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急性感染早期准确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一直是临床面临的挑战,随着临床各种检验、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长足进步,越来越多的病原学、人体基因学、分子生物学指标用于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未来将有更多的检测指标采用床旁即时检测方式便于临床应用;将有更精准、丰富的生物医学信息平台和更高效的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多指标综合分析,提供更精准的病原诊断,有助于最佳临床实践的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江苏省常熟地区脓毒性休克指南依从性及预后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常熟地区重症监护病房对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的依从性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筛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入住常熟地区3家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入选患者符合2016年脓毒性休克的诊断标准,排除年龄小于18岁、妊娠、中途放弃治疗、入院后6 h内死亡以及已进入其他有关脓毒性休克干预治疗研究的患者。记录其基本情况,既往史,入院时情况,1 h、3 h及6 h集束化治疗(Bundle)的完成情况以及预后。根据患者存活与否分为两组,比较两组Bundle指标完成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3家医院共207例患者纳入研究,1 h Bundle完成率为27.1%,其中乳酸测定完成率81.2%,使用抗生素前血培养留取完成率72.5%,使用广谱抗生素完成率48.4%,液体复苏完成率74.4%,使用升压药维持平均动脉压≥65 mmHg(1 mmHg=0.133 kPa)完成率86.0%;3 h Bundle完成率为67.6%,其中乳酸测定完成率97.1%,使用抗生素前血培养留取完成率84.5%,使用广谱抗生素完成率97.1%,液体复苏完成率76.8%;6 h Bundle完成率为30.4%,其中平均动脉压达标完成率98.1%,重新评估容量状态(至少两项指标)完成率48.3%,中心静脉压达标完成率42.5%,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达标完成率10.6%,床边超声完成率48.8%,抬腿及补液治疗完成率42.5%,乳酸升高重新评估完成率55.1%。3 h及6 h Bundle总完成率为27.1%。三家医院的完成情况无明显差别。脓毒性休克患者总病死率为58.9%,住ICU时间为10 d(5,23) d,住院时间为14 d(6,26) d。单因素分析示抗生素使用时间,中心静脉压达标、床旁超声、抬腿补液试验,乳酸升高后重新评估以及6 h Bundle完成、3 h及6 h均Bundle完成、APACHEⅡ评分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P=0.005,0.001,0.001,0.002,均 P<0.01),对上述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心静脉压达标( OR=23.236, P=0.001)、抬腿补液试验( OR=0.102, P=0.012),乳酸升高后重新评估( OR=0.197, P=0.001)及APACHEⅡ评分( OR=1.103, P<0.01)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28 d生存曲线显示6 h Bundle完成可降低病死率(Log Rank χ2=8.944, P=0.003)。 结论:常熟地区对于脓毒症性休克治疗指南的依从性并不高,而依从性与预后密切相关,需要加强改进措施,提高指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2024年)摘译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关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目标性超声心动图和床旁心脏超声的指南和建议由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组织专门的工作组完成,工作组成员主要包括新生儿血流动力学、儿科心脏病学、儿科心脏超声学和新生儿床旁心脏超声(cardiac point-of-care ultrasound,cPOCUS)的专家。主要内容包括:(1)实施新生儿目标性超声心动图(targeted neonatal echocardiography,TNE)和cPOCUS检查的目的和理论基础;(2)TNE和cPOCUS评估的内容;(3)实施TNE的指征和(或)临床适应证;(4)对实施TNE和cPOCUS人员的能力培训和评估要求;(5)质控要素。本文对该指南和建议的内容进行摘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科发展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重症医学科的发展现状,以促进内蒙古自治区重症医学规范化、同质化发展,也为学科建设和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电话数据核实的方式,对内蒙古自治区三级、二级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进行调查性研究。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9年下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及学科发展趋势制作调查问卷,包括医院基本信息、ICU基本信息、人员配置、医疗质量管理、技术技能、设备配置等6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发放时间为2022年9月。由各医院学科带头人或科主任填写问卷。结果:截至2022年10月24日共发放问卷101份,回收问卷85份,问卷回收率为84.16%,其中有效问卷71份,共计71个综合ICU。①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呈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其重症医学科的发展仍有所欠缺。②医院基本信息:人口和经济制约ICU的发展进程,西部地区综合ICU床位均数仅为中部地区半数(张:39.0比86.0),东部地区居中(平均83.6张),数量相对不均。③ ICU基本信息:调查71个综合ICU中,三级医院44个,二级医院27个。三级医院ICU床位数占总床位数比明显低于二级医院〔(1.59±0.81)%比(2.11±1.07)%, P<0.05〕,明显低于《指南》要求的2%~8%;三级、二级医院ICU床位使用率〔(63.63±22.40)%、(44.65±20.66)%, P<0.01〕均低于《指南》要求(应以75%为宜)。④ ICU人员配置:三级医院医生共376人,护士共1 117人;二级医院医生共122人,护士共331人。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医生职称、医生学历和护理人员职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三级医院医生以中级职称为主(主治医师占41.49%),二级医院医生以初级职称为主(住院医师占43.44%);三级医院医生学历普遍高于二级医院(博士:2.13%比0,硕士:37.24%比8.20%);三级医院仅护士人员比例低于二级医院(17.01%比24.47%)。