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和文献资料,筛选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和靶点;使用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对应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当归补血汤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网络和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Bio GPS数据库获取关键靶点组织分布信息;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获取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21个,有效靶点181个,与疾病交集靶点93个。其核心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AKT1、TNF、IL6、IL-1β、VEGFA。富集结果显示,主要作用通路为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核心靶点大多分布于髓细胞、树突状细胞、平滑肌、前列腺、甲状腺等组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芒柄花黄素与IL-1β结合效果较好,槲皮素分别与IL-1β和TNF紧密结合,异鼠李素与IL-1β结合效果较优。结论:当归补血汤通过血流动力学、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反应、细胞凋亡等多个环节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发挥“异病同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当归补血汤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筛选当归补血汤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主要活性成分,预测其关键作用靶点及信号通路,建立多层次网络结构,全面揭示当归补血汤多成分、多靶点改善本病的协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TCMSP获得当归补血汤组成药物的主要成分,结合文献补充完善。将化合物作用的蛋白质靶点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进行规范。借助TTD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疾病靶点。筛选当归补血汤有效成分和疾病共同靶点,利用STRING 11.0数据库进行PPI网络分析,构建有效成分-疾病靶点PPI网络。借助Metascape对候选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将富集结果可视化。利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探究核心靶点与活性成分的相互作用,将结果导入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当归补血汤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中药活性成分共22个,潜在作用靶点294个,疾病作用靶点3 301个,中药与疾病共同靶点210个;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及分子对接得到核心靶点,前5个分别为ESR1、MAPK1、RELA、AKT1、PIK3R1;GO功能富集到2 430个生物过程、125个细胞组分和217个分子功能,主要涉及对无机物质的反应、膜筏、微膜区、转录因子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通路385条,其中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为主要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当归中β-谷甾醇与HSP90AA1、黄芪中芒柄花素与RELA等结合性能较好。结论:当归补血汤通过槲皮素、芒柄花素、β-谷甾醇等多种有效成分,调节ESR1、MAPK1、RELA、AKT1等核心靶点,干预PI3K-AKT等相关信号通路改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0对用药频次与性味、归经分布进行分析,基于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方法对配伍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专利113个,包括中药201味,其中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用药药性以寒、温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多为肝、肺、肾经。常用药对6对,聚类分析得出4类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中药组合为生地黄、三七、当归、灵芝、黄芪、丹参、枸杞子、蕤仁、菟丝子。结论:治疗DR专利复方药物以甘寒、归肝经为主,用药以益气养阴、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补益肝肾为主,常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补气养血、补气止血药对,组方多以当归补血汤、四物汤等加减,酌加风药平肝明目,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江一平教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病案,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及IBM SPSS Statistics 26.0的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用用药及方剂规则进行归纳.结果:中药频次分析的前10位中药为鳖甲、丹参、柴胡、甘草、川芎、当归、三棱、莪术、陈皮、生地.气滞血瘀痰凝型的核心药对为莪术、三棱,莪术、鳖甲;肝郁脾虚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甘草,柴胡、党参;肝郁气滞型的核心药对为柴胡、香附,香附、陈皮;湿热中阻型的核心药对为茵陈、大黄,金钱草、大黄;气虚血亏型的核心药对为黄芪、当归,谷芽、麦芽.气滞血瘀痰凝型代表性处方为血府逐瘀汤类方;肝郁脾虚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芍六君汤类方和保和丸类方;肝郁气滞型代表性处方为柴胡疏肝散类方;湿热中阻型代表性处方为茵陈蒿汤类方;气虚血亏型代表性处方为当归补血汤类方、归脾汤类方和四君子汤类方.结论:江一平教授重视化瘀软坚散结、健脾养肝、清利湿热、扶正祛邪的治法治则,善用活血化瘀类、软坚散结类、清热类、补虚类、疏肝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用药网络、靶点网络和分子对接技术的中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机制探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通过整合用药网络及靶点网络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组方规律及其具体药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医学网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中提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方药并建立方药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并进行用药网络相关分析,筛选出核心药对及核心处方;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筛选出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其相关靶点、糖尿病肾病的靶点,并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 软件及相关插件构建药物-有效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疾病网络及交集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聚类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 229 篇文献,筛选出 172 首方剂,涉及 379 味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方药中的高频药物药性多平、寒、微寒、温,药味多辛、甘、苦.