腔内脊膜膨出临床罕见。因膨出的胸脊膜呈囊状,其内充满脑脊液,容易被误诊为包裹性胸腔积液,需引起临床重视。本文报道1例NF-1合并脑脊膜膨出继发右侧胸腔积液,外院误诊为右侧胸腔积液伴包裹,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鉴别诊断及诊治经过,以提高临床医生对NF-1合并胸脊膜膨出的认识,避免误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幼年性息肉病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幼年性息肉病(JPS)是一种以消化道多发性幼年性息肉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不干预癌变风险较高。研究发现JPS的发病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关于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JPS局部可以发生异型增生,进而可演变为肿瘤。对于JPS患者,内镜下息肉切除及外科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定期内镜下随访尤为重要。对于可能的基因突变携带者和高危个体需要加强基因检测,进行个体化随访管理。本文主要对JPS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癌变过程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性携带者筛查关键问题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综合性携带者筛查是一项针对没有明显遗传病表型,但可能携带遗传病基因致病变异的个体进行的筛查性检测。与常规携带者筛查的区别是,综合性携带者筛查的疾病不仅包括隐性遗传病,也包括具有临床干预意义的成年显性遗传病。综合性携带者筛查旨在提前发现中度及以上严重程度遗传病的生育高风险夫妻和患病高风险个体,为遗传咨询、生殖决策、疾病预防和管理提供依据,减少由遗传病带来的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目前,携带者筛查相关指南和共识主要涉及常染色体隐性和X连锁遗传病。为介绍和规范综合性携带者筛查的应用,中国遗传学会遗传诊断分会和上海市遗传学会临床遗传与遗传咨询专委会组织部分专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制定本共识。共识讨论了综合性携带者筛查的定义和目的、适用人群、筛查基因和疾病的选择原则、筛查策略、报告原则和遗传咨询等关键问题,供政策制定者、临床工作者、检测机构和民众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Phelan-McDermid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Phelan-McDermid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22号染色体长臂拷贝数缺失所致。本文报道1例以肌张力低、先天性心脏病、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Phelan-McDermid综合征,以加强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人群Waardenburg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遗传病,又称听觉-色素综合征,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在中国人群中WS的致病基因主要包括 PAX3、MITF、SOX10和 EDNRB。本文对中国人群WS相关的基因变异、分子机制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GCE基因突变致肌阵挛-肌张力障碍一家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SGCE基因突变致肌阵挛-肌张力障碍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及SGCE基因突变特点,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19年8月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肌阵挛-肌张力障碍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并对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及致病SGCE基因突变特点分析,总结临床特征。结果:该家系中先证者为46岁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痉挛性斜颈及持续四肢肌阵挛,全外显子测序检测到SGCE基因chr7:94229984处出现突变(c.1011delA),为国内外未见报道的移码突变。继之对8名家系成员进行Sanger法测序,在先证者大姐、二哥、侄孙均检出该同一位点的杂合突变,且都具有类似肌阵挛、肌张力障碍等症状。先证者的二侄女、侄孙女亦为突变基因携带者,但未出现相应症状。结论:肌阵挛-肌张力障碍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肌阵挛和肌张力障碍,具有异质性及母本印记的特点。SGCE基因c.1011delA移码突变为该家系致病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是一种罕见的脑小血管病。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CADASIL的临床诊疗水平,促进临床实践的标准化,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特制订《中国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2版)》。本共识基于当前可获得的国内外最佳证据,采用证据质量和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系统,充分考虑患者的意愿和价值观,综合衡量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可及性和成本-效益等因素后形成推荐意见,回答了11个CADASIL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重要临床问题,以期指导临床医生规范诊断与治疗CADASI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心-面-皮肤综合征诊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心-面-皮肤综合征(cardio-facio-cutaneous syndrome,CFC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RAS-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RAS-MAPK)信号传导通路异常激活有关,由BRAF、MAP2K1、MAP2K2、KRAS基因生殖系突变所致,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FCS患者表现为多系统异常,包括颅面部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皮肤异常、胃肠道异常、生长迟缓、神经认知障碍、癫痫等,与其他RAS通路病患者有许多重叠的临床表型。CFCS患者可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早期诊断有助于评估相关基因型的严重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预后。MEK抑制剂可有效改善部分CFCS动物模型的异常表型,但目前尚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明确诊断后需行多学科评估与对症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