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对IL-4/IL-6等细胞因子的影响及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 探究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对白细胞介素(IL)-4/IL-6等细胞因子的影响,构建并发腹泻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纳入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诊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临床资料完整的患儿300例,分为建模集200例及验证集100例;根据是否并发腹泻分为两组,建模集中不腹泻组150例,腹泻组50例;验证集中不腹泻组76例,腹泻组24例,收集临床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RO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并分析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与不腹泻组相比,发热峰值≥40℃、低补体状态腹泻组占比更多(P<0.05),病程、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腹泻组均更大(P<0.05),为危险性因素.由此类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能力较强且预测小儿支原体肺炎合腹泻风险效果良好,其C指数为0.997(0.992~1.003);且DCA结果显示,当其风险阈值>0.12时,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提供标准化净收益,模型表现良好.结论 发热峰值是否≥40℃、是否为低补体状态腹泻组更少,病程、发热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IL-4、IL-6、TNF-α水平为危险性因素,且模型拥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系统评价脑卒中后抑郁(PSD)风险预测模型。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INAHL、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22年6月1日收录的PSD风险预测模型相关文献,采用预测模型构建研究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清单(CHARMS)对纳入文献中的模型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模型中具有共性的预测因子的预测价值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11个PSD风险预测模型,所有模型的建模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0.854,其中7个模型的AUC≥0.8,预测效能较高,但仍存在偏倚风险,主要原因包括未报告缺失数据的处理、模型效果评价不完整以及未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 OR=6.73, 95%CI:3.87~11.73)、艾森克人格问卷(EPO)评分( OR=1.13, 95%CI:1.03~1.23)、高血压( OR=0.47, 95%CI:0.30~0.74)、Barthel指数( OR=0.98, 95%CI:0.98~0.99)均是PSD的有效预测因子。 结论:PSD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良好,但也仍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未来应对建模方法进行改进;PSD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可重点关注抑郁或其他精神疾病病史、EPQ评分、高血压、Barthel指数等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一种新型假腔专用封堵器应用于猪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主动脉夹层假腔封堵器械用于猪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的疗效。方法: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间通过外科开放手术建立6头猪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待进入慢性期后采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头。实验组建模后予以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修复夹层原发破口并一期夹层假腔内植入实验用主动脉夹层假腔专用封堵器。对照组单纯行TEVAR术。两组模型猪随访1月后复查主动脉增强CT,评估假腔填塞效果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测。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两组TEVAR术及夹层假腔封堵器植入成功率100%,封堵器械植入用时平均(20.6±5.1) min。实验组、对照组腔内操作平均用时分别为(55.7±6.3)、(28.1±5.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6.48, P<0.01)。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实验组3例封堵器栓塞区及以上区域假腔内未见造影剂显影,未见栓塞器压迫真腔或过度扩张假腔,对照组3例假腔均部分显影。病理结果显示两组模型猪假腔段主动脉均未见明显炎症浸润、出血、坏死等现象。 结论:该款新型主动脉夹层假腔封堵器在猪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模型初步应用中展现出良好的假腔填塞效果、生物相容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不同多叶准直器对RapidPlan模型应用的剂量学影响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探讨RapidPlan模型在不同多叶准直器(MLC)系统间的建模和拓展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接受放疗的直肠癌患者的历史计划(配置为MMLC加速器)共81例和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接受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肺癌患者的历史计划(配置为HDMLC的加速器)共35例,分别训练M_ MMmlc和M_ HDmlc RapidPlan模型,测试它们在同种及另一种MLC计划上的应用效果。 结果:无论对于M_ MMmlc还是M_ HDmlc,两种MLC配置下RapidPlan对于相同病例在相同布野条件下生成的优化参数完全相同。将两种MLC配置下优化的计划分别归一至靶区满足最低处方要求后:(1)M_ MMmlc优化的两种MLC计划的平均DVH几乎重合,差异幅度不超过2%,PGTV靶区剂量适形性相似,但HDMLC的均匀性指数(HI)比MMLC低20%,除此之外的剂量学参数总体最大差异不超过0.97%;(2) M_ HDmlc优化的PTV与IGTV DVH的尾部:HDMLC高于MMLC。其余DVH几乎重合。