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内障术中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矫正角膜散光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白内障术中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2017年3月至2021年12月术前规则角膜散光为0.75~2.00 D且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患者89例(89眼)。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角膜散光轴位分为顺规散光组(90°±30°)、逆规散光组(180°±30°)及斜轴散光组(45°±15°、135°±15°)。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及弧形角膜切开术使用Lensx平台。观察患者总体和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前及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的变化及分布情况。使用配对样本 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总体及各亚组术前、术后的散光差异;使用独立样本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顺规散光组及逆规散光组的差异;散光变化的分析采用Alpins矢量分析法。 结果::纳入的89例(89眼)患者中,顺规散光组38例,逆规散光组44例,斜轴散光组7例。所有患者角膜水平径为(11.48±0.57)mm,垂直径为(10.66±0.60)mm。患者总体术后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相比术前有显著改善( Z=8.01、-7.49, P<0.001)。总体术前角膜散光为(1.28±0.33)D,术后3个月残余散光(0.67±0.37)D,散光矫正量为(0.61±0.33)D。顺规及逆规散光组角膜散光矫正量分别为(0.48±0.27)D、(0.74±0.34)D。总体及顺规、逆规散光组术后平坦轴角膜曲率均有明显升高,而陡峭轴角膜曲率则出现明显下降。矢量分析法显示总体散光矫正指数为0.63±0.30,平坦指数为0.58±0.30,成功指数为0.51±0.25,误差角为-1.83°±12.59°。逆规散光组矫正效果最佳,矫正指数为0.81±0.25,平坦指数为0.75±0.26,成功指数为0.40±0.24;顺规散光组次之,矫正指数为0.42±0.21,平坦指数为0.39±0.21,成功指数为0.63±0.21。 结论::白内障术中FSAK矫正术前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同的弧形切口设计方式在逆规散光中取得了更好的疗效,角膜直径可能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中开放性与非开放性角膜松解术矫正散光效果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对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联合角膜散光松解术(FSAK)中对FSAK切口表面进行手动开放与不开放对于中低度角膜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到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眼科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连续病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决定手术方式,观察组为开放性FSAK,对照组为非开放性FSAK。两组患者均在LensAR飞秒激光手术平台下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观察组对FSAK切口的角膜上皮进行手动开放,对照组不作手动开放。术后3个月行Pentacam HR角膜地形图检查。检查所有术眼的目标散光矫正量、术源性散光、残余散光、矫正指数、角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独立样本 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分类变量使用卡方检验。 结果:纳入患者51例(61只眼),其中观察组27例(31只眼),对照组24例(30只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平均随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目标散光矫正量分别为1.10(0.80,1.50)和1.30(0.98,1.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729, P=0.084);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源性散光分别为0.70(0.59,1.25)和0.42(0.20,0.66)D( Z=-3.571, P<0.001),残余散光分别为(0.51±0.31)和(1.21±0.44)D( t=-7.238, P<0.001),矫正指数分别为0.78±0.32和0.38±0.25( t=5.386,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角度误差分别为-1.08°±10.76°和5.93°±4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09, P=0.422)。 结论:开放性FSAK对比非开放性FSAK可以取得更好的散光矫正效果和更小的术后残余散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与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数散光的远期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及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矫正白内障合并低度数散光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苏州大学理想眼科医院接受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共53例(53只眼),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B两组。A组27例(27只眼),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FLACS)联合弧形角膜切开术,术中植入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LS-313MF30);B组26例(26只眼),行FLACS联合散光矫正型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状体(LS-313MF30T)植入术。收集患者术前裸眼远视力(UDVA),总高阶像差(HOAs),角膜散光;术后UDVA、裸眼近视力(UNVA),残余散光,总高阶像差及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调查问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DVA: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UNVA:术后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残余散光:术后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年,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HOAs:B组在术后各时间点均小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1年,B组患者脱镜率96.15%(25/26)高于A组74.07%(20/27),眩光、光晕发生率7.69%(2/26)低于A组29.62%(8/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及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均能有效矫正白内障术前低度数散光,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远期效果优于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且视觉质量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关于《飞秒激光角膜弧形切开术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一文的更正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刊2024年第60卷第2期发表的《飞秒激光角膜弧形切开术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一文中,作者单位第1项应为“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 518020”,特此更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飞秒激光角膜弧形切开术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飞秒激光角膜弧形切开术是一种有效、长期稳定且安全的散光矫正手术,在白内障手术以及合并角膜散光矫正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除了在白内障手术的关键步骤中得到应用外,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引入飞秒激光技术提高了角膜弧形切开术的切口参数精确度,降低了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为矫正白内障患者术前低至中度散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其效果依赖于更准确地获取切口参数和更完善的手术规划。