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颅内压和血脑屏障指数评估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颅内压和血脑屏障指数评估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 年 2 月至 2021 年 9 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 78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手术,观察组实施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颅内压变化、血脑屏障指数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相对于手术结束时,术后 24 h观察组和对照组颅内压均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及术后 24 h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血脑屏障指数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水平与血脑屏障指数,疗效佳,且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可作为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首选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智能化、精准化、微创化是未来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也是社会发展对脊柱外科提出的要求,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应运而生。现阶段脊柱机器人手术系统主要应用于辅助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应用场景单一。本文对脊柱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优势和局限性、脊柱机器人辅助置钉的精准性和安全性、应用脊柱机器人的关键技术、X线辐射暴露、学习曲线和成本收益分析、脊柱机器人拓展应用和未来技术进行综述。未来机器人辅助自主置钉、椎板切除减压、肿瘤活组织检查及切除、对骨质疏松患者智能规划置钉、软组织识别和反馈及微创手术通道建立是对机器人辅助脊柱外科手术的更高要求。脊柱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在颈椎、脊柱骨盆固定、脊柱肿瘤、脊柱畸形手术等方面发挥其精准、稳定、微创的优势,同时提高手术效率和成本收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O"型臂导航下小切口磨钻刮除治疗骨样骨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O"型臂导航下小切口磨钻刮除治疗骨样骨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采用"O"型臂导航下磨钻刮除治疗的骨样骨瘤患者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18.4±10.9)岁(范围2~44岁);病程1周~3年,平均14.2个月。病灶部位:股骨近端6例,股骨远端3例,胫骨近端4例,胫骨远端1例,腓骨近端2例,肱骨远近端各1例。术中应用"O"型臂导航确定病灶部位,通过1~4 cm小切口剥离肌肉软组织至骨面,放置通道拉钩,将磨钻注册为导航识别设备,逐步磨除瘤巢表面骨质,以刮匙刮除瘤巢送病理学检查;根据导航图像用磨钻扩大磨除病灶,结束前再次"O"型臂X射线机扫描确认磨除范围。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手术前后行CT病灶扫描,进行影像学对比病灶是否有残留或复发。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作为临床疗效评定参数。结果:18例手术时间40~175 min,平均89.3 min,其中建立导航图像所需时间为(18.0±4.1)min(范围13~22 min)。手术切口长为(2.7±1.1)cm(范围1~4 cm)。所有患者均达到病灶完全刮除,术后病理全部证实为骨样骨瘤。全部病例随访6~15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24 h患者均自主下地活动,术后第3至7天疼痛性质和症状明显减轻,术后3个月疼痛基本消失。18例术前VAS为(5.33±1.24)分,术后第3天为(2.79±1.32)分,术后第7天为(1.86±1.21)分,术后1个月为(0.86±0.93)分,术后3个月为(0.33±0.48)分,术后6个月为(0.09±0.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8.50, P<0.001)。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治疗成功率(症状缓解无复发,影像学病灶无残余无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为100%。 结论:"O"型臂导航下小切口磨钻刮除治疗骨样骨瘤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而高效的技术手段,术中精确定位及磨除范围大于瘤巢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1.5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治疗<1.5 cm肾下盏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5例<1.5 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IRS组和mini-PCNL组。其中RIRS组51例,mini-PCNL组44例。RIRS组与mini-PCNL组患者年龄[(48.2±11.4)岁与(46.4±14.1)岁]、体质量指数[(21.9±2.4) kg/m 2与(20.7±3.2)kg/m 2]、性别[男/女:37/14例与24/20例]、结石CT值[(746.42±164.24)HU与(858.62±148.72)HU]、肌酐[(71.3±21.6)μmol/L与(63.5±20.3)μmol/L]、结石位置(左/右:26/25例与23/21例)、结石长径[(10.5±2.1)mm与(12.5±2.4)mm]、肾盂肾下盏漏斗夹角[(43.32±9.42) °与(43.82±10.34) °]、肾下盏漏斗部长度[(24.92±4.85)mm与(24.37±5.26)mm]及肾下盏漏斗部宽度[(9.26±3.04)mm与(9.46±2.94)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RIRS组较mini-PCNL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更低[(1.53±0.92)g/L与(4.54±2.46) g/L, P<0.05],术后住院时间更短[(2.52±0.94)d与(4.51±1.25)d, 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更低[(2.43±0.92)与(3.24±0.76), P<0.05]。mini-PCNL组较RIRS组手术时间更短[(42.32±13.28) min与(54.24±14.43) min, P<0.05]。RIRS组和mini-PCN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9%(3/51)与11.4%(5/44), P>0.05]、术后血肌酐[(71.3±21.6)μmol/L与(63.5±20.3)μmol/L, 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5.46±10.28)h与(32.43±9.25)h, P>0.05]和结石清除率[92.2%(47/51)与97.7%(43/44), 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RIRS和mini-PCNL治疗<1.5 cm肾下盏结石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石清除率均较高,均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RIRS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疼痛程度更低,术后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顺行多镜联合治疗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和疗效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顺行多镜联合微创方式治疗移植肾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长庚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4例移植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47.3±11.1)岁。