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中miR-26b、miR-1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中微RNA-26b(miR-26b)、微RNA-1(miR-1)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在湖北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14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入院后HAMD评分分为单纯脑卒中组(60例,HAMD评分<7分)和脑卒中抑郁组(88例,HAMD评分≥7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所有受试者血清中miR-26b、miR-1水平进行检测,分析miR-26b、miR-1表达与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分析miR-26b、miR-1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抑郁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脑卒中抑郁组患者血清中miR-26b表达显著低于单纯脑卒中组,miR-1表达显著高于单纯脑卒中组( P<0.05)。miR-26b低表达者及miR-1高表达者HAMD评分显著高于miR-26b高表达者、miR-1低表达者( P<0.05)。Pearson分析显示,miR-26b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 r=-0.364, P<0.01),miR-1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 r=0.392, P<0.01)。不同预后的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痊愈组HAMD评分、miR-1表达显著低于未痊愈组,miR-26b表达显著高于未痊愈组( 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HAMD评分、miR-1是影响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miR-26b是影响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 结论:老年脑卒中抑郁患者血清miR-1水平升高,miR-26b水平降低,两者与患者预后有关,均是脑卒中抑郁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干预模式在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气管切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患King达标理论融合StMarys集束化干预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简版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筛查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验简版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筛查量表的信效度。方法:采用人口统计学问卷和简版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筛查量表对325例早期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检验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情绪低落""负罪感""情绪化"和"难以入睡"4个因素,共解释抑郁总变异量的74.228%。验证性因素分析所有模型拟合指标及各条目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均达标,各条目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量表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66,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在0.649~0.882,修正的条目与总分相关系数在0.401~0.676,条目与维度相关系数在0.647~0.923。结论:简版早期脑卒中后抑郁筛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筛查早期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及希望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以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70例脑卒中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五行音乐疗法,连续干预一个疗程,采用焦虑(SAS)、抑郁(SDS)及Herth希望量表(HHI)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的差异及希望水平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干预组的SAS、SDS总得分较对照组低,希望水平得分及积极行为、行为态度、积极关系三个维度得分较对照组高(均 P<0.05)。干预组SAS、SDS得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希望水平及三个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增加(均 P<0.05);对照组SAS、SDS得分较干预前稍有所下降,希望水平较干预前增加较少(均 P<0.05)。 结论: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希望水平,减弱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负性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负性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负性情绪及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结果: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情感负担、身体负担、经济负担以及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可显著改善社区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和负性情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0岁及以上人群握力水平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50岁人群握力水平对认知功能及其变化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WHO“全球老龄化与成人健康研究”(SAGE)上海现场基线及两次随访调查,对其中参加全部3轮调查、排除自报脑卒中或抑郁症患者后共计3 600人进行分析,评估基线时不同水平的握力状况对认知功能及其变化的影响。认知功能通过评估词语回忆、语言流畅度及数字跨度测试结果,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得到认知功能总分。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基线握力水平对认知功能变化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中男性1 668人(46.3%),女性1 932人(53.7%),基线年龄为(61.2±8.1)岁、握力为(28.19±12.18)kg、认知功能得分为58.93±14.56。研究对象认知功能得分在随访中呈下降趋势,且不同年龄组、文化程度和家庭经济水平者,其认知功能得分随时间下降幅度不同。在调整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经济水平、慢性病共患情况、吸烟、饮酒、体力活动、蔬菜水果摄入和BMI等后,未发现基线握力水平与基线及第一次随访认知功能相关,但与基线握力较低者相比,握力水平较高的调查对象,其第二次随访认知功能较好,且其认知功能的下降速度较慢(男性: β=1.938,95% CI:0.644~3.231, P=0.003;女性: β=2.192,95% CI:0.975~3.409, P<0.001;50~64岁: β=1.652,95% CI:0.646~2.659, P=0.001)。 结论:较高的握力水平,能减缓认知功能的衰退,可作为中老年人认知状况的预测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最小随机化法将入选的80例卒中后疲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每日规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根据病情个体化治疗,共治疗8周)和常规康复训练(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联合CBT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采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2组患者疲劳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情绪状态、睡眠情况进行评定,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FSS、FMA、HAMD、HAMA、PSQ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上述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及同时间点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的FSS、HAMD、HAMA和PSQI评分[(45.72±4.21)、(14.64±1.94)、(10.67±1.01)和(10.92±1.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8.21±4.93)、(15.59±1.83)、(11.92±1.44)和(11.46±1.05)分],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8周后的评分[(32.10±3.13)、(10.79±1.88)、(6.21±0.98)和(5.13±0.73)分]亦明显低于组内治疗4周时及同时间点对照组[(46.92±5.92)、(14.87±1.61)、(11.64±1.48)和(11.13±0.98)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时和治疗8周后的FMA评分[(57.13±3.83)和(62.03±3.60)分]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53.18±3.95)和(56.95±4.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的HAMD、HAMA、PSQI与FSS评分均呈正相关,FMA与FSS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rTMS联合CBT能有效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疲劳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性别分组法将13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男68例和对照组女6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用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的负性情绪状况。结果:实施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动机性访谈联合心理行为护理模式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增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自主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恢复,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患者焦虑,降低患者抑郁,对患者获取优质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在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实施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干预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自我效能、自护能力、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亚量表(HADS-A)评分、抑郁亚量表(HAD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自护能力总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综合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I)总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我调节模式联合运动引导想象训练能有效减轻脑卒中恢复期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护能力,有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患者急救效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患者急救效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5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进行脑卒中救治的患者60例作为常规组,对其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8年8~12月在该院急诊科进行脑卒中救治的患者60例作为快捷组,对其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接诊至治疗时间、急救前后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治疗后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态,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救治情况。结果:快捷组患者接诊至确诊、确诊至治疗时间分别为(16.12±2.11)min及(20.19±4.16)min,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经急救后,其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均有显著改善,且快捷组患者救治后,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中文版评分为(4.11±1.53)分,显著优于常规组;治疗后,快捷组患者及其家属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分别为(11.03±2.15)分及(10.75±2.24)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别为(10.06±2.32)分及(8.21±2.32)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快捷组患者治疗后,其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快捷组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分别为31.66%及11.67%,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其发生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及肺部感染,快捷组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其急救效率及质量,对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