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苏省苏中地区男男性行为者猴痘知识知晓率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2023年江苏省苏中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猴痘知识知晓情况,为制定该人群猴痘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江苏省疾控中心设计的猴痘调查表,对苏中地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 & Testing,VCT)门诊和社会组织MSM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猴痘知识知晓率的因素.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对猴痘关注程度的差异.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290份.年龄以26~50岁为主,占比65.04%(839/1 290);文化程度以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为主,占比64.26%(829/1 290).猴痘知识知晓率26.12%,完全知晓率15.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猴痘知晓率较高的相关因素包括地区为泰州市(OR=6.710,95%CI:4.309~10.447),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技校(OR=2.461,95%CI:1.270~4.769)、大学专科(OR=2.515,95%CI:1.311~4.825)、本科及以上(OR=2.253,95%CI:1.184~4.288),对于猴痘疫情及相关情况比较关注(OR=1.684,95%CI:1.188~2.387)(均P<0.05).猴痘症状、预防措施和传播途径正确率分别为30.78%、42.25%和27.75%.1 186人(91.94%)从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关注猴痘的疫情和防治知识.不同地区(x2=65.348,P<0.001)、年龄(x2=19.422,P=0.001)、文化程度(x2=31.447,P<0.001)、婚姻状况(x2x=11.162,P=0.025)、最近一次 HIV 检测结果(x2=37.793,P<0.001)、性取向(x2=39.441,P<0.001)、最近 6 个月是否与同性有过性接触(x2=29.329,P<0.001)、是否与境外人员有过性接触(x2=29.199,P<0.001)的MSM,对猴痘信息关注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苏中地区MSM猴痘知识知晓率较低,猴痘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控制措施正确率均偏低,所以后期需要在微信、微博、抖音、百度等新媒体采用投放广告、信息推送等形式开展猴痘症状和传播途径等知识的宣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都市高等学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成都市高等学校(下文简称:高校)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5年4月13日至2015年4月27日,选择成都市5所高校的850例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高校学生的年龄为18~25岁;男性学生为341例,女性为509例。根据850例高校学生参加无偿献血的次数,将其分为未参加献血组( n=428)、首次献血组( n=302)和≥2次献血组( n=120)。采用本研究自行设计的《成都市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情况调查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年级、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不再继续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获知无偿献血及血液生理知识的途径、高校内无偿献血宣传方式、鼓励无偿献血措施等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采用 χ2检验,对影响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次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本研究共收集电子调查问卷872份,剔出无效问卷后,最终纳入有效问卷850份,问卷回收率为97.5%(850/872)。②本研究3组学生的性别和年级构成比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9.28、 P<0.001, χ2=127.25、 P<0.001),其中未参加献血组的大四年级学生所占比例最低,为1.2%(5/428)( χ2=45.37、 P<0.001)。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和享受用血优惠政策为高校学生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 χ2=4.34、 P=0.037, χ2=20.70、 P<0.001);献血后身体不适、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不愉快的献血经历为导致其不再继续参加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 χ2=3.21、 P=0.049, χ2=14.19、 P<0.001, χ2=5.78、 P=0.016);电视、报纸的获知无偿献血及血液生理知识途径,微博、微信的高校内无偿献血宣传方式,以及简化用血报销流程的鼓励无偿献血措施,为影响高校学生无偿献血次数的影响因素( χ2=10.11、 P=0.006, χ2=12.08、 P=0.003, χ2=8.65、 P=0.013)。 结论:血液中心需要不断提升献血服务质量,改善高校学生的无偿献血体验,从而保留高校学生献血者。