三级、二级医院ICU医生/ICU床位比〔(0.64±0.27)%、(0.59±0.34)%〕、ICU护士/ICU床位比〔(1.76±0.56)%、(1.51±0.48)%〕均达未到《指南》0.8 : 1和3 : 1以上的要求。⑤ ICU医疗质量管理: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实施一对一耐药菌护理的比例(65.91%比40.74%)、实施多模态镇痛镇静的比例(90.91%比66.67%)、个人数字助理(PDA)条码扫描使用比例(43.18%比14.81%)均明显升高(均 P<0.05)。⑥ ICU技术技能:在各项技术技能中,三级医院支气管镜检查、血液净化治疗、空肠营养管放置和床旁超声项目开展比例均高于二级医院(84.09%比48.15%,88.64%比48.15%,61.36%比55.56%,88.64%比70.37%,均 P<0.05)。其中,空肠营养管放置、床旁超声和体外膜肺氧合的开展情况,三级医院以独立完成为主,二级医院则倾向于合作完成。⑦ ICU设备配置:基本仪器设备中,三级、二级医院呼吸机总数/ICU床位比〔0.77%(0.53%,1.07%)、0.88%(0.63%,1.38%)〕、输液泵/ICU床位比〔1.70%(1.00%,2.56%)、1.25%(0.75%,1.88%)〕均未达到《指南》要求,设备配比不足,尚未满足发展基本需要。 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综合ICU发展已趋向成熟,但在发展规模、人员配比和仪器设备较《指南》仍有一定差距,并且综合ICU呈现出东西部相对较弱,整体分布不均的特点,还需要加大力度投入到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中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脑氧饱和度监测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在新生儿脑损伤发生过程中,脑氧饱和度的改变先于脑电图、神经功能及组织形态的改变,脑氧饱和度监测是早期预测指标。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具有无创、持续、床旁监测、安全可行的特点,是脑氧饱和度监测的重要工具。采用NIRS可测定新生儿脑血流容积、脑血流流量的正常值,可用于胎儿-新生儿过渡期不良分娩和复苏效果的监测和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程度与预后的判断,以及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测等,值得在新生儿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影像临床诊疗新领域及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随着超声设备及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影像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且逐步覆盖疾病的诊疗全过程。本文着眼于超声发展的亮点,从介入超声、床旁即时超声、肌骨超声等方面简要介绍超声临床应用新领域及新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床旁超声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创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且创伤的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快速准确的诊断是改善创伤患者预后的关键。传统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为X线和CT检查,X线检查虽可在床旁完成,但敏感性不高,CT检查的诊断敏感性虽高,但无法床旁完成,且反复转运患者的过程中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甚至造成二次损伤。床旁超声具有快速、实时、无创及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在创伤的诊断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介绍床旁超声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床旁超声评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者60例,将患者按照床号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0、4、8、12、16、20、24 h评估胃残余量,每个时间点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完成后立即进行注射器抽吸法经胃管抽吸胃残余量;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目标喂养达标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与抽吸法监测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操作时间分别为(62.40 ± 4.00)、(78.39 ± 1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633, P<0.01)。2组在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为(3.04 ± 0.31)d,试验组为(4.19 ± 0.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42, P<0.01)。 结论:床旁超声可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评估,指导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床旁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世界范围内仍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然而目前仍缺乏相应的特效药物,肺、右心、膈肌保护是ARDS治疗的重点。床旁超声无创、无辐射、无需转运,可实时动态评估,实现肺、右心、膈肌可视化,是ARDS患者诊断、监测和指导临床决策的重要工具。但超声具备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应用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监测手段综合评估。基于床旁超声评估指导的临床决策是否能改善ARDS患者预后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床旁胃超声在特殊人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胃内容物的反流与误吸是围麻醉期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床旁超声技术对特殊人群胃容量的预测已被证明具有确切价值。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床旁超声评估特殊人群(包括急诊、孕妇、儿童等不完全适用于目前禁饮禁食指南的患者)胃容量的研究进展,以推动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