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格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儿科学在线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儿科学在线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5月,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见习的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58名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名留学生。试验组采用在线微格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对照组采用在线病例探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病例,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并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见习考试成绩分别为(82.80±1.64)分、(64.60±1.62)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方法的综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4.31±0.65)分、(2.97±0.54)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将微格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儿科学在线见习教学中,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儿科学见习考试成绩,有助于留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建立正确的临床诊治思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在内分泌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在内分泌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在内分泌科轮转的护士8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对其临床实践能力提升、考核小组和住院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以及两组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调查。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护士规范化培训后,研究组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组护士规范化培训后满意率(考核小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在护士规范化培训期间,两组护士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65, P=0.023)。 结论:采用微格教学联合分层次培训有助于提升内分泌科护士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水平,提高护士临床工作能力和患者满意率,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构建了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32名2019级大一年级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采用人体雕塑、微格教学、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应用动态化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法进行成绩评定,在教学改革前后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理解、技能掌握、认知态度、思政素养的能力水平均高于教学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91.2%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满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见成效,有效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融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互联网+"分层级微格教学法在血液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互联网+"下,分层级微格教学法在血液科护士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护士89人,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85人,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按照护士分层级进行各层级微课教学法;依据柯氏评估模型,自行设计问卷,其信度和效度良好,培训前填写调查问卷,对传统教学进行评价,培训后填写调查问卷,对新型教学进行评价。结果:新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共有12组配对数据,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互联网+"分层级微格教学法优于传统型教学,适用于血液科护士培训教学改革,可以进行广泛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格教学在留学生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微格教学在留学生儿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至2018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实习的英语国际班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按照期别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实验组儿科实习课上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对两组进行技能考试和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结果:对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对实习课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为(89.05±3.49)分,对照组成绩为(78.05±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在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能力、教学方法实用性和激发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微格教学法可显著提高留学生儿科临床实习教学效果,提升留学生对教师及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微格教学在模拟超声胃镜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评估微格教学在模拟超声胃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专科化培养探索经验.方法 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学习的32名医师随机分为A、B两组,各16人,A组接受模拟超声胃镜培训;B组接受微格教学联合模拟超声胃镜培训.培训完成后对两组接受培训时间、超声胃镜检查完成时间和独立完成检查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医师在性别、平均年龄和独立胃镜操作例数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培训时间为(22.50±2.78)天、超声胃镜检查完成时间为(17.38±2.39)分钟,均明显低于A组的(25.06±3.47)天和(21.25±2.59)分钟,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组超声胃镜检查独立完成检查率为81.25%,高于A组的6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模拟超声胃镜培训中引入微格教学,能缩短培训时间,减少操作时长,让培训过程变得快速有效,培训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微格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格教学法在本科护生护理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校护理学院2013级2个班的本科护生110名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对照组(56名)和观察组(5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护生技能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法.观察比较2组本科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得分和护理技能操作成绩.结果 观察组护生护理技能学习积极主动性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护生在学习驱动力和学习目标维度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无菌操作、口腔护理、鼻饲术3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格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护生护理技术操作学习积极主动性,并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值得在护理教学中借鉴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情景缺陷教学法及微格教学法对规范临床护生静脉输液查对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的基本操作技能,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静脉输液具有一定风险,据文献报道,在美国致命性用药失误中有高达60%来自于静脉输液[1].同时,调查显示75%的静脉输液差错是输液查对行为不规范所致[2].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护理工作的繁琐或输液查对制度的缺陷,如查对过程简单化、查对内容不全、查对方法单一等,输液查对制度并没有得到严格的实施,为患者的安全埋下了隐患[3].实习护生作为新进临床工作的主要人员,是临床上静脉输液的主要执行者,也是输液差错的高发人群[4].静脉输液查对意识的缺乏、对查对方式及内容缺乏清晰的认识是导致临床护生输液差错最主要的原因[5-6].因此,提高临床护生静脉输液查对意识、规范静脉输液查对及操作十分重要.临床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以临床护理带教为主要表现形式,其作为护士生涯的开端,其质量的高低对临床护生今后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有深远影响[7].笔者通过对新入科临床护生进行联合情景缺陷式教学和微格式教学,教学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以指南为基础联合微格教育模式在护生实习操作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以指南为基础联合微格教育模式在护生实习培训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生培训及提高护生整体素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实习护生63名为对照组,2016年6月—2017年5月的65名为观察组,对照组护生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护生采用以指南为基础联合微格教育模式.评价两组护生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及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指南为基础联合微格教育模式能提高护生实习培训的理论和操作成绩,提高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格教学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微格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学的国内外现状以及该教学法的特点与实施方法进行综述,针对微格教学法在我国护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并在教学师资的培养、教学对象的准备和制定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