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不同通气模式对新生儿脑氧合及外周氧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不同通气模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局部组织氧合的影响尚不明确。以前研究主要关注全身的氧合情况,未评估其对局部组织氧合的影响。该研究旨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S)评估RDS早产儿的局部组织氧合与不同通气模式的关系。方法:24例生命体征平稳的RDS早产儿,选择性改变通气模式,采用NIRS评估脑和肌肉组织氧合。患儿由高频振荡通气或喷射通气转换为常频机械通气(CV),或拔除气管插管从CV转为无创通气模式。比较通气模式改变前30 min和改变后1 h内的数值变化(配对 t检验)。 结果:患儿由高频振荡通气转为CV、喷射通气转为CV及CV转为无创通气模式,脑NIRS差异分别为:1.7±9.9%、2.3±5.7%、2.1±8.4%;相应的肌肉NIRS差异分别为:-2.9±8.5%、8.1±9.7%、3.6±22.4%。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在生命体征平稳的RDS患儿中,局部组织氧合变化与通气模式改变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反比通气应用于硬质气管镜诊疗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9/23
目的 观察反比通气(IRV)应用于硬质气管镜诊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无痛硬质气管镜诊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IRV组)和B组(对照组),均行常频喷射通气,A组吸呼比2∶1,B组吸呼比1∶2,余呼吸参数两组设置相同(喷射氧浓度100%,喷射频率20次/min,驱动压0.05~0.15 MPa).比较T0(麻醉前)、T1(操作开始后10 min)、T2(操作开始后20 min)和T3(操作开始后30 min)时点患者的动脉血气[包括: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达到理想呼吸幅度时的呼吸机驱动压,以及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95%、术中低氧血症(SpO2<90%)和循环不稳定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A组呼吸机驱动压低于B组,SpO2<95%发生率低于B组,两组患者T1、T2和T3时点的PaO2高于T0时点,两组患者T2和T3时点的HR和MAP低于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时点HR、MAP、PaO2、pH和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V应用于硬质气管镜诊疗,可有效降低驱动压,减少气压伤发生的风险,同时可改善氧合,且不会造成CO2蓄积,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3
-
全麻下不同通气模式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全麻下不同通气模式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支撑喉镜手术的ASAⅠ-Ⅱ级患者120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给予常频喷射通气、B组给予快慢交替高频喷射通气、C组给予间歇正压通气,3组均以芬太尼+丙泊酚+琥珀胆碱行麻醉诱导,术中间断追加丙泊酚+琥珀胆碱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T1)、放置支撑喉镜(T2)、通气10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10 min(T5)血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结果 3组T2时HR均显著低于T1时,MAP则显著高于T1时(P<0.05);T4时HR、MAP均高于T3时(P<0.05).C组T4时MAP显著高于其他二组(P<0.05).3组T3、T5时PaO2、PaCO2均高于T0时,pH值均低于T0时(P<0.05);A组T3时PaCO2、pH的改变幅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C组T3、T5时PaO2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拔管时躁动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A组CO2蓄积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高频喷射通气与快换交替高频喷射通气为支撑喉镜手术患者提供的氧供相当,但快换交替高频喷射通气更有利于CO2排出;与高频喷射通气相比,间歇正压通气的氧供较好,且CO2蓄积发生率较低,但其引发的应激反应及气道高反应较大.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通气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频喷射通气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手汗症的通气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经魏氏鼻咽通气道行常频喷射通气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手汗症的通气效果.方法 :选择62例拟行胸腔镜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手汗症患者,年龄18~35岁,ASA分级 Ⅰ 或 Ⅱ 级,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T组)和常频喷射通气组(J组).麻醉诱导后T组置入气管导管,J组置入魏氏鼻咽通气道.分别记录以下时点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 AP)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 T CO2)的数值:患者诱导前(T 0);诱导后1 min(T 1)、置管或气管插管后1 min(T 2)、插入戳卡CO2充气时(T3)、鼓肺关胸时(T4)、拔管时(T5)及拔管后15 min(T 6);并在T0、T4、T6时点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酸碱度(pH)及剩余碱(BE)的值;记录手术时间 、苏醒时间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 、记录术中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与T组比较,J组在T2时点HR、MAP更平稳(P<0.05);苏醒时间减少(P<0.05);瑞芬太尼的用量降低(P<0.05);咽喉不适 、恶心呕吐发生率减少(P<0.05).