HDMLC计划与MMLC计划相比具体剂量学参数表现为:PTV适形指数(CI)值低0.96%;HI值高1.75%;16项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中的9项前者表现更优;正常肺的V 5 Gy( P<0.05)、V 10 Gy、V 20 Gy( P<0.05)、D 1000 cm3均更低;脊髓最大剂量高2.07%,D 0.35 cm3高2.88%,D 1.2 cm3高3.99%( P<0.05)。 结论:RapidPlan模型在不同MLC之间展现了良好的拓展性和可共享性,HDMLC相对于MMLC的剂量学优势在肺SBRT患者的小体积肿瘤上有所体现,该差异可以作为未来自动计划设计选择MLC配置的一个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ed ovarian reserve,DOR)损害女性身心健康。因伦理原因,难以对人体卵巢组织进行研究,构建DOR动物模型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构造DOR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其病理生理及探索治疗措施。目前构建小鼠DOR模型的方法主要有:使用药物(化疗药物、干扰代谢类药物、免疫调节剂等)、射线照射、基因工程、环境毒物损伤等,这些造模方法各具特点,其中注射化疗药物环磷酰胺是建立DOR小鼠模型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经济、周期快、效果确切、易重复、卵巢损伤程度可控的优点。本文对DOR小鼠常用建模方法的原理及特点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老年人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发生恶性脑水肿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构建老年人急性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LHI)发生恶性脑水肿(MCE)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01例老年急性前循环LHI患者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资料。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211例)和验证组(90例)。根据是否发生MCE,对建模组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发展为MCE的独立预测因子。运用R软件建立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并以验证组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分别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图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效果。结果:建模组和验证组间MCE发生率和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建模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心房颤动史( OR=3.459,95% CI:1.202~9.955, P=0.021)、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 OR=1.202,95% CI:1.052~1.373, P=0.007)、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OR=1.163,95% CI:1.039~1.3013, P=0.008)、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 OR=0.782,95% CI:0.639~0.958, P=0.018)和侧支循环(CS)评分( OR=0.414,95% CI:0.221~0.777, P=0.006)是老年LHI患者发生MCE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独立预测因子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建模组发生MCE风险的ROC值为0.912(95% CI:0.867~0.957),验证组发生MCE风险的ROC值为0.957(95% CI:0.902~0.997)。列线图在建模组及验证组中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均接近,具有较好的校准度;验证组DCA曲线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于MCE的预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校准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抑郁和躯体疾病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双重中介效应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探讨抑郁和躯体疾病对社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作用路径及其潜在的中介机制,为认知管理策略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老年抑郁量表于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对252名社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测评。采用SPSS 22.0、AMOS 22.0进行数据的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数据建模及验证性因素分析;运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社区MCI患者MoCA得分[(19.66±3.90)分];年龄、教育程度、社交频度、体育锻炼频度与抑郁程度、躯体疾病个数与MoCA得分相关( r=-0.440~0.487,均 P<0.01);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χ 2/ df=2.476、CFI=0.916、TLI=0.885、GFI=0.919、AGFI=0.871、RMSEA=0.077,模型拟合良好;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年龄、教育程度、社交频度和体育锻炼频度可直接影响认知功能(效应值分别为-0.183、0.458、0.237、0.174,均 P<0.01),躯体疾病个数在年龄、教育程度、体育锻炼频度与认知功能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106、0.078、0.075,均 P<0.01),抑郁程度在年龄、社交频度和体育锻炼频度与认知功能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075、0.080、0.050,均 P<0.01),躯体疾病个数-抑郁程度在年龄、教育程度和体育锻炼频度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效应值分别为-0.028、0.031、0.019,均 P<0.01)。 结论:社区MCI认知管理应重点锁定高龄、低教育程度群体;在实施以运动干预提升认知功能的健康管理策略中,同时加强慢性躯体疾病的有效管理及负性情绪的评估与疏通,以增加生活方式(尤其是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自膨式聚氨酯泡沫在致命性出血模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在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动物模型中评价自膨式聚氨酯泡沫(self-expanding polyurethane polymer,SPUP)的止血效果。