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角膜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2024/8/10
患儿,男性,5岁5个月。患儿因右眼被猫抓伤1 d,眼结膜充血、眼痛及视物不清,于2023年8月23日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就诊。SL-40H型裂隙灯显微镜(英国KEELER公司生产)检查结果显示右眼混合充血,角膜全层裂伤。给予完善全身检查、注射狂犬疫苗,收入院。患儿既往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正常,无吸氧史,既往无眼部疾病史和其他疾病史。右眼视力指数/20 cm,左眼视力1.0;双眼眼压均为12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眼睑肿胀,结膜混合性充血,下方角膜可见弧形全层裂伤,伴有虹膜嵌顿,前房浅,瞳孔变形,晶状体混浊,其余窥不入;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清晰,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眼角膜穿通伤,右眼外伤性白内障。遂于当日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右眼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联合前房冲洗及前房成形术。术中见角膜中央全层裂伤,伤口长度约4.5 mm,伴有虹膜嵌顿于伤口且部分脱出、坏死。经专家组讨论,切除部分坏死虹膜,还纳嵌顿虹膜,在黏弹剂辅助下采用10-0尼龙线间断缝合角膜全层,达到水密状态。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术中未见晶状体皮质外溢,因此未行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给予右眼1%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爱尔兰艾尔建制药公司生产)点眼,4次/d;0.5%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华润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点眼,3次/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眼,3次/d;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兴齐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眼,1次/晚;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亿腾医药(苏州)有限公司生产]口服,0.125 g,3次/d。术后3 d患儿病情稳定,无明显眼部疼痛。右眼视力指数/40 cm,眼压正常,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裂伤口对合好,缝线无松脱,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阳性,瞳孔欠圆,直径约3 mm,颞下方虹膜部分缺损,晶状体混浊,眼底结构不清。见图1。遂嘱带药出院,定期复查。7 d后复诊,右眼视力指数/30 cm;术后20 d复诊右眼视力0.3。角膜伤口未见明显感染迹象,缝线未见松动。2023年10月3日,在角膜手术后40 d,患儿因"右眼流泪不能睁眼4 d"再次就诊。给予0.5%盐酸丙美卡因(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表面麻醉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图2A和图2B。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中央灰白色浸润灶,直径约3 mm×4 mm,位于伤口内角膜深基质层,房水闪辉阳性,未见前房积脓,SW-2100型眼部B型超声(天津市索维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检查未见后节感染迹象。考虑患儿为感染性角膜炎,细菌性感染可能性大,遂予以局部加强抗感染及促进修复治疗,给予右眼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点眼,1次/2 h;0.3%妥布霉素滴眼液(美国爱尔康公司生产)点眼,1次/2 h;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湖北远大天天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点眼,1次/晚;0.1%普拉洛芬滴眼液(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眼,4次/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2次/d。药物治疗3 d后角膜感染未见明显好转,患儿眼痛和视物不清症状未缓解。经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浸润病灶直径约4 mm×4 mm,病灶有扩大趋势,前房少量积脓,眼部B型超声检查未见后节感染迹象。为防止感染进一步加重导致眼内炎,经病例讨论,与家属交流,取得对方同意后遂于2023年10月7日急诊全身麻醉下行右眼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见图3A和3B,术中选取植床直径7.5 mm,植片直径7.75 mm。术后右眼给予0.1%他克莫司滴眼液(日本千寿制药株式会社生产)点眼,2次/d;0.1%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4次/d;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点眼,2次/d;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1次/晚;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4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点眼,1次/晚。术中所取感染角膜分别送一般细菌培养、一般真菌培养及病原微生物高通量二代测序检测与鉴定。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28℃和35℃条件下一般细菌及真菌培养均为阴性。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覆盖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10 989种细菌,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和核糖核酸病毒等5050种病毒,1179种真菌及282种寄生虫。提示为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和口炎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种阳性,检出序列5,相对丰度1.08%。真菌、病毒、寄生虫、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立克次体等均未检出。另有检出痤疮丙酸杆菌,但相对丰度0.33%较低,且为常见眼表定植菌。综合患儿被猫抓伤病史及临床表现,诊断患儿为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感染。