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RARRES2、MACF1和DCN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CSF)中的视黄酸受体应答基因2(RARRES2)、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MACF1)和核心蛋白多糖(DCN)的表达及其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非神经梅毒的梅毒患者(梅毒组)和78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神经梅毒患者中包括48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组)和30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晚期组)。神经梅毒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抗生素驱梅治疗。通过qRT-PCR检测各患者治疗前及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的CSF中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神经梅毒组患者CSF中的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均高于梅毒组(均 P<0.001)。晚期神经梅毒组患者CSF中的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均高于早期组(均 P<0.001)。与治疗前相比,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以及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均降低(均 P<0.001)。CSF中RARRES2、MACF1和DCN mRNA联合诊断神经梅毒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95、100.00%和93.75%,AUC和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 结论:神经梅毒患者CSF中RARRES2、MACF1和DCN表达升高,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有关,这三种基因可能是诊断神经梅毒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微丝微管交联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丝微管交联因子1(MACF1)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9年至2012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107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其所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的蜡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的MACF1蛋白质表达情况.另收集2017年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新鲜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的MACF1 mRNA表达情况.建立MACF1敲除的胃癌细胞株,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验证MACF1对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应用纤丝状肌动蛋白(F-actin)染色分析MACF1对肌动蛋白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MACF1蛋白质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71.0% (76/107),高于其所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22.4%(24/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5,P=0.016);42例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ACF1 mRNA的表达水平为6.463±0.672,高于其所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727±0.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6,P<0.01).MACF1蛋白质高表达率在不同肿瘤浸润深度、不同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70、7.959、5.288,P均<0.01).MACF1蛋白质高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2.9%(25/76),低于正常表达胃癌患者的64.5% (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093,P=0.034).MACF1蛋白质高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风险比(HR)=0.513,95% CI0.411 ~ 0.922,P=0.038].细胞划痕实验显示,划痕24 h后,MACF1敲除AGS细胞迁移能力为(18.77±3.82)%,低于野生型AGS细胞的(76.2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9,P=0.014);MACF1敲除HGC27细胞迁移能力为(42.48±7.37)%,低于野生型HGC27细胞的(82.35±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38,P=0.017).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显示,MACF1敲除AGS细胞迁移细胞数为87.0±11.0,少于野生型AGS细胞的200.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0,P=0.028);MACF1敲除HGC27细胞迁移细胞数为151.0±13.0,少于野生型HGC27细胞的268.5±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0,P=0.040).F-actin染色结果显示,MACF1敲除AGS细胞中的肌动蛋白微丝束数量为216.60±18.09,少于野生型AGS细胞的491.30±5.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30,P =0.005).结论 MACF1在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可能相关,并通过影响F-actin和细胞骨架的形成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ACF1参与小鼠牙乳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究MACF1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MACF1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磨牙胚中的表达情况.建立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模型,使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ACF1在此过程的表达.使用MACF siRNA抑制MACF1的表达,检测其对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结果:MACF1在胚胎期16.5 d(E16.5)和出生后1 d(PN1)的小鼠磨牙胚中的牙乳头间充质细胞中有微弱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层中大量表达.体外实验显示在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过程中,MACF1的表达上升.抑制细胞内MACF1的表达后,细胞内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相关基因表达减少.结论:MACF1促进小鼠牙乳头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金丝桃苷激活Sirt1/AMPK自噬通路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和骨结构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对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T2DOP)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采用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30 mg/kg)链脲佐菌素和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T2DOP模型,建模后分为模型组(T2DOP组)、低剂量(50 mg/kg)HYP(L-HYP)组、高剂量(100 mg/kg)HYP(H-HYP)组和HYP+Sirt1抑制剂EX-527组(100 mg/kg HYP+1 mg/kg EX-527),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为正常对照(NC)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3个月后,检测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脂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骨代谢标志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I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INP)、骨钙素(OCN)和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水平;评估骨生物力学特性和骨微结构;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beclin-1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分析LC3、beclin-1、p62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T2DOP组大鼠的体重、血清PINP和OCN水平、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骨密度(BMD)、骨连接密度(Conn.D)、骨小梁数(Tb.N)、骨小梁厚度(Tb.Th)、LC3 mRNA表达水平、beclin-1 mRNA表达水平、Sirt1 mRNA表达水平、AMPK mRNA表达水平、LC3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Sirt1蛋白表达水平、LC3-II/LC3-I比值和p-AMPK/AMPK比值显著降低,FBG、TC、TG、LDL-C、TRACP-5b、CTX-I、骨小梁间隔(Tb.Sp)、p62 mRNA表达水平、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表达水平和p-mTOR/mTOR比值显著升高(P<0.05);与T2DOP组相比,L-HYP组和H-HYP组大鼠体重、血清PINP和OCN水平、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BMD、Conn.D、Tb.N、Tb.Th、LC3 mRNA表达水平、beclin-1 mRNA表达水平、Sirt1 mRNA表达水平、AMPK mRNA表达水平、LC3蛋白表达水平、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Sirt1蛋白表达水平、LC3-II/LC3-I比值和p-AMPK/AMPK比值显著升高,FBG、TC、TG、LDL-C、TRACP-5b、CTX-I、Tb.Sp、p62 mRNA表达水平、mTOR mRNA表达水平和p-mTOR/mTOR比值显著降低(P<0.05),且H-HYP组优于L-HYP组(P<0.05);EX-527可消除HYP对自噬的诱导作用,并减弱HYP对T2DOP大鼠骨代谢和骨微结构的改善作用.结论:HYP可缓解T2DOP大鼠的血脂和血糖失调,进而改善骨代谢和骨微结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