方法:建立猪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模型,进行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致伤后30 min将实验动物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纱布填塞组(gauze packing group,GP),泡沫材料填塞组(foam packing group,FP)和对照组(blank control group,BC),每组各6只。监测48 h记录生存时间、生命体征、失血量、凝血功能及血液指标,并于死亡或处死后行肝创面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建模后三组动物均出现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其中FP组、GP组48 h生存率显著高于BC组(6/6 vs 4/6 vs 0/6)。FP组生存时间与G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 vs (44.58±5.53) h, P>0.05],与BC组相比显著延长[48 h vs (1.64±0.17) h, P<0.01]。FP组出血量明显少于GP组和BC组[(19.2±7.3) g/kg vs (41.3±8.6) g/kg、(51.5±7.3) g/kg,均 P<0.01]。与GP组和BC组相比,FP组的心输出量有明显改善[(5.0±0.53) L/min vs (4.13±0.41) L/min、(2.38±0.48) L/min,均 P<0.05]。FP组与GP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血乳酸水平均好于BC组;FP组膀胱压明显高于GP组[(18.83±3.25) cmH 2O vs (3.83±1.47) cmH 2O, P<0.05, 1 cmH 2O=0.098 kPa],BC组未见膀胱压异常增高。FP组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继发性损伤。 结论:应用SPUP行腹腔填塞止血可以有效减少致死性肝创伤大出血模型的出血量,有效维持生命体征,提高短期生存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药物性散瞳受限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构建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药物性散瞳受限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白内障手术的376例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022年10至12月的268例作为建模组,根据是否发生药物性散瞳受限,分为散瞳受限组(187例)和散瞳未受限组(8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使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运用Hosmer-Lemeshow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模型的预测效果。选取2023年1至3月的108例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手术患者作为验证组,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ROC曲线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建模组268例,男124例,女144例,年龄(66.6±6.8)岁;验证组108例,男51例,女57例,年龄(64.9±9.1)岁。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药物性散瞳受限发生率为69.8%(187/2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 OR=1.134,95% CI:1.074~1.198, P<0.001)、体质指数(BMI)( OR=0.863,95% CI:0.767~0.972, P=0.015)、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 OR=1.397,95% CI:1.055~1.849, P=0.019)及瞳孔直径基线值( OR=0.089,95% CI:0.045~0.179, P<0.001)是药物性散瞳受限的相关因素。Hosmer-Lemeshow检验χ 2=6.231, P=0.621,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95% CI:0.857~0.937, P<0.001),约登指数最大时(0.655),灵敏度为0.877,特异度为0.778。外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28(95% CI:0.875~0.981, P<0.001),约登指数最大时(0.761),灵敏度为0.932,特异度为0.829,准确率为89.8%。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可为临床评估白内障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药物性散瞳受限发生风险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
踝关节融合前路解剖钢板研制与临床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目的:根据踝关节前方解剖相关结构研制出踝关节融合前路解剖钢板,并运用在踝关节融合术中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利用人体骨骼模型解剖数据库,将数据导入Mimics 20.0软件中进行建模,通过踝关节前方解剖数据,利用3D打印辅助技术设计踝关节融合前路解剖钢板,分别应用于前路踝关节病灶清理/清除+植骨、融合手术治疗踝关节畸形、骨破坏、创伤性骨关节炎病变共9例,其中左侧7例,右侧2例;采用LSD- t检验对比分析术前、术后踝关节Kofoe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 结果:所有接受踝关节融合前路解剖钢板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均在规定时间内随访,随访时间超过13个月,术后4~6个月影像学显示踝关节间隙骨性融合,疗效满意。AOFAS评分术前为(45.11±3.10)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评价分别为(77.78±3.15)、(78.89±2.71)、(81.00±2.55)、(82.89±2.09)分,随访时间段内均高于术前( F=300.56, P<0.01);Kofoed评分术前平均为(49.78±3.96)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评价分别为(80.67±3.08)、(82.11±2.20)、(82.56±2.46)、(83.00±2.35)分,均高于术前( F=226.71, P<0.01);疼痛VAS评分术前为(4.22±0.83)分,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评价分别为(3.33±0.71)、(2.44±0.53)、(1.67±0.50)、(1.56±0.53)分,随访时间段内均低于术前( F=36.12, P<0.01)。 结论:踝关节融合前路解剖钢板为踝关节融合固定物临床效果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9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