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定期复查。治疗10个月余后,患儿右眼视力恢复至0.1,眼压12 mmHg,角膜植片透明,缝线未松脱,未见植片排斥及感染复发,内皮细胞密度1932个/mm2。见图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上海地区医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认知现状的问卷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各级医院中呼吸与非呼吸专科医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和治疗的认知现况,为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的推广提供方向和依据.方法 根据CAP诊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设计问卷,在新指南推广培训前告知参会医师通过微信二维码扫描进入电子问卷答题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1 254份,其中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的医师分别占46.1%(578人)、26.4%(331人)和27.5%(345人);呼吸专科医师占31.4%(394人),其他相关专业(含急诊科、ICU、感染科、全科、其他内科、外科)占68.6%(860人).在诊断时78.1%(979人)的医师对超过半数的CAP患者行胸部CT检查,二三级医院的医师及呼吸专科医师进行胸部CT检查的比例更高[三级医院为85.6%(495人),二级医院为80.0%(265人),一级医院为63.5%(219人),呼吸专科医师为88.0%(347人),其他相关专业为73.5%(632人)];60.3%(756人)的被调查者采用CURB-65评分评估CAP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及“感染性休克”是收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常用的标准.CAP前5位的病原微生物依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衣原体.重症肺炎血培养送检率普遍较低,三级医院为53.6%(310人),二级医院为51.1%(169人),一级医院为50.1%(173人),且各级医院送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非重症CAP的抗菌药物治疗多选择单药,重症CAP中最常用的单药方案是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用药时三级医院最多选用“碳青霉烯类和万古霉素”,一二级医院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专科医师最多为“β-内酰胺类和喹酮诺类”,非专科医师最多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一级医院及非专科医师更多将“影像学肺部阴影完全吸收”作为停用抗菌药物和出院的指征,将“体温> 39℃,一般退热药物无效”、“大片实变影”及“多叶段肺炎”等作为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指征.建议患者接种肺炎链球菌或流感疫苗的比例在二三级医院中为59.8%(198人)和58.1%(336人)、61.6%(204人)和58.3%(337人),均明显低于一级医院的74.8%(258人)和75.1%(259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在CAP诊治过程中存在胸部CT检查使用过度、重症肺炎血培养送检率低及糖皮质激素应用指征过于宽泛等问题,需要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中加大对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舨)的推广普及力度,进一步规范CAP的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妊娠期产单核李斯特菌感染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女,27岁,孕2产0,2015年9月20日以“停经36 +2周,见红1d,发热17 h,不规律腹痛14 h”为主诉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入院.患者17 h前于劳累后出现发热,体温38.2℃~38.6℃,伴寒战及轻微咽痛,14 h前出现不规律宫缩,无阴道流血、流液.查体:体温37.3℃,心率80次/min,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可及不规律宫缩20 ~ 30″/10'.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1.84×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6%;阴道分泌物行一般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培养未见异常;胎心基线150次/min,变异不佳,无明显加速,吸氧后胎心变异有所好转.诊断:妊娠36 +2周,羊膜腔感染高度可疑,胎儿窘迫不除外,予阿奇霉素J0.5g静点抗炎治疗(入院行头孢他啶、头孢曲松H、头孢派酮舒巴坦皮试均阳性),2015年9月21日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见:羊水量约1000 mL,Ⅲ度污染,略粘稠,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1分(具体情况见后述),胎膜全层黄染水肿,胎盘约1/2胎盘小叶组织水肿,蜕膜黄染,术中出血量约400 m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微孢衣属地衣(微孢衣科)三个新记录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道了中国微孢衣属地衣的3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粉霜微孢衣Acarospora obpallens (Nyl.ex Hasse)Zahlbr.、莲座微孢衣Acarospora rosulata (Th.Fr.)H.Magn.以及爱琴海微孢衣Acarospora aeginaica H.Magn.,标本采集于黑龙江、内蒙古及新疆等地区.本文提供了各种的详细描述、形态及解剖图片以及ITS和mtSSU序列,标本现保存于新疆大学中国西北干旱区地衣研究中心标本管理室(XJ U-NALH).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泡状微孢衣及相关种类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传统分类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并报道了采自中国甘肃、新疆、西藏的微孢衣属中国新记录种——泡状微孢衣(Acarospora bullata Anzi),并对该属部分种类[节微孢衣(A.nodulosa(Dufour) Hue)、垫微孢衣(A.pulvinataH.Magn.)]进行了分类及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这3个物种的详细描述、形态结构图以及ITS序列.