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颅脑损伤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诊治的329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HAP分为HAP组(42例)和非HAP组(287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的差异;比较两组术前因素、术中因素、术后因素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H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HAP组年龄、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用时、住院时间长于非HAP组[(55.09 ± 8.14)岁比(45.98 ± 8.06)岁、(9.65 ± 0.54) h比(7.43 ± 0.72) h、(332.54 ± 72.65) min比(281.09 ± 78.54) min、(17.13 ± 2.56) d比(15.02 ± 3.0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颅脑疾病类型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AP组和非HAP组在是否有肺部病变史、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与≥ 8分、是否急诊手术、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胃管以及术后是否抬高床头30° ~ 45°、是否给予质子泵抑制剂、颅脑外伤与非外伤疾病、有无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开始时间、有无给予糖皮质激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手术时间>4 h、术前GCS<8分、急诊手术、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是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后发生HAP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对于颅脑损伤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结合年龄、术前GCS评分、急诊后择期手术、手术时间等预估术后HAP风险,把控风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床头抬高量表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床头抬高量表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采用目测法抬高床头角度的神经外科ICU患者59例作为对照组,将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采用床头抬高量表抬高床头角度的神经外科ICU患者59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床头抬高依从性、准确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床头抬高依从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床头抬高量表应用于神经外科ICU患者中可提高床头抬高依从性及准确性,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及医生满意度,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0年调查中国北方三级医院神经疾病科室对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现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中国北方三级医院神经疾病科室对患者肠内营养(EN)支持现状。方法:2020年6月选取中国北方收治神经疾病患者并采用EN支持的123家三级医院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入选的科室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ICU)、神经外科ICU和综合ICU。评估的指标包括:营养支持设备和人员配置、EN筛查、评定及实施方法的应用情况、EN时机、EN输注途径及方式、营养相关指标监测情况等。结果:我国北方地区123家三级医院在EN支持方面,82.9%有体重测量仪,85.4%配置了EN输液泵,74.8%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或危重症营养风险(Nutric)评分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71.5%应用营养评定量表,74.8%进行EN输注时床头抬高≥30度。仅30.1%配备有间接能量代谢测量仪(代谢车),31.7%有本单位编写的营养标准操作程序,46.3%具有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技术或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技术,46.3%有营养治疗小组,48.0%在48 h内开始EN支持,57.7%开始EN输注依据洼田饮水试验,58.5%停止EN输注依据洼田饮水试验。结论:我国北方三级医院神经疾病患者EN支持设备基本充足、相关指标的评估与监测基本完善,但一些EN支持理念的实施仍有待改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口腔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为1例脑梗死吞咽障碍口腔并发症的患者制订循证护理方案。方法:按PICO原则,针对患者临床表现提出问题,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法,检索Uptodate、NICE、SIGN、RNAO、医脉通指南网、BMJ、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搜集有关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口腔并发症的临床指南、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等,对证据评价后,将最适宜证据应用于该例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共纳入1篇临床决策、5篇临床指南、4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Meta分析、3篇RCT。根据检索结果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及意愿,护士根据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内容每2日进行吞咽功能检查,进食时给予抬高床头40°~45°并保持1 h,每日3次用氯己定口腔护理液行负压冲洗法刷牙,用机械性擦洗法清除痰痂,每晚护士用6X刮舌技术擦洗舌背,感染得到控制后用0.9%氯化钠溶液每日2次冲洗刷牙。每日评估口腔情况及吞咽功能,用鼻面罩高流量湿化氧疗及面罩喷射雾化吸入等,入院后第3天行吞咽训练。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7 d后,患者口腔黏膜湿润无异味,无痰痂,吞咽功能由Ⅳ级变为Ⅱ级。结论:护理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护士要及时评估患者口腔及吞咽功能,应用氯已定及0.9%氯化钠溶液口腔护理液机械性擦洗法及负压冲洗式刷牙法能有效去除痰痂,用6X刮舌技术擦洗舌背,能减少微生物,减轻口臭;应用鼻面罩高流量湿化氧疗及喷射雾化吸入湿化效果显著,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能减少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体位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病人都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体位干预,观察组给予抬高体位干预,记录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开骨瓣时与清除血肿后的颅内压和脑灌注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高于对照组(81.8%,P<0.05),且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2.22分± 0.84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4.11分± 0.52分,均低于术前的7.30分± 1.11分和7.33分± 1.19分.[结论]术中抬高手术床头30°,有利于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从而提高预后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股静脉途径临时起搏器植入期间肢体制动方式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经股静脉途径临时起搏器植入期间,患者采取术侧肢体非约束制动,床头抬高20°半卧位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术后术侧肢体约束制动,观察组实施术侧肢体非约束制动,床头抬高20°.比较2组患者术后72 h并发症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2 h GC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股静脉途径临时起搏器植入期间术侧肢体采取非约束制动,提高床头20°的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且不增加电极脱位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床头抬高量表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前临床使用的病床均可通过床尾摇杆调节病床背板角度及高度,以此来调节患者体位,在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达到治疗某些疾病要求的角度,如休克患者体位要求头和躯干抬高20~30°,脑挫裂伤患者要求床头抬高15~30°,气管切开患者要求床头抬高30~45°等。护理人员虽有床头抬高的意识,但在执行操作过程中没有量化标准,只能根据临床经验判断,不能调节到所需要的精确角度,可能给患者带来护理安全隐患,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如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鉴于此,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将自行设计的床头抬高量表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多模态联合3D重建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人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多模态联合3D重建技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45例行内镜微创手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21年7月—2021年12月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45例行内镜微创手术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为试验组,给予多模态联合3D重建技术辅助手术.观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预后.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得分高于对照组,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人床头抬高角度越大,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越低,脑氧饱和度(rSO2)及脑组织氧分压(PbtO2)越高;与床头抬高0°、15°、30°时比较,床头抬高45°时脑灌注压(CPP)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联合3D重建技术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病人中,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提高血肿清除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有效改善病人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