3例合并高尿酸血症,4例合并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移植手术史分别为≥10年3例,3~5年4例,2年3例,1年3例,4个月1例。3例有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手术史,因输尿管迂曲严重致置鞘或上镜失败而终止手术;2例因结石梗阻积水行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术。7例术前血肌酐正常,4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91~139μmol/L;3例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肾衰竭期,血肌酐分别为292、544、708μmol/L。术前血红蛋白平均为117.5 g/L。3例为部分鹿角形结石,4例为肾盏或肾盂单发结石,2例为肾盂或肾盏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为肾盂或肾盏多发结石。结石大小:1例上盏单发结石0.7 cm,3例下盏结石分别为1.5、1.6、2.0 cm,1例肾盂结石1.5 cm,2例中上盏结石分别为2.8、3.1 cm,2例中下盏结石分别为1.5、3.2 cm,3例中上盏及肾盂结石分别为2.2、2.5、2.6 cm,2例肾盂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肾盂结石分别为1.3 cm和1.7 cm,输尿管结石分别为0.7 cm和0.5 cm。术前尿常规检查示9例有尿路感染,其中5例尿培养阳性,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好转后手术。14例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建立皮肾通道的顺行多镜联合微创治疗,根据结石大小和分布情况采用单通道或不同大小口径的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相结合,辅以顺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的联合方式。共7种术式:单一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S-PCNL)2例,结石大小分别为2.2 cm和2.6 cm;单一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2例,结石大小均为1.5 cm;单一针状肾镜碎石术(Needle-perc)1例,结石大小0.7 cm;S-PCNL联合M-PCNL 2例,结石大小分别为2.8 cm和3.1 cm;S-PCNL联合Needle-perc 3例,结石大小分别为2.0、2.5、3.2 cm;M-PCNL联合Needle-perc 2例,结石大小分别为1.5 cm和1.6 cm;S-PCNL联合顺行FURS 2例,肾结石大小分别为1.3 cm和1.7 cm,合并输尿管结石大小分别为0.5 cm和0.7 cm。记录手术时间、血肌酐和血红蛋白变化值、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本研究14例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术后KUB检查发现1例肾下盏0.6 cm残石,行二期手术经原通道顺行FURS清石。其余13例一期完全清除结石。平均手术时间(68.2±21.6)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2±1.3)d。术后2例血肌酐轻度升高,升高值平均(12.6±0.3)μmol/L;3例显著下降,下降值平均(329.6±216.6)μmol/L;余9例无明显波动,变化范围均<10μmol/L,其中5例升高均值为(5.4±0.7)μmol/L,4例下降均值为(3.7±0.4)μmol/L。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均值为(9.3±4.1)g/L。2例术后发热,经对症、抗炎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均未发生输血、腹腔脏器损伤和尿源性脓毒症等并发症。结论:对于移植肾上尿路结石患者,根据个体差异采用单通道PCNL、不同大小口径的多通道PCNL以及顺行FURS的单一或联合方式进行手术,能有效减少肾功能损伤,结石清除效果好,术后并发症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创髂板间虚拟螺钉固定髋臼后柱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微创髂板间虚拟螺钉置钉方法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并比较置钉解剖学参数的性别差异。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厦门市第三医院因体检或外伤等原因而行骨盆CT扫描的80例正常骨盆CT数据。男40例,女40例;年龄(45.0±12.4)岁。通过3D建模与设计软件规划微创髂板间虚拟螺钉并测量入钉点、螺钉长度、螺钉直径、螺钉与骨盆冠状面夹角、螺钉与骨盆矢状面夹角、螺钉与坐骨大切迹前缘骨嵴线 ε夹角及骨性通道体积等,比较以上数据的性别差异。 结果:微创髂板间螺钉入钉点在髂前上棘与髂结节之间,方向朝向坐骨棘和坐骨小切迹之间的区域。螺钉长度为(139.64±8.46)mm,直径为(8.95±1.16)mm,骨性通道体积为(51.91±10.77)cm 3。男性微创髂板间螺钉长度[(144.34±7.58)mm]、直径[(9.50±0.98)mm]、螺钉与骨盆矢状面夹角(31.14°±2.74°)、骨性通道体积[(57.82±8.82)cm 3]显著大于女性[(134.95±6.48)mm、(8.40±1.07)mm、26.72°±2.74°、(46.01±9.22)cm 3],螺钉与骨盆冠状面夹角(35.74°±3.85°)、与坐骨大切迹前缘骨嵴线 ε夹角(11.96°±4.57°)显著小于女性(36.89°±2.96°、14.17°±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微创髂板间螺钉固定为治疗髋臼后柱骨折提供了一种新的固定方式,其既可以经皮微创置入,也能顺行置入。男性螺钉的长度、直径、骨性通道体积及与骨盆矢状面夹角均大于女性,螺钉与骨盆冠状面夹角小于女性,置钉时应根据性别不同调整髂板间螺钉与骨盆矢状面、冠状面的角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计算机3D-Slicer软件系统实施微创穿刺置管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探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3D-Slicer软件系统实施微创穿刺置管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50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3D-Slicer组(175)和CT组(175例),分别采用3D-Slicer软件系统辅助下微创穿刺置管术及CT定位下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血肿清除率、实验室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预后。结果:3D-Slicer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CT组[(81.42 ± 12.33)ml比(101.54 ± 11.71)ml、(15.67 ± 3.71)d比(17.22 ± 3.52)d],一次性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成功率高于CT组[100.00%(175/175)比81.14%(142/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 34.26, P<0.05)。