本文对飞秒激光角膜弧形切开术的矫正效果、局限性和术前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导航下弧形角膜切开术后角膜散光变化的初期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导航下弧形角膜切开术后角膜散光变化以及提高术后裸眼视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干预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连续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南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拟行白内障摘除手术且角膜散光度数≥0.75 D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根据术前角膜散光度数分A组(0.75~1.24 D)、B组(1.25~1.74 D)、C组(≥1.75 D)3个亚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Callisto Eye导航引导下的弧形角膜切开术,弧形切口的深度和弧长A、B、C 3个亚组分别为0.50 mm、50°;0.50 mm、70°;0.55 mm、80°.对照组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3个月患者角膜散光度数及裸眼视力等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结果 共纳入108例(108只眼)患者,男性46例,女性62例;就诊年龄(68±11)岁.试验组76例(76只眼)(A组38例、B组18例、C组20例),对照组32例(32只眼),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术前视力及散光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前、术后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数分别为(1.54±0.90)D和0.62(0.36~0.95)D,散光矫正量为(1.15±0.58)D,矫正指数为0.97±0.20,平坦指数为0.61±0.31,轴向偏差为9.55°±5.22°,成功指数为0.51±0.36.试验组中C组散光矫正的准确性最高:轴线偏差最小(8.07°±3.13°),平坦指数最高(0.72±0.31);B组次之;最后是A组(轴线偏差10.27°±6.47°,平坦指数为0.42±0.30).术后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为0.15±0.12,对照组为0.24±0.1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9,P<0.01).入组患者中未出现角膜穿透、切口愈合不良、角膜水肿、黄斑囊样水肿等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导航引导下的弧形角膜切开术对角膜散光的矫正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预测性,对提高白内障摘除术后裸眼视力有效,是较为有效和安全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对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矫正效果.方法 选取33例(36眼)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0.75 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来矫正角膜散光.术前测患者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散光.行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弧形切口直径为9 mm,深度为90%.术后3个月时复查患者角膜散光、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并用Alpins矢量分析法进行散光分析,主要观察以下矢量数据,即目标诱导散光向量、手术诱导散光向量、差异向量和矫正指数.结果 术前患者角膜散光为(1.16±0.35)D,术后3个月下降到(0.54±0.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裸眼远视力为0.81±0.42,术后3个月提高到0.26±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最佳矫正远视力为0.76±0.30,术后3个月提高到0.09±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术前术后角膜散光的变化进行矢量分析显示,目标诱导散光向量为0.80~2.20(1.16±0.35)D,手术诱导散光向量为0.40~1.80(1.07±0.40)D,差异向量为0.20~1.00(0.54±0.22)D.矫正指数为0.89±0.35,理想值为1,提示总体为少许欠矫.大部分患眼(32眼)角度误差在15°范围内.成功指数平均值为0.47,提示还残留部分散光未得到矫正.通过公式计算可以得到散光矫正的成功率为53.0%.变平效果平均值为0.94,变平指数平均值为0.83.结论 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能有效矫正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患者的角膜散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激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调查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激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方法 调查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8例(678眼).术中使用Alcon LenSx飞秒激光行晶状体前囊膜切开、预劈核、透明角膜切口以及部分弧形角膜松解切口,随后按标准方法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与激光相关的并发症并用Adobe Photoshop CC 2017进行量化分析,同时探讨上述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激光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前囊膜切开不完整为6.34%、前囊膜撕裂为2.65%、劈核不完整为1.03%、角膜切口分离不全为6.49%、角膜切口靠内为25.81%、角膜切口倾斜为2.21%、弧形角膜松解切口偏中心为4.92%、负压环脱失为0.59%、结膜下出血为31.12%及瞳孔缩小为7.23%.以上对应并发症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分别为:眼位偏斜占41.86%、前囊膜切开不完整占55.56%、Ⅳ度硬核白内障占42.86%、老年环占45.45%、眼位偏斜占50.28%、眼位偏斜占53.33%、眼位偏斜占44.44%、患者配合不佳占100.00%、高负压占100.00%及前囊膜切口与虹膜太接近占63.27%.结论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虽然精准、微创,但仍然有部分患眼因各种原因而出现激光相关的并发症,眼科手术医师应关注这些并发症的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Pix2 Pix网络的术后角膜地形图生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索使用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生成对抗网络预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中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后角膜地形图.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取2018-03/2020-03山西省眼科医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中行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患者87例105眼.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角膜地形图210张分为训练集(180张)、测试集(30张)用于模型训练和测试.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Alpins散光矢量分析,比较不同注意力机制下术后角膜地形图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基于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网络可以预测术后角膜地形图,其中基于Self-Attention注意力机制的模型预测效果最好,PSNR和SSIM达到了16.048、0.7661.真实的和生成的角膜地形图在3mm和5mm环上的误差矢量,误差矢量轴位,术源性散光和矫正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Self-Attention注意力机制和Pix2Pix网络可以对术后角膜地形图做到良好的预测,可以为眼科临床医生的手术规划和术后效果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