结论 :经魏氏鼻咽通气道行常频喷射通气方式在非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手汗症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可降低应激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且无气管插管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常频喷射通气中喷针深度对呼吸幅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经气管导管进行常频喷射通气时,不同喷针深度对呼吸幅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18例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进行自身对照研究,依次进行容量控制通气(volume 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和喷射通气(jet ventilation,JV),喷针插入导管深度依次为0 cm(JV0)、4 cm(JV4)、8 cm(JV8).乳头连线上水平放置激光笔,通过测量激光斑点的移动距离比较不同通气条件下的呼吸幅度.结果 VCV、JV0、JV4、JV8四种通气模式下的呼吸幅度分别为(0.28±0.09)cm、(0.51±0.16)cm、(0.43±0.16)cm和(0.28±0.11)cm.JV0与JV4相比,呼吸幅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V4与JV8相比,呼吸幅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CV与JV8相比,呼吸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CV与JV4、JV0相比,呼吸幅度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频喷射通气时喷针深度对呼吸幅度有影响,在本试验设定条件下,喷针深度越深呼吸幅度越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高频喷射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时呼吸衰竭10例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我院急症科自1993年4月起,采用高频喷射呼吸机持续常频通气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10例,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气管导管喷射通气250例报告(高频通气与常频通气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报告了250例经气管导管使用高频及常频喷射通气配合麻醉与复苏的临床经验,证明这种通气方法效果确切、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具有传统人工呼吸方法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如,可插较细的气管导管,导管可不带套囊,在不停止通气的条件下可以安全彻底地进行气管内吸引,婴儿与成人可一机共用等。作者进行了高频与常频喷射通气对比、初步发现前者较后者气道压力低、对循环影响更小、更容易与自主呼吸同步。作者认为喷射通气不仅适用于控制呼吸,也适用于对自主呼吸尚未消失的患者进行辅助呼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高频喷射通气的实验观察和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报告了用改进的KR-Ⅱ型开放式喷射呼吸器进行高频喷射通气的动物实验和131例临床应用(通气频率为60~300次/分),体征观察和血气分析均证明通气效果良好。在喷气期和喷气间歇期,气道内均维持低水平的正压(1~11cmH 2O),提高通气频率,可见喷气间歇期的气道内压增大,肺脏处于持续地膨胀状态,说明愈高的频率可更多地增加功能残气量。比较了间歇正压、高频和常频喷射三种通气方式对动物平均动脉压的影响,证明高频通气对循环影响轻微。高频喷射通气,在气道分泌物特多病人及咽喉气管手术中应用有突出优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单肺常频与高频喷射通气在开胸手术中应用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将22例开胸手术病人分成常、高频二组,分别进行健侧单肺常、高频喷射通气。观测两组开胸前、开胸后30、60、90分时的驱动压、气道内峰压、PaO 2、PaCO 2、pH、 等值。结果是常、高频单肺喷射通气均具有气道内压低、静脉血分流率较小、纵隔动度小、方便手术操作的优点。尤其是常频单肺喷射通气,效果确切稳定,无高频单肺喷射通气易引起严重CO 2蓄积的缺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支撑喉镜术中使用常频常压喷射通气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比较常频常压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ASA 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行支撑喉镜术,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6例:高频组和常频组。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 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 2仅有升高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水平明显低于高频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的PaO 2均明显升高且两组间无差异(P>0.05)。 结论::无论是常频还是高频喷射通气都能满足机体对供氧的需要,而常频通气比高频通气更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由此认为支撑喉镜术中宜采用常频常压喷射通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