本研究可为《中国地衣志——微孢衣科》的编写提供科学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蜡盘衣属1中国新记录种——肉腊盘衣(新拟)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蜡盘衣属(Biatora)地衣的形态解剖学及化学研究,结合基因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报道了采自河北省小五台山的蜡盘衣属地衣1中国新记录种——肉腊盘衣(新拟)[Biatora carneoalbida (Müll.Arg.) Coppins].该种识别特征为地衣体壳状;子囊盘常簇生,盘面橙黄色;子囊棒状,8孢;子囊孢子无色,长纺锤形,(13.3~20.0)×(1.7~5.0)μm.该标本目前馆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地衣标本室(HMAS-L)和河北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HBNU).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壳状地衣3新记录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报道了中国地衣3新记录种:Porina byssophila、Sarcogyne privigna和Trimmatothelopsis versipellis,提供了形态学、解剖学、化学特征描述以及地理分布相关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黔中地区马尾松林下杜鹃根部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其生态功能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索黔中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下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根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采集黔中乌当(WD)、孟关(MG)、龙里(LL)3个地区马尾松林下杜鹃的发根,提取真菌D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真菌Alpha多样性,借助FUNGuild注释平台解析真菌的生态功能类别,探索真菌群落中的核心微生物组,并结合网络图展示菌群之间的关联性.结果,3个地区的杜鹃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非常丰富,WD地区杜鹃内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试验共获得有效序列425799条,81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分属于6门19纲52目103科154属,主要隶属于子囊菌门(81.2%)、接合菌门(5.8%)和担子菌门(4.7%);优势纲、目、科分别为:散囊菌纲(43.0%)、散囊菌目(39.2%)、发菌科(39.2%);在属的水平上,青霉属(38.60%)占比最高,其次是木霉属(7.20%)、拟盘多毛孢属(6.10%).根部的真菌拥有多种生态功能群,如未定义腐生菌(194 OTU)、植物病原菌(20 OTU)、土壤腐生菌(18 OTU)、外生菌(14 OTU)、地衣共生真菌(10 OTU)、杜鹃类菌根真菌(5 OTU)、木腐生菌(5 OTU)、丛枝菌根(4 OTU)、内生菌(2 OTU)、动物病原菌(8 OTU),以及多种混合营养型类群21类,102个Undefined种类在FUNGuild数据库中没有参考信息.根部真菌可以形成生态位共享模式,而且不同功能群之间存在耦合性,核心基因组与关键物种以真菌组形成的生态功能团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源性眼内炎23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23例?(25眼)?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取血或玻璃体、房水标本行微生物培养,患者均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一步调整用药.完善内科会诊明确原发病灶,及时行脓肿穿刺引流介入治疗,待体温稳定后行眼部手术治疗.既往病史有糖尿病?(19例)、高血压?(6例)、胆管癌?(1例)、肝硬化?(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眼部分泌物及血液阳性23眼?(22例),阴性2眼?(1例).检出微生物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4眼)、金黄色葡萄球菌?(2眼)、结核分枝杆菌?(2眼)、烟曲霉菌?(2眼)、肺炎链球菌?(1眼)、地衣芽孢杆菌?(1眼)、大肠杆菌?(1眼).原发病灶包括肝脓肿?(14例)、肾脓肿?(3例)、肺脓肿?(4例)、脾脓肿?(2例).患者眼部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腔注药?(13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11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1眼).治疗结果显示,无光感3眼,有光感6眼,眼前手动5眼,数指/眼前5?cm?4眼,数指/眼前30?cm?1眼,视力0.081眼,视力0.11眼,眼球内容物除去2眼,晶状体囊外摘除且视力仅存光感2眼.因此认为,内源性眼内炎原发病灶多为肝脓肿,致病菌多为肺炎克雷伯菌.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眼部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极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地衣芽孢杆菌类细菌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原核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前,我国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寻找新型的抗生素替代物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为获得新的细菌素,本研究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为指示菌,通过牛津杯扩散法从羊驼粪便中筛选到高产抑菌物质的芽孢杆菌.基于菌落特征、革兰氏染色和16SrRNA的鉴定结果,将分离到的产抑菌物质菌株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SXAU06株.采用硫酸铵沉淀、氯仿抽提、分子截留和SDS-PAGE等技术对所产抑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经LC-MS/MS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抑菌物质为分子量约14 kDa的类细菌素,将其命名为BLIS_SXAU06.耐受性试验结果显示,BLIS_SXAU06具有耐高温、耐酸碱和耐蛋白酶K的特性.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对BLIS SXAU06进行重组表达,所获得的重组BLIS_SXAU06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生长的活性.综上所述,BLIS_SXAU06具有优良的特性,可进一步在农业生产、生物医药和食品加工领域开展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