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肠脑互动靶点 提升疑难消化病治疗水平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与精神心理应激、饮食行为和微生物等环境因素相关的胃肠道疾病(如胃肠功能性疾病、炎症性肠病等)的发病率逐年攀升。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难治性功能性胃肠病(如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与疑难胃肠动力紊乱性疾病(如胃轻瘫和反复发作的非器质性不完全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治疗日益成为临床实践中难以突破的瓶颈。肠脑互动、胃肠道本身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揭示出若干有望提升疗效的新靶点。现针对这些新靶点,叙述针对肠脑互动紊乱的神经调节剂的应用和针对胃肠病理生理学机制新靶点的药物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青少年非稳态负荷与抑郁关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青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社会认知和心理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抑郁发病率的不断攀升,造成了严重的全球疾病负担。非稳态负荷是一项包括多个生理系统失调的综合性指标,在大脑发育关键阶段,非稳态负荷在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总结了青少年非稳态负荷的评价方法和流行状况,综述了非稳态负荷与青少年抑郁的关联,并揭示了潜在的生理学和神经生物学机制,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军事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342例飞行员体检资料,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进行评分,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年龄组飞行员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及HPLP-Ⅱ得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有效率为95.91%。按年龄分为≤30岁组(159人)、31~40岁组(110人)、≥41岁组(59人)。飞行员HPLP-Ⅱ评分等级为一般,评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87例(26.52%);评为良好的202例(61.59%);评为优的39例(11.89%)。飞行员的营养状况、体育运动、压力处理评分和HPLP-Ⅱ总分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 r=-0.230~-0.143, P<0.01);营养状况评分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r=0.112, P=0.043);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健康职责、营养状况、体育运动、压力处理评分以及HPLP-Ⅱ总分均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r=-0.221~-0.134, P<0.01或0.05);营养状况、体育运动评分与动脉硬化指数呈负相关( r=-0.147、-0.114, P=0.008、0.039)。不同年龄组飞行员的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动脉硬化指数、γ-谷氨酰转肽酶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59~18.81, P<0.05或0.01)。不同年龄组飞行员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压力处理、HPLP-Ⅱ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08~5.08, P<0.05或0.01)。 结论: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指标相关。建议督促飞行员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并进行相关指标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学科联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围手术期应用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达到患者加速康复的目的。ERAS的实施是基于对围手术期康复病理生理学机制的深入理解,采用多学科联合模式,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层面制订ERAS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将结果进行反馈分析,持续优化以期让患者在围手术期康复中获益最大化。目前ERAS的应用已逐渐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中推广,国际ERAS协会已针对头颈肿瘤游离皮瓣重建手术制订了加速康复专家共识,本文就多学科联合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中的应用作一初步阐述,以期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对ERAS的认识并进一步积极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是肝性脑病的重要类型。有别于显性肝性脑病(OHE),CHE患者无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明显临床表现,但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CHE不仅易进展为OHE,还严重影响患者驾驶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意外伤害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缩短肝硬化患者生存期。为进一步提高对CHE的认识,规范CHE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意见。本共识意见就CHE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形成19项陈述条款,以期为规范国内CHE的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护理结局分类系统的多维度干预对重症肺炎患者心理状态和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基于护理结局分类(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对重症肺炎(SP)患者心理状态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SP患者25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12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基于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量表(SDS)及抑郁量表(SAS)评分、APACHEⅡ评分、睡眠质量评价量表(PSQI)评分,并统计两组住院时间及干预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干预前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此同时干预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减少,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干预期间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4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18%( P<0.05)。 结论:基于NOC系统的多维度干预能有效改善SP患者的心理状态及APACHEⅡ评分,同时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神经发育相关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强迫症患者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发病,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受遗传-环境因素影响出现个体神经元损伤、髓鞘形成异常、突触过度修剪、突触异常连接等。儿童青少年强迫症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其可能涉及遗传变异、免疫激活、神经递质失调以及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中关键脑区的功能及结构异常。随着神经影像学及光遗传学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大脑动态发育过程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病因机制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就该领域最新研究进行综述,聚焦神经发育,从神经免疫、神经结构、神经影像、神经生化等多学科多角度阐释强迫症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为强迫症的早期精准诊断、识别与干预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克罗恩病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研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探讨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患者心理症状及影响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因素,调查CD组及健康对照组人群各50例,分别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炎症性肠病专用量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IBDQ)、健康调查简表(short from-36 health survey,SF-36)进行测评。结果显示,焦虑、抑郁发生率CD组SAS[(40.3±8.5)分]、SDS[(47.1±11.1)分]与健康对照组[SAS(37.6±7.0)分,SDS(41.8±9.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4, P<0.05; t=10.6, P<0.05)。IBDQ各维度得分,CD活动期患者为肠道症状(49.50±7.62)分,全身症状(23.92±5.07)分,情感功能(57.13±15.62)分,社会功能(22.15±9.08)分;CD缓解期患者为肠道症状(60.12±4.01)分,全身症状(26.24±3.97)分,情感功能(67.34±15.17)分,社会功能(25.44±2.03)分,2组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SF-36量表各维度如躯体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角色、总的心理健康和总的躯体健康等方面得分,CD组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CD缓解期患者在躯体功能、一般健康状况和总的心理健康维度的得分均高于CD活动期患者( P<0.05);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在总的躯体健康和活力维度的得分显著低于无营养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疾病分期、营养风险对IBDQ总分有明显影响( P<0.05),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背景、医疗费用、生物制剂治疗、手术治疗对IBDQ评分无明显影响( P>0.05)。综上,对CD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活动期积极治疗,有望改善CD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措施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及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湖西医院收治的急诊重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及分析谵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急诊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诊重症患者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院收治的100例急诊重症患者中,31例患者发生谵妄,未发生谵妄的患者69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付费方式、家庭成员缺失、酗酒史、营养状况、合并疾病、既往病史、呼吸衰竭、重症感染、机械通气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为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既往病史、机械通气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年龄、既往病史、机械通气及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以降低急诊重症患者谵妄的发病率,如重视对老年患者的全面评估,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合并疾病;通过APACHEⅡ评分系统严密监测患者认知、行为及临床表现,充分了解患者有无存在引发谵妄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房巡视,定时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变化,加强患者的气道护理,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保持病房内环境安静,尽量减少仪器报警及人员走动噪音,缓解患者焦虑、恐慌等情绪,合理调整家属病房探视与陪护时间,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胶质细胞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抑郁症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较高,常与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和躯体疾病共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在临床实践中,抑郁症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疾病,病理机制的复杂性和治疗反应的差异性导致其缺乏明确的治疗靶标,进而使得治疗过程愈加复杂。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不断发展,研究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大脑中主要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不仅涉及神经炎性反应的调节,还在神经发生以及神经元调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小胶质细胞在抑郁症病理生理学机制中的作用,旨在为小胶质细胞作为抑郁症潜在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