通过开展多种宣传方式,提高高校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并且建立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从而推进高校无偿献血工作,确保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男男性行为人群猴痘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现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MSM猴痘知识知晓率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对象为最近1年发生男男性行为的年龄≥18岁男性。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估计样本量为4 312人。在我国30个省份MSM社会组织协助下,2023年8月10-14日,自行设计匿名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猴痘知识知晓、旅居史和性行为等信息。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为7 725人,年龄(31.6±9.0)岁。猴痘知识知晓率为50.1%(3 872/7 725)。猴痘知识的主要获取途径是微信、微博、抖音和Blued社交软件等新媒体(88.4%,6 827/7 725),猴痘知识的期望途径主要是官方媒体报道(79.3%,6 129/7 7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SM猴痘知识知晓率较高的因素包括现住址地区为西部和东部地区、≥26岁青壮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现居住地为城镇和城乡接合部、性取向为同性恋和双性恋、最近3个月发生男男性行为频次1~5次/月、知晓HIV感染状况为阴性和阳性、最近3个月对猴痘信息关注程度为经常、偶尔和极少关注、通过新媒体和社会组织获取猴痘知识。结论:我国MSM猴痘知识知晓率较低,应重点关注低年龄组、低文化程度和性行为活跃者,借助新媒体和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精准的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上海市2 002例孕妇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妊娠早、中、晚期各期孕妇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在孕产期保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方法:2020年2月7日至2月12日期间,由上海市16个区级妇幼保健所组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助产医疗机构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连续招募前来产前检查(产检)的孕妇,由孕妇自愿完成电子问卷。数据分析采用频率、χ 2检验和赋值评分等方法。 结果:本次调查在18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7家助产医疗机构共获得有效问卷2 002份。调查发现,94.6%(1 894/2 002)的孕妇担心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被感染,14.7%(294/2 002)的孕妇认为自己需要心理减压服务;87.7%(1 756/2 002)的孕妇要求"分时段预约孕产妇避免人群聚集"。相比于孕早期和孕晚期孕妇,孕中期孕妇更希望减少产检次数(分别为35.2%、39.5%、48.1%, P<0.01);相比于经产妇,初产妇更愿意增加远程咨询和指导(分别为49.2%、63.8%, P<0.01)。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的保健知识,孕妇对"孕产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个人防护"需求最高(4.40分),且71.0%(1 421/2 002)的孕妇希望通过健康类App、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来获取相关知识。 结论:上海市的孕妇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存有担忧,且高度关注相应的防护措施;孕妇要求分时段预约产检,且希望能使用线上途径获得健康信息和保健服务。妇幼保健机构应对接孕妇需求,优化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提供相应的健康教育知识和保健服务,保障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渠道推进医院专利转化探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长期以来,我国医学相关的专利转化水平不高。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推进,我国专利等医学知识产权项目正逐年递增,医学转化也越来越受重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借助各种渠道,积极推进医院专利转化,针对如何进行专利转化、如何提升转化的成功率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旨在分析探索多渠道推广专利的可行性,并为利用新媒体形式宣传专利转化开辟新路径。方法:通过Excel软件分析"中山专利英雄帖"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平台每周浏览量数据及专利沙龙项目数据,以及近6年中山医院专利申请及转化情况,进行专利推广效果分析。结果:通过多渠道、各环节的有效推进方法尝试,近6年中山医院专利申请及转化情况也成倍增长。结论:医院将进一步探索专利申请及转化过程,构建知识产权项目管理体系,建立系统化转化服务平台,培养转化医学管理团队等,促进医院医学专利转化长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十四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2年5月27至29日,由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药源性疾病与安全用药中国论坛顺利召开。