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性水泥尘肺壹期患者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职业性水泥尘肺壹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于2021年10月,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4至2020年初次诊断为职业性水泥尘肺壹期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开始接尘年龄、接尘工龄、诊断年龄、潜伏期、X线胸片表现、肺功能等资料。等级计数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肺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107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患者80例,女性27例。开始接尘年龄(26.2±7.7)岁,诊断年龄(59.4±7.9)岁,工龄(17.9±8.0)年,潜伏期(33.1±10.3)年。女性患者开始接尘年龄及接尘工龄小于男性,潜伏期大于男性( P<0.05)。X线胸片以p/p形小阴影为主(54.2%)。82例患者(76.6%)小阴影分布为2个肺区。女性患者小阴影分布肺区数(2.04±0.19)少于男性(2.4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肺功能正常57例,轻度异常41例,中度异常9例。X线小阴影分布肺区数是水泥尘肺患者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OR=2.491,95% CI=1.197~5.183, P=0.015)。 结论:职业性水泥尘肺患者接尘工龄、潜伏期长,进展缓慢,影像学改变及肺功能损害程度较轻,肺功能异常与肺区受累的范围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工种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不同工种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煤工尘肺壹期的347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作业岗位将患者划分为采煤工、掘进工和混合工3类工种,分析不同工种患者的接尘工龄、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潜伏期、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及肺区分布。结果:347例患者中采煤工216例(62.2%)、掘进工77例(22.2%)、混合工54例(15.6%)。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的接尘工龄分别为(14.5±7.0)、(16.3±8.2)、(19.0±8.8)年,不同工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工种患者的诊断年龄、开始接尘年龄和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采煤工、掘进工、混合工X射线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者分别占50.9%(110/216)、96.1%(74/77)、96.3%(52/54)。48.1%(104/216)的采煤工和38.9%(21/54)的混合工X射线胸片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双中和双下4个肺区,48.1%(37/77)的掘进工小阴影分布范围为双下肺区;不同工种患者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分布和肺区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同工种煤工尘肺壹期患者的接尘工龄、X射线胸片小阴影形态和肺区分布范围存在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市尘肺患者接尘工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烟台市尘肺患者接尘工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0年1月,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烟台市2009至2019年3 307例新发尘肺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接尘工龄进行描述性分析,趋势分析采用趋势χ 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 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接尘工龄呈逐年缩短趋势( P<0.05)。患者的开始接尘年龄逐年增加,且与接尘工龄呈负相关( r=-0.217, P<0.05)。接尘年代、开始接尘年龄、行业、经济类型以及企业规模为尘肺患者接尘工龄的主要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应加强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私营、小微企业的尘肺病防治工作,将开始接尘年龄≥28岁的劳动者列为重点关注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标准化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长期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标准化尘螨特异性皮下免疫治疗(SCIT)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本文为干预效果的长期随访的病例系列报告.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开始接受标准化SCIT治疗(T0)至疗程≥30个月治疗结束(T1),在T0、T1、T2(T1后的3年)和T3(T1后的6年),均在哮喘专科门诊或通过电话随访,分别以哮喘症状评分(ASS)、鼻炎症状评分(RSS)、鼻炎与哮喘症状总评分(TSS)、药物评分(TMS)、症状药物总评分(SM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和病情改善自我评价量表进行病情估计,ASS、RSS、TSS、TMS评估时点为晚近4周内情况、VAS和病情改善自我评价为患儿或其家长自我感受评估时点为晚近1个月的情况.结果 2006年4月至2011年6月在哮喘专科门诊诊断为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且接受了标准化SCIT治疗≥30个月,T1时点56例,男41例,女15例,平均年龄7.1(5~12)岁.均回顾性收集到T0时点病情评估指标ASS、RSS、TSS和VAS,并计算TSS和SMS.随访至T2时点有51例(男38例)和T3时点有45例(男33例)采集到了本文全部病情评估指标.T1时点不同病情评估指标较T0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病情评估的2个组合指标(TSS和SMS)前后相临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情改善自我评价量表中,变应性鼻炎与哮喘T1时点(18.5% vs 75.0%)、T2时点(31.2% vs 84.0%)、T3时点(39.5% vs 8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情改善自我评价量表病情评估变应性鼻炎明显差于哮喘.T3时点女生的RSS、TSS、SMS明显低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化SCIT治疗能使尘螨过敏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哮喘、鼻炎症状明显减轻,用药减少,VAS评分降低,在停止治疗后的6年仍能维持长期疗效.女性患儿比男性患儿在鼻炎哮喘症状以及症状用药评分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家纺石棉作业远期危害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新发石棉肺病例中家纺石棉接触人员发病特点,探讨家纺石棉作业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石棉暴露原因将石棉肺病例分为家纺石棉组和工矿企业组.统计分析两组病例在性别、期别、开始接尘年龄、诊断年龄和潜伏期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006年以后北京市家纺石棉病发病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并在2015年超过工矿企业组;家纺石棉组女性所占比例、贰期及以上病例所占比例和潜伏期显著高于工矿企业组(P<0.05);家纺石棉组开始接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显著低于工矿企业组(P<0.05).