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型肝炎肝硬化隐匿型肝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及预后评价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隐匿型肝性脑病(CHE)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情况,为临床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隐匿型肝性脑病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第九○九医院诊治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34例,根据是否存在隐匿型肝性脑病分为CHE组(n=69)和非CHE组(n=65);CHE组患者根据随访期间是否进展为肝性脑病,分为肝性脑病组(n=18)和非肝性脑病组(n=51).比较CHE组和非CHE组临床资料、隐匿型肝性脑病患者预后情况,对CHE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比较CHE组和非CHE组临床资料可知,CHE组患者年龄、肝性脑病史比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比例、肝肾综合征比例、合并感染比例、MELD评分以及肝功能C级比例分别为(58.3±13.1)岁、37.7%、98.6%、5.8%、50.7%、10.5±4.6 以及 17.4%,显著高于非 CHE 组的(51.9±12.9)岁、4.6%、53.8%、1.5%、24.6%、7.2±2.5以及1.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年龄、MELD评分、肝性脑病史以及肝功能分级是隐匿型肝性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隐匿型肝性脑病患者预后情况可知,肝性脑病组患者肝功能C级比例、肝性脑病史比例以及MELD评分分别为50.0%、61.1%和14.7±6.3,显著高于非肝性脑病组的5.9%、29.4%和9.5±4.2.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合并隐匿型肝性脑病受年龄、肝性脑病病史以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影响,预后情况与肝功能分级、肝性脑病病史及MELD评分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关注上述危险因素,预防患者发生隐匿型肝性脑病,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该共识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隐匿性肝性脑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更新,阐述其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危害),并对其诊断、治疗、预后和慢病管理策略进行推荐.现对此共识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是肝性脑病的重要类型.有别于显性肝性脑病(OHE),CHE患者无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明显临床表现,但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CHE不仅易进展为OHE,还严重影响患者的驾驶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意外伤害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缩短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期.为进一步提高对CHE的认识,规范CHE的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意见.本共识意见就CHE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形成19项陈述条款,以期为规范国内CHE的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隐匿性肝性脑病(CHE)是肝性脑病的重要类型。有别于显性肝性脑病(OHE),CHE患者无定向力障碍、扑翼样震颤等明显临床表现,但存在神经心理学和(或)神经生理学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认知障碍、欣快或焦虑,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下降。CHE不仅易进展为OHE,还严重影响患者驾驶能力、精细操作能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意外伤害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缩短肝硬化患者生存期。为进一步提高对CHE的认识,规范CHE诊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共识意见。本共识意见就CHE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诱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以及预后和慢病管理形成19项陈述条款,以期为规范国内CHE的诊治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要点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制定《中国隐匿性肝性脑病临床诊治专家共识意见》,该共识参考近期国内外相关指南和共识,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隐匿性肝性脑病(CHE)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更新,阐述其病因、诱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危害),并对其诊断、治疗、预后和慢病管理策略进行推荐。现对此共识中的部分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紧急肝移植救治急危重症儿童迟发型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mithine transcarbamylase deficiency,OTC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高氨血症,半数以上的遗传性高氨血症为OTCD [1]。儿童OTCD以新生儿起病的早发型为主,儿童期起病的迟发型较少见 [2]。同时,迟发型OTCD起病隐匿,起病前往往无相关病史,通常在呼吸道感染、腹泻、进食过多蛋白类食物等情况下发病,病势突然、进展迅速,首次发病即可表现为严重的脑病,死亡率较高 [3]。OTCD急性期的治疗以药物、血液透析等降血氨及改善脑水肿为主 [2,4]。但部分急危重症迟发型OTCD患儿,即使经积极充分的药物等综合治疗后病情仍不能缓解,甚至出现死亡 [5]。众所周知,肝脏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是OTCD的根治方法,但目前专家共识建议LT治疗应在无并发症、病情平稳时进行 [2]。因此,紧急LT救治急危重症OTCD患者的研究目前鲜见报道。深圳市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于2021年2月17日收治1例急危重迟发型OTCD患儿,笔者现回顾性分析其诊治经过并结合现有文献进行复习,以探讨紧急LT救治急危重症儿童迟发型OTCD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肝硬化隐匿型肝性脑病的筛查现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隐匿型肝性脑病是肝性脑病的临床前期,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目前,国内对于肝硬化患者隐匿型肝性脑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隐匿型肝性脑病的评估工具众多,筛查方法不统一。本文综述了肝硬化隐匿型肝性脑病筛查工具并分析其优缺点,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筛查工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轻微型肝性脑病中西医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周前
轻微异常的肝性脑病又称轻微型肝性脑病(MHE),也有学者称为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是指由严重肝病引起,缺乏典型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但具有可计量的智力检测和脑诱发电位异常而诊断的HE[1,2].MHE发病的隐蔽性即它是HE发病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隐匿的阶段,其定义为肝硬化患者出现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异常而无定向力障碍、无扑翼样震颤等认知功能异常现象[3,4].近年来一些学者对HE包括MHE的流行病学进行了研究,MHE发病率高达25%~39.9%[5,6].MHE在整个肝硬化病程中发生率为30%~84%[6].据国外报道,多达80%的肝硬化患者出现轻微肝性脑病,并与工作表现下降、驾驶表现不佳、生活质量受损和肝硬化患者存活率低有关[7].大多数HE是由肝硬化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引起的[1].在临床随访中,MHE 3年内累计发生显性肝性脑病占56%,且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增加[1].此外,MHE的发病率会因不同的检测手段、测试方法、评分标准、疾病阶段、和Child评分而异[8,9].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隐匿性肝性脑病病人延续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调查隐匿性肝性脑病病人延续护理需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其延续护理实践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2年2月—9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消化内科住院被诊断为肝硬化的病人69例,采用自行编制的病人延续护理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隐匿性肝性脑病病人延续护理需求得分为85~182分(173.34±25.71)分,需求内容中对信息的需求度最高.家庭平均月收入、工作状况、文化程度是隐匿性肝性脑病病人延续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隐匿性肝性脑病病人延续护理需求迫切,应研究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的延续护理干预策略,实施精准化护理,提高病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科学防治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编辑人员丨2024/5/18
1,2-二氯乙烷(1,2-Dichloroethane,1,2-DCE)是一种卤代烃类化合物,属高毒物质,常用作化学合成原料、工业溶剂、黏合剂、金属清洗剂和脱脂剂等.在职业活动中短时间或较长时间接触较高水平的1,2-DCE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1,2-DCE中毒,表现为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有肝、肾损害.近十年国内1,2-DCE中毒时有发生,主要发病形式为亚急性中毒.其潜伏期较长,多为几天至几十天;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临床表现主要为中毒性脑病,突出表现为脑水肿,部分重度中毒者可有脑局灶性受损的表现,如小脑性共济失调、定向障碍等.急性1,2-DCE中毒治疗上无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主要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以防治中毒性脑病为重点,积极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