本届论坛由安徽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承办,安徽省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安徽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学会药物基因组学专业委员会、安徽省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注册参会人员754人,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论坛采用线上方式举行,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医师报直播中心、新浪新闻、今日头条、百度健康、医师报视频号、微博卫生健康、医学界呼吸频道等8个平台同步转播,直播期间点播量近44万人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微博数据的2011-2021年北京市花粉过敏暴发起止日期提取及变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新型的互联网自媒体数据分析花粉过敏暴发的起止日期及变化规律.方法 用Python程序爬取2011-2021年北京地区13 404条花粉过敏微博记录,人工筛选出1 803条有效记录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曲线拟合的二阶导数极大值点方法,提取北京地区花粉过敏暴发的起止日期及持续时间,并分析其在2011-2021年的变化趋势.结果 北京地区的花粉过敏存在春季(3-4月)和夏秋季(8-9月)两个高峰期,春季花粉过敏暴发的起始日期为每年的3月14-28日,结束日期为每年的4月12-25日;夏秋季花粉过敏暴发的起始日期为每年的6月30日至8月29日,结束日期为每年的8月7日至9月30日;北京春季和夏秋季花粉过敏暴发的起止日期及持续时间在2011-2021年无明显变化趋势.北京地区春季花粉过敏的峰值出现时间早于总花粉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而夏秋季花粉过敏和总花粉浓度的峰值出现时间同步,且北京地区花粉的致敏效应在春季远高于夏秋季.结论 本研究例证了利用自媒体数据分析花粉过敏暴发起止日期的可行性,且为北京地区花粉过敏患者提供了花粉过敏防护的参考日期,同时还提示在预测和预报花粉过敏暴发期时不仅要测量花粉总浓度,还应特别关注致敏花粉的浓度以及从医学上分析人体免疫强度的季节差异对花粉过敏症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本土疫情监测预警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以2020-2022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022年底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为例,回顾性研究互联网大数据在新发传染病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为建立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新发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机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收集2020-2022年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网络舆情数据,通过百度指数(大众版)获取四川省内新冠肺炎的百度搜索指数,利用Excel 2013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计算构成比和比值.结果 根据定制的预警主题,2020-2022年间四川省共接收新冠肺炎疫情预警信息50 896条,主要分布在成都、南充、绵阳等6个地区.三年间共有9起新冠肺炎本土疫情,网络舆情系统均发出预警信息,其中7起预警时间早于传染病监测系统.监测到全网新冠肺炎相关舆情220 295条,峰值在2020年3月,负面舆情占比逐年下降.舆情集中在微信、微博、网媒和APP,2022年微信舆情构成较2020年上升104.41%.关键词主要集中在"确诊病例""肺炎""无症状""冠状病毒"等.新冠肺炎的百度搜索指数水平在2020年度最高,资讯指数在2022年最高.四川省和成都市搜索指数均分别位于全国同级地区前十位.结论 互联网大数据监测在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期间发挥了早期监测预警作用,舆情信息特征多角度反映社会对疾病的关注重点,本研究认为互联网大数据可以作为传统传染病监测预警的重要补充渠道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医学院校高被引论文多源数据评价指标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意义 了解医学院校高被引论文在不同数据库中多源评价指标相关性,为文献资源发现、利用、评估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以2013-2023 年首都医科大学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H1 Connect、Di-mensions、ESI、Web of Science、InCites、SciVal数据库中的38 个评价指标,对代表性指标,专利、政策引用指标,浏览使用指标,相对指标,期刊指标,被引频次,Altmetric指标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论 各组相似指标具有相对较高相关性,个别指标如加权星级和微博提及数与大多数不同平台指标没有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微博平台烟草信息的主题特征及情感倾向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了解微博用户发布和公众关注的烟草信息的主题特征,并探究各类烟草信息的传播效果,为推动控烟信息的高效传播及效果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使用Python软件爬取微博用户发布的烟草信息,采用UCINE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共词矩阵分析.结果 经爬取、筛选后共获得6385条烟草信息.其中,烟草信息的关键词整体呈高异质性、广覆盖特征,其频次以"吸烟""抽烟"居多;正向情感的烟草信息关键词(68.71%)较负向情感(6.98%)多,其频次以"吸烟""二手烟"居多.结论 微博平台中烟草信息的网络生态整体较好,烟草相关内容占比较小,但具有较强的诱惑性和隐蔽性.相关部门应持续关注烟草流行词汇,并加强烟草危害和控烟法律的宣传,谨防负向情感的烟草信息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