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产妇母乳喂养社会支持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产妇母乳喂养社会支持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承德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5例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社会支持水平调查,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LASSO回归进行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和筛选.结果 产妇母乳喂养社会支持量表总得分为52.00(9.00)分.LASSO回归显示:当lambda(A)值为0.1177时,误差最小,对应的影响因素数目为10个,重要性排序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母乳喂养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依次是:社区宣传母乳喂养的方式、是否重返工作岗位、就业状态、夜间是否哺乳、喂养方式(P<0.05).结论 产妇母乳喂养社会支持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可根据产妇母乳喂养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产妇出院准备度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高出院准备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7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银川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的41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妇一般资料问卷、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产妇出院准备度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随机森林模型分析产妇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为133.00(116.00,148.00)分,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为129.00(119.00,137.00)分.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婚龄、住院时间、孕次、产次、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及参加孕妇学校或课程的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自身状况、疾病知识和出院后应对能力与情感反应无相关性外,产妇出院准备度量表及各维度评分与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及其余维度评分呈负相关(P<0.01).住院时间、产次、分娩方式、喂养方式、参加孕妇学校或课程、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可解释出院准备度22.9%的变异.随机森林模型对各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功能评定量表总分、产次、喂养方式、参加孕妇学校或课程、住院时间及分娩方式.结论 产妇出院准备度处于中上水平,在临床工作中应将家庭功能评估纳入出院准备教育中,制订适合家庭需要的提高出院准备度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Logistic回归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Logistic回归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LNM)的预测模型,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PTC患者156例,依据是否发生颈部LNM分为非转移组65例和转移组91例,比较两组超声、基因检测及临床检查结果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TC颈部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和随机森林算法分别构建PTC颈部LNM的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年龄、结节最大径、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以及甲状腺外浸润(ETE)、BRAFV600E基因突变、微钙化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微钙化、结节最大径、ETE、年龄、TgAb水平、BRAFV600E基因突变均为PTC颈部LNM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PTC颈部LN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3;随机森林模型显示,树的数目为272时错误率最低,模型预测PTC颈部LNM的相对重要预测因子排序依次为TgAb水平、BRAFV600E基因突变、微钙化、年龄、ETE、结节最大径,其预测PTC颈部LNM的AUC为0.856,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Z=2.812,P=0.005).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PTC颈部LNM预测模型的诊断效能高于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的预测模型,临床医师可根据PTC患者颈部LNM的随机森林重要性排序制定合适的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现状及培训需求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现状及早产儿体位管理培训需求。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3—4月选取山东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7名N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问卷和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培训需求问卷对护士进行线上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7份,回收有效问卷201份,有效回收率为97.10%(201/207)。结果:201名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及知信行总分别为(59.12±7.82)、(33.10±3.09)、(54.92±7.36)、(147.14±15.1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CU护士工作医院性质、是否接受过相关培训、认为参加相关培训的重要性是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 P<0.05)。78.11%(157/201)的NICU护士的接受过早产儿体位管理培训,98.01%(197/201)的NICU护士表示愿意接受早产儿体位管理培训,91.04%(183/201)的NICU护士认为参加早产儿体位管理培训非常重要。NICU护士认为影响早产儿体位管理质量的最主要阻碍因素是缺少相关知识;最希望接受的培训内容是不同体位对早产儿的影响。 结论: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知信行整体水平较高,管理者应加强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相关培训,提高NICU护士早产儿体位管理能力,促进早产儿护理水平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症监护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4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综合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诊断为切口感染的患者117例,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及相关治疗情况、分泌物培养病原菌类型。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分析各变量的重要性,计算变量的权重以及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 Ⅱ, APACHEⅡ)、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itric peptide, NT-pro-BNP)、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CRRT天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天数、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天数、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感染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odds ratio, OR=1.112,95% confidential interval, CI:1.009~1.225, P<0.05)、PT( OR=1.348,95% CI:1.078~ 1.686, P<0.05)、CRRT天数( OR=1.358,95% CI:1.109~1.663, P<0.05)、MDROS感染( OR=3.794,95% CI:1.084~13.281, P<0.05)是切口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ROC曲线结果示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当APACHEⅡ评分为16.5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5%和65.9%,能较好地预测ICU切口感染患者的死亡结局。