常用配伍是丹参与黄芪、泽泻与茯苓、当归与黄芪.用药网络分析得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为六味地黄汤合当归补血汤加丹参、金樱子、芡实.核心处方的关键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泽泻醇B、芒柄花素等,核心靶点为细胞骨架肌动蛋白(ACTB)、Janus激酶 2(JAK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1)、白细胞介素-4(IL-4)等关键蛋白靶点,可能参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JAK2-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网络药理学所预测的核心靶点中的JAK2、ICAM-1、VCAM1、IL-4 与关键活性成分稳定结合.结论:中医药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处方可通过多个活性成分,作用于多靶点、多通路发挥疗效,可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肾病药物的应用及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专利数据库筛选有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国家专利中药复方,利用Excel、R4.3.1、Cytoscape3.9.1等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75首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涉及中药411种,药物总频次4 115次.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高频中药有牛膝、当归、甘草等,药物以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药多见.药性以温性多见,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多归于肝经.关联规则得到乳香-没药、黄芪-当归、杜仲-牛膝等34对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狗脊-杜仲-甘草、川芎-白芍-熟地黄等6首新处方.因子分析得到川芎-乳香-没药-红花、桂枝-防风-细辛等7个因子组合.复杂网络发现核心药物组合涵盖补肾强督治偻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牛膝、当归、甘草等药物,以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为常用治法,临床多用补肾强督治偻汤、独活寄生汤、当归补血汤加减方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归补血汤联合八段锦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当归补血汤联合八段锦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预后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龙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30例确诊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当归补血汤联合八段锦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情况、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7.424,P1<0.001,t2=4.202,P2<0.001,t3=6.843,P3<0.001);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4=7.462,P4<0.001,t5=6.673,P5<0.001,t6=4.560,P6<0.001);血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7=4.817,P7<0.001,t8=6.049,P8<0.001,t9=6.694,P9<0.001).结论 当归补血汤联合八段锦治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将药物组成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的数据挖掘板块对药物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复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76首,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黄芪、丹参、枸杞子、生地黄、三七、山药、葛根、菊花等.涉及药物药性以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主要有4类,分别为益气活血类、滋补肝肾类、活血化瘀类和益气养阴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R的类方有"枸杞子、菟丝子、菊花、车前子、川芎、密蒙花、女贞子""当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白术"等.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DR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肝脾肾同调,气血水并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佐以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治法,常用当归补血汤、增液汤、二至丸、驻景丸、杞菊地黄丸、四物五子丸、五苓散、生蒲黄汤等方剂加减,可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律态和稳"视阈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思路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4/7/6
基于天人同律思想,结合阴平阳秘之稳态医学观,提出"律态和稳"观点.认为"律态失稳"贯穿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涵盖节律失衡(近视高危期)、气血失衡(近视前期)、筋膜失衡(低度近视)、精血失衡(高度近视)4个方面.治疗当以"调律和态"为要,使阴平阳秘,目系得养.近视高危期强调通过调整睡眠、增加户外活动以顺时调律;近视前期可增加中医适宜技术如揿针等调和气血;低度近视期当以揿针、耳穴压丸等中医适宜技术为主,辅以当归补血汤加减以柔筋通络;高度近视期应既病防变,注重补益精血,可予驻景丸或四物五子汤加减,以恢复目与全身之稳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发为血之余"辨治休止期脱发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7/6
休止期脱发是常见的脱发类型之一,多诱因明确,西医治疗疗效有限.中医学认为"发为血之余",休止期脱发与阴血失调密切相关.其病机有二,一为脾弱气虚导致的脾不统血,气不摄血,致血不循经而脱发;二为脾虚生化乏源,肾虚精亏血少,致阴血亏虚而脱发.治疗以健脾益气、填精养血、固发防脱为法,佐以固涩止血之品,方用当归补血汤加味,可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