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鞍山市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现存尘肺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寻求提高其生命质量、减轻疾病负担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6-11月,选取现住址为马鞍山市辖区,被确诊为尘肺病的494名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量表结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及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中有男性488例(占98.8%),女性6例(占1.2%);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有308例(占62.35%),接尘工龄10年以下的有225例(占45.55%);尘肺病分期以壹期为主,共380例(占76.92%);112例(占22.67%)患者有并发症;398例(占80.57%)患者自觉健康状况比1年前差.尘肺病患者总体生命质量得分及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力(VT)、社会职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共8个维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8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者相比,70~79、60~69、≤59岁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分别提高8.171分、13.139分、15.563分(均P<0.001);相对于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有慢性病、有并发症、独居或居住在养老院、接尘工龄≥30年、伤残等级1~4级、尘肺病叁期的患者,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无慢性病、无并发症、与家人居住在一起、接尘工龄≤9年、伤残等级7级及以上、尘肺病壹期的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分别提高5.358分、6.897分、6.117分、10.349分、12.386分、6.347分和15.152分(均P<0.05).结论 马鞍山市尘肺病患者总体生命质量不高,建议重点关注年龄较大、独居或居住在养老院、患有慢性病或尘肺病并发症、低学历,以及尘肺病分期较高的尘肺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取卵术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数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行取卵术患者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NK)细胞的数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的患者110例,年龄20~4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55例):丙泊酚无痛取卵组(P组)和布洛芬组(C组)。术前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患者入室后监护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P组麻醉诱导方法为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2.0~2.5 mg/kg,待患者Ramsay镇静评分达6分后开始手术,丙泊酚8~12 mg·kg -1·h -1静脉泵注维持麻醉;C组术前15 min于阴道深部置入布洛芬栓剂。记录两组患者年龄、BMI、不孕年限、手术时间、ASA分级、所用超促排卵用药的天数、促排卵用药总量、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水平。观察并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 0)、手术开始即刻(T 1)、手术结束即刻(T 2)、术后10 min(T 3)4个时间点的MAP、心率、SpO 2,T 3时的VAS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收集T 0、T 2、术后第1天晨(T 4)、胚胎移植前(T 5)静脉血,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数量;记录两组患者妊娠结局情况。 结果:P组MAP、心率在T 1、T 2、T 3时低于C组( P<0.05)。与T 0比较:P组MAP及心率在T 1时升高,T 3时降低( P<0.05);C组MAP及心率在T 1、T 2、T 3时均升高( 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Sp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组T 3时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术中体动例数少于C组( P<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及术后恶心呕吐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组T 2时NK细胞数量少于C组( P<0.05);与T 0比较,P组T 2时NK细胞数量减少( P<0.05)。两组患者受精卵形成率、胚胎形成率、早期流产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组获卵数、获卵率高于C组( P<0.05)。 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取卵术能够降低患者NK细胞的数量,虽对单次妊娠结局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可以取得更高的获卵率,对后续妊娠结局有促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963-2020年石嘴山市职业性尘肺病生存状况及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其疾病负担水平和变化趋势,为制定全面的职业性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7至12月,对1963-2020年石嘴山市报告的职业性尘肺病开展回顾性调查,了解患者的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和寿命表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使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分析职业性尘肺病引起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963-2020年,石嘴山市累计报告职业性尘肺病3 263例,其中1 467人死亡(44.96%),中位生存时间为26.71年,平均死亡年龄为(70.55±10.92)岁。不同种类、诊断年龄、接尘工龄、行业、初次诊断期别以及是否晋级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生存时间的增加,患者生存率逐渐降低,当生存时间≥50年时,患者累积生存率为4.20%。Cox回归分析提示,尘肺病种类、行业、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初次诊断期别和是否晋级是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P<0.05)。1963-2020年石嘴山市归因于职业性尘肺病的DALY为48 026.65人年,其中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为15 155.39人年,平均YLL为10.33年/人,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为32 871.26人年,平均YLD为10.07年/人。归因于煤工尘肺、矽肺的DALY分别为39 408.51人年(82.06%)、6 565.02人年(13.67%),诊断年龄40~49岁组、初次诊断Ⅰ期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造成的DALY较高,分别为20 899.71、36 231.97人年。随着时间推移,职业性尘肺病平均YLL、平均YLD呈波动下降趋势。 