APACHEⅡ评分越高、PT值越大、CRRT治疗时间越长、MDROS感染提示患者预后越差,当APACHEⅡ评分>16.5分,CRRT天数>7.5 d,PT>17.05 s,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时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采用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分析各变量的重要性,显示多重耐药菌感染(权重0.389)、APACHE Ⅱ评分(权重0.228)、PT值(权重0.100)、CRRT天数(权重0.283),模型准确率85.0%,ROC拟合曲线下面积85%。 结论:APACHEⅡ评分、PT延长、CRRT天数、多重耐药菌感染是影响ICU手术部位切口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这类高危人群应该早期识别并采取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调查和分析入选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和自我效能感,并采用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采用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总平均分为(102.84±15.32)分,整体处于中低下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孕前是否有要孩子准备、丈夫对母乳喂养态度、围生期是否与丈夫同住、预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等均为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相关影响因素( P<0.05);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丈夫对母乳喂养态度均为影响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 P<0.05)。 结论: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及丈夫对母乳喂养态度是影响阴道分娩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初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同时,应注重对影响其自我效能的因素进行针对性措施,制定符合其个体化和差异化的护理措施,充分利用家庭成员的影响,使其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促进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提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人跌倒及跌伤常见11个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既往文献报道的11个常见老年人跌倒及跌伤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方法:数据来自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2、3、4、5和7年随访数据。拟合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与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11个影响因素与跌倒及跌伤的相关性,采用 β^绝对值比较11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结果:5次随访分别纳入9 279、6 153、4 142、4 148及3 583名老年人,其中随访2、3、4、5和7年的跌倒累计发生率分别为19.4%(95% CI:18.6%~20.2%)、22.1%(95% CI:21.0%~23.1%)、31.9%(95% CI:30.4%~33.3%)、35.1%(95% CI:33.6%~36.5%)和43.2%(95% CI:41.6%~44.8%),5次随访对应的跌伤累计发生率分别为8.4%(95% CI:7.8%~8.9%)、9.4%(95% CI:8.7%~10.1%)、15.1%(95% CI:14.0%~16.2%)、16.2%(95% CI:15.1%~17.3%)及22.0%(95% CI:20.6%~23.3%)。跌倒与跌伤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及负二项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1个因素中仅性别、跌倒史、是否具有抑郁症状在5次随访中为我国老年人跌倒和跌伤的共同危险因素(均 P<0.05);跌倒史的 β^绝对值在所有模型中均排在首位,性别除5年跌伤模型外均排在第二位。 结论:既往文献报道的11个跌倒及跌伤的影响因素在我国老年人的2、3、4、5和7年随访中,仅性别、跌倒史、是否具有抑郁症状被识别为共性危险因素。跌倒史和性别对我国老年人跌倒及跌伤发生的相对重要性较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表观遗传修饰与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类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表观遗传修饰主要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小型非编码RNA调控等之间繁杂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和表达。表观遗传调控介导了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大脑适应环境应激的主要机制,其对神经发育、神经干细胞命运的决定和神经系统生理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异常的表观遗传修饰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神经分裂症和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综述了表观基因组学在神经科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类疾病的重要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多学科决策模式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运动能力下降(失动)是一种增龄相关的老年综合征,受衰老、共病、营养状况、慢性疼痛、心理和社会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增加老年人压疮、静脉血栓、便秘、衰弱、失能、跌倒及死亡等不良事件的风险。早期识别运动能力下降并积极予以个体化的综合管理对维持老年人的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防治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且缺乏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本共识专家组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整合了国内外运动能力下降相关内容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指南和共识推荐意见,经过反复探讨论证,从筛查、评估、干预和综合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20条推荐意见,强调了“筛查-综合评估-多重干预-联合管理”的多学科决策模式,旨在为老年人运动能力下降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指导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危妊娠护理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危妊娠可能导致难产及或危及母婴者。与正常妊娠孕妇相比,高危妊娠孕妇具有更高危险性,增加了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对母婴预后或其家庭均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相关研究可针对性开展临床护理,以此改善母婴预后。分析高危妊娠发生因素,能够积极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取得良好预后尤为关键。高危妊娠护理应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综合分析各因素风险,并权衡实施相关护理的利弊关系,体现干预的临床价值。本文从高危妊娠发生因素及发生特点、护理重要性及护理现状等角度对高危妊娠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