3D-Slicer组术后1、3、7 d的血肿清除率均高于CT组[(87.93 ± 8.54)%比(66.43 ± 7.99)%、(92.48 ± 10.31)%比(89.52 ± 11.74)%、(96.37 ± 10.22)%比(94.30 ± 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7 d,3D-Slicer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高于CT组[(121.36 ± 10.59)U/L比(109.14 ± 9.05)U/L、(92.80 ± 8.63)μg/L比(81.45 ± 9.11)μg/L、(24.64 ± 5.43)U/L比(20.84 ± 3.47)U/L],MDA水平低于CT组[(4.42 ± 0.57)μmol/L比(5.19 ± 0.5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3D-Slicer组预后良好率高于CT组[73.71%(129/175)比62.29%(199/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 2 = 5.25, P<0.05)。 结论:采用基于计算机3D-Slicer软件系统实施微创穿刺置管术治疗HICH,能够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对比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和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文献,检索文献的发表时间截至2022年12月31日。提取的结局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肿完全清除率、术后血肿量、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血清氧化应激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Cochran Q检验分析文献的异质性,异质性较高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否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效应值合并。 结果:共纳入25篇文献,其中19篇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6篇为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文献,共计2 007例患者,其中1 002例行硬通道微创手术,1 005例行软通道微创手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患者比较,软通道微创手术患者术后NIHSS评分更低( MD=4.05,95% CI:2.91~5.18, P<0.001),血肿完全清除率更低( OR=1.83,95% CI:1.08~3.11, P=0.020),术后CRP更低( MD=15.88,95% CI:12.33~19.53, P<0.001),血清SOD更高( MD=-4.21,95% CI:-5.23~-3.19, P<0.001),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OR=2.00,95% CI:1.08~3.69, P=0.030);而两种术式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和血肿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手术术后总有效率相近,而软通道微创手术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大型肾结石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症的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大型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用于指导临床诊断尿源性脓毒症。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诊断的188例大型肾结石(结石长径≥25 mm)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单通道钬激光mPCNL进行治疗。术后7 d,根据欧洲泌尿外科学会指南关于尿源性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8例)和无脓毒症组(160例)。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尿源性脓毒症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模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组的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尿亚硝酸盐阳性率、相邻肾盏内结石阳性率、结石最大横截面积、肾积水直径、尿细菌培养阳性率和手术时间均较无脓毒症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白细胞计数、尿亚硝酸盐阳性、相邻肾盏内结石阳性、结石最大横截面积和肾积水直径均是mPCNL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01)。R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总分220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预测尿源性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95% CI:0.810~0.923)。绘制校准曲线显示模型评估与实际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大型肾结石患者行mPCNL术后有一定的尿源性脓毒症发生风险,其中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尿亚硝酸盐阳性、相邻肾盏内结石阳性、结石最大横截面积和肾积水直径是影响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操作简单、可视化强的列线图模型对指导临床预测尿源性脓毒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经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台州市中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经硬通道微创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软通道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术前和术后7 d颅内血肿量变化,术前和术后7 d血清IL-18、VEGF、CRP和TNF-α水平变化,术前和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0.73%)(χ 2=6.609, P<0.05);观察组术后7 d颅内血肿量(4.03±1.10)mL,低于对照组的(7.17±1.36)mL( t=11.495, P<0.05);观察组术后7d血清IL-18(123.74±10.27)ng/L、VEGF(113.28±12.10)ng/L、CRP(17.83±3.20)mg/L、TNF-α(0.65±0.12)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50.38±13.21)ng/L、(141.63±16.87)ng/L、(29.96±4.53)mg/L、(1.09±0.17)ng/L( t=11.638、9.101、13.831、5.569,均 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NIHSS评分(16.53±3.19)分,低于对照组的(23.43±4.65)分( t=7.824,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20%)低于对照组(34.15%)(χ 2=5.549, P<0.05)。 结论:软通道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良好,可降低血清IL-18、VEGF、CRP和TNF-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