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陕西省克山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掌握陕西省克山病病情现状,为当地克山病控制和消除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0年5-11月,在陕西省29个病区县(区、市)的全部病区乡(镇)开展克山病病情监测工作,以病区村为单位,收集病区人口学资料,由村医线索调查疑似心肌病病例并收集患者近期门诊或住院临床检查资料;组织疑似病例进行临床查体、心电图描记、胸部X线和心脏超声检查。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2019版)的通知》进行病区达标情况评估。结果:全省共有病区乡(镇)174个、病区村2 653个,病区村常住人口2 819 342人。共搜索出克山病疑似病例87例,克山病确诊病例29例,其中慢型克山病27例、潜在型克山病2例,未检出急型、亚急型克山病及病程< 1年的新发病例。29例克山病病例心电图异常改变以ST-T改变、室性早搏、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大、心房颤动多见,其中心电图单项改变占6.90%(2/29),两项改变占44.83%(13/29),3项及以上改变占48.28%(14/29)。胸部X线检查心胸比率正常者1例,轻、中、重度增大者分别有10、13、4例;心脏超声检查左心房增大者13例、左心室增大者15例、全心增大者6例。结论:陕西省所有病区乡(镇)均达到国家克山病消除标准。应持续做好克山病监测,加强慢型克山病患者自我管理及潜在型克山病患者的随访观察,积极开展克山病患者治疗项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非心胸手术成年患者术中通气管理的临床实践:一项区域问卷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问卷调查四川省非心胸手术成年患者术中通气管理的临床实践情况。方法: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向四川省29家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麻醉医生发送电子调查问卷。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264份,回复率78.50%。术中采用小V T通气的麻醉医生比率为90.43%;采用呼气末正压(PEEP)通气的麻醉医生比率为70.73%,PEEP水平控制在1~5 cmH 2O的麻醉医生最多,在腔镜和非腔镜手术中比率分别为77.4%和88.4%。术中实施肺复张手法(ARM)的麻醉医生比率为82.28%。将小V T、PEEP及ARM联合使用的麻醉医生比率为37.03%。98.10%的麻醉医生认为"小V T、适当PEEP或ARM的使用"属于"术中肺保护性通气(LPV)策略"。而对于其他通气参数的设置,如吸入氧浓度、通气频率及通气模式等,临床实践存在差异。 结论:四川省大型三甲综合医院的麻醉医生较为认可的LPV策略包括小V T、PEEP及ARM,但LPV策略的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认识存在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自拟加减养阴清肺汤用于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肺阴亏虚型肺功能不全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养阴清肺汤用于