结论:石嘴山市由职业性尘肺病造成的疾病负担不容忽视,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议为患者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分级诊疗,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肠道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和心理干预对“同济四联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分析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对“同济四联征”(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精神心理障碍、营养不良和内分泌失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纵向观察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70岁以下。(2)有慢性胃肠功能障碍(符合罗马Ⅳ对肠易激综合征、慢性功能性便秘、腹泻、腹痛和腹胀的诊断标准),且时间≥1年以上。(3)伴有营养不良,体质指数≤18.5 kg/m 2。(4)根据专业心理医师依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诊断抑郁、焦虑症或者状态。(5)育龄期女性伴有闭经或者月经失调≥6个月。排除消化道出血、短肠综合征、放射性肠损伤、各类肠梗阻和炎性肠病等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肿瘤复发或转移、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和存在危及生命的全身并存症者,不能耐受或接受鼻肠管、或经皮胃(或空肠)造口以及不能接受菌群移植治疗者。前瞻性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结直肠疾病科收治的诊断同济四联征并行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的4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2例,女性31例;年龄(35.2±16.7)岁;43例均存在慢性胃肠功能障碍;24例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状态,19例患有焦虑症或存在焦虑状态;26例育龄期女性患者中,13例月经失调,9例闭经。治疗采取菌群移植(口服菌群胶囊)、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为主)和心理干预。观察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时的以下指标:(1)胃肠功能:症状改善情况和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分数越高提示胃肠道症状越严重)及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评分。(2)精神心理状态:HAMA和HAMD量表评分,分数越低提示抑郁或焦虑症状越减轻。(3)营养状态:检测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和体质量、体质指数。(4)神经内分泌功能:检测皮质醇、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内分泌指标以及育龄期女性月经的情况。 结果:在治疗结束后第1、3、6个月时的随访率分别为90.7%(39/43)、72.1%(31/43)和55.8%(24/43)。治疗后6个月时,对慢性肠功能障碍总有效率为81.4%(35/43)。GSRS评分治疗前为(29.35±3.56)分,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下降至(18.25±2.56)分;GIQLI治疗前为(56.23±10.34)分,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时上升至(91.04±20.39)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存在营养不良,体质量在随访第6个月时,由治疗前的(40.61±8.88)kg,上升至(50.45±6.23)kg,体质指数由治疗前的(15.17±1.87)kg/m 2上升至(19.58±1.42)kg/m 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总蛋白由治疗前的(60.99±5.99)g/L,上升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64.21±4.23)g/L( F=2.715, P=0.022);前白蛋白由治疗前的(150.14±56.04)mg/L,上升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258.17±86.94)mg/L( F=15.124,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例患有抑郁症或存在抑郁状态的患者,经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由治疗前的(22.79±6.63)分下降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9.92±7.24)分;19例患有焦虑症或存在焦虑状态的患者,经治疗后,HAMA评分由治疗前的(17.15±4.34)分下降至随访第6个月时的(7.73±4.10)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对26例育龄期女性内分泌疗效观察发现,其对内分泌调节有效率为69.2%(18/26)。虽然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检测皮质醇与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改变,但多巴胺由治疗前的(32.91±10.65)nmol/L下降至(13.02±5.58)nmol/L;去甲肾上腺素由治疗前的(49.75±15.23)ng/L下降至(19.21±9.58)n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肠道菌群移植联合营养支持和心理干预的综合治疗策略对改善“同济四联征”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白细胞介素10信号通路缺陷引起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儿童极早发型炎症性肠病(VEO-IBD)是指发病年龄<6岁,以反复结肠炎、肛周病变及营养吸收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炎症性肠病(IBD)。不同于成人,单一基因突变在VEO-IBD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已发现约70种单基因缺陷参与VEO-IBD的发病机制,包括上皮屏障、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免疫细胞的选择和激活、免疫抑制机制或凋亡。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参与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影响促炎分子的表达和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在IBD的发生与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多数IL-10信号通路缺陷(IL-10或IL-10受体缺陷)的患者会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威胁生命的结肠炎。现就IL-10信号通路缺陷引起VEO-IBD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食管胃吻合双肌瓣成形在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食管胃吻合双肌瓣成形在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5例行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5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57~72岁。5例病人均行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食管胃吻合双肌瓣成形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吻合口情况、食管反流情况、营养状态、生命质量、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果:(1)手术情况: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16±41)min,食管胃吻合双肌瓣成形术时间为(109±11)min,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4)枚,术中出血量为(48±12)mL,切口长度为(3.4±0.4)cm,术中食管切缘快速冷冻切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阴性。(2)术后情况:5例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4.8±1.5)d,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为(5.8±1.5)d,术后住院时间为(11.6±2.1)d,治疗费用为(5.5±0.4)万元。