结论 家纺石棉作业主要受害者为家庭女性及其未成年子女,伦理问题突出;并且由于石棉肺潜伏期长,危害几十年难以消除,应加强石棉作业工人的追踪、随访工作,及早发现病人并给于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2001—2017年天津市铸工尘肺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01—2017年天津市铸工尘肺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制定铸工尘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7年天津市报告的铸工尘肺病例资料进行整理与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7年间天津市共报告铸工尘肺病例1 393例, 其中新发病例1 283例, 占92.10%, 晋期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别为49和61例;病例报告地区集中在市内6区, 新发病例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以I期病例为主, 占99.69%;开始接尘年份集中在1970—1989年, 占62.04%, 开始接尘年龄中位数(M) 为19.01岁, 接尘工龄M为26.75年, 诊断年龄M为57.55岁, 接尘工龄、诊断年龄在不同报告年份和不同开始接尘年份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开始接尘年龄呈上升趋势, 接尘工龄呈下降趋势, 诊断年龄随报告年份呈上升趋势, 随开始接尘年份呈下降趋势;发病行业集中在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工种呈现多样化.结论 天津市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铸工尘肺发病例数增加和接尘工龄缩短的趋势, 加强铸工尘肺作业企业粉尘治理和铸工尘肺作业人群的职业健康监护, 继续做好铸工尘肺的诊断工作, 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铸工尘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淮北矿业集团尘肺合并结核的现状及流行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尘肺病是我国发病人数最多、危害最广的职业病,且尘肺病病情的进展不可逆转.由于尘肺患者的肺组织损伤,机体防御功能下降以及免疫功能障碍,极易合并肺结核.尘肺合并结核的病理基础复杂,并且该类患者往往对抗结核药物呈现较高的耐药性,治疗困难.[目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尘肺结核的预防控制措施,调查淮北矿业集团尘肺合并结核的现状及流行特征.[方法]对淮北矿业集团从1963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本职业病防治院确诊的全部尘肺病例的职业病诊断资料(包含死亡病例)进行调查,查阅尘肺病诊断档案及相关资料,内容包括用人单位、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统计工种、开始接尘日期、接尘工龄、尘肺种类、诊断期别及时间、合并肺结核的时间及期别等.描述尘肺合并结核发生的三间分布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已确诊6460例尘肺患者,发病年龄为(51.26±9.27)岁,开始接尘年龄为(23.29±4.88)岁,接尘工龄为(23.19±7.56)年.其中,尘肺合并结核患者共1141名,发生率为17.66%(1141/6460).尘肺合并结核的发生与接尘年代(OR=0.480)、接尘工龄(OR=0.801)、开始接尘年龄(OR=1.281)、尘肺期别(OR=2.167)有关.[结论]尘肺合并结核发生率随开始接尘年龄和尘肺期别的增加而升高,随接尘年代和接尘工龄的增加而降低.应从尘肺和结核的预防双管齐下,以更好地控制尘肺结核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天津市2001至2015年矽肺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天津市2001至2015年矽肺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矽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1年至2015年天津市各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矽肺病例资料,按照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4]对行业进行分类,形成分析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2001至2015年矽肺新发病例基于诊断年统计进行描述性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和百分位数[M(P0~P100)]描述,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性别、行业等分布的差异用χ2检验,用曲线估计法对发病例数、发病年龄和发病工龄进行线性趋势检验;多组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组间两两比较用中位数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01至2015年天津市共报告矽肺病例2 213例,其中,新发病例2 015例(91.05%),晋期病例129例;矽肺新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开始接尘年份集中在1970至1989年.矽肺新发病例的接尘工龄中位数为19.30年,呈逐年下降趋势;诊断年龄中位数为53.28岁,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报告年间接尘工龄中位数和诊断年龄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新发病例的主要集中在非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工种呈现多样化.结论 天津市矽肺发病呈现例数增长和接尘工龄缩短的趋势,矽肺危害形式依然严峻,应根据矽肺的流行特征,加强重点行业的监督管理与专项调查,开展矽肺普查和脱尘工人矽肺筛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南通市新诊断尘肺病特征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南通市新诊断尘肺病例特征,为尘肺的预防和诊断工作提供经验.方法 对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10年登记存档的新诊断尘肺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新诊断尘肺病例93例,男女之比为10.6∶1,主要以矽肺(50.5%)和电焊工尘肺(19.3%)为主;中位发病年龄54岁,中位发病工龄13.8年,各期发病年龄、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75、2.952,P>0.05);中位开始接尘年龄28岁,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79,P<0.001);发病工种主要为工厂其他工种(26.9%)、电焊工(19.4%)和清砂工(12.9%);发病行业以制造业(73.1%)为主,通州(23.7%)、如皋(21.5%)病例最多.高仟伏胸片存在较多圆形小阴影(81.7%),以p影(60.2%)为主,小阴影分布以两中肺区最多;大阴影分布以两上肺区居多,以团块影为主.结论 南通市新诊断尘肺以矽肺和电焊工尘肺为主,应将制造业作为尘肺防治的重点行业,电焊工和清砂工作为重点防治人群.需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监管,有效降低尘肺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08-2017年天津市某区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区尘肺病现状和发病情况,掌握和分析天津市某区尘肺病例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654例尘肺病例的接尘工龄、诊断年龄,行业、工种分布以及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将已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健康危害监测信息子系统中2008-2017年天津市某区累积尘肺病报告数据导入Excel,进行数据分析整理,用SPSSl7.0统计软件,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7年天津市某区累积报告尘肺病例654例,其中新发病例565例,首次晋期病例42例,死亡病例47例.报告尘肺病例平均发病年龄58.74岁,平均接尘工龄24.12年.不同开始接尘年龄组的Ⅰ期尘肺诊断年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病例以铸工尘肺、石棉尘肺、矽肺、电焊工尘肺和滑石尘肺为主,占尘肺病例总数的97.40%(637/654).5种主要尘肺病种Ⅰ期尘肺平均接尘工龄和平均诊断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报告尘肺病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625例,95.57%).因尘肺死亡病例5例.结论 天津市某区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相关监管部门应继续加强职业健康宣传与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