5例病人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胃腺癌(中低分化腺癌4例、高分化腺癌1例),均为pT1a~3N0~1M0期。5例病人中,1例术后发生轻度肺炎,经抗感染、促进排痰等保守治疗后痊愈。(3)随访情况:5例病人均完成随访,随访时间范围为2~1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5例病人中,4例吻合口通畅,1例吻合口轻度狭窄,经内镜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病人均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5例病人术后1个月体质量指数为21 kg/m 2(19~27 kg/m 2)、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为2分(1~2分)、病人主观整体评估评分为2分(1~3分)、肿瘤病人生命质量评分为47分(42~52分)。5例病人均未发生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食管胃吻合双肌瓣成形可用于全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220例,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和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QLQ-LC13)评估患者生命质量。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影响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有效问卷184份(83.6%),其中男性102例(55.4%),女性82例(44.6%)。在QLQ-C30的5个功能领域中,社会功能领域得分较低[(60.2±11.8)分],认知功能领域得分较高[(78.5±13.4)分];在3个症状领域中,疼痛得分较高[(36.8±10.3)分];在6个单一条目中,食欲缺乏较为严重[(58.5±10.5)分]。在QLQ-LC13的10个症状领域中,气促、咳嗽症状较为突出[(34.6±9.5)分、(33.6±6.8)分]。女性、年龄大、子女少、转移器官数目多、伴有其他疾病及接受化疗患者的生命质量较差(均 P<0.05),未发现吸烟状况及职业、文化程度与晚期肺癌患者生命质量有相关性(均 P>0.05)。 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性别、年龄、子女数、转移器官数目、是否伴有其他疾病、治疗方式与其生命质量密切相关,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腹膜透析相关手术术中疼痛管理的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初步探索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接受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手术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患者术中疼痛管理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同期对照研究,患者分为VR组与对照组,VR组在手术过程中佩戴VR眼镜观看舒缓的音视频,对照组为常规手术流程。术后30 min内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5分制满意度量表评估患者术中疼痛和满意度,VR组使用VR晕动量表评估耐受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43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58.1%)。原发病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39.5%)]和糖尿病肾病[6例(14.0%)]。对照组23例,VR组2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原发病比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手术方式分布、术前生命体征和手术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VR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0±2.38)分比(7.43±1.67)分, t=2.469, P=0.018]。VR组满意及以上患者的比例为89.5%(17/19),对照组满意及以上患者比例为78.3%(18/23),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 χ2检验, χ2=0.308, P=0.579)。VR组3例患者因严重不适退出,其余均可耐受,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和视力模糊。 结论:VR可有效减轻局部浸润麻醉下PD相关手术的术中疼痛,且在PD相关手术过程中佩戴VR眼镜是安全、可耐受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4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回顾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临床应用,评估ECMO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重症腺病毒肺炎并予ECMO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收集分析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机械通气时间、ECMO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等指标。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例应用ECMO治疗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其中2例成功撤离ECMO,最终3例死亡,1例存活,3例死亡患儿起病至ECMO启动时间长,均超过18 d。ECMO启动前的呼吸机辅助时间为3~5 d,ECMO治疗时间长,最长为27.5 d。1例存活患儿起病至ECMO启动时间为11 d,ECMO启动前的呼吸机辅助时间为5 d,ECMO治疗时间<10 d 。结论:ECMO救治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抢救成功率低,但仍是抢救患儿生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早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rT1-rT3期鼻咽癌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从医疗保健和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内镜手术对比再程放疗治疗局部复发性鼻咽癌(recurrent nasopharyhgeal carcinoma,rNPC)的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选择rNPC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1年9月30日至2017年1月16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患者,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局部rT1-rT3期rNPC,并按1︰1随机分配至内镜手术组和再程放疗组。内镜手术组中男性69例,女性31例,年龄38~55岁;再程放疗组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41~54岁。使用马尔可夫模型对队列进行回顾性成本效益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生存数据、质量生命调整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以及相应治疗的费用数据用于建立模型。通过Weibull拟合原始数据,计算时间依赖的状态转移概率,并使用β回归将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量表-C30转化为不同状态的效用值。通过马尔可夫模型得出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内镜手术总费用为29 611.88元,调强放疗总费用为110 082.51元,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的ICER为-85 555.88元/QALY,小于3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居民可接受的支付意愿内。敏感性分析显示再程放疗的费用对ICER的影响最大,在参数波动范围内ICER稳定。结论:内镜手术对比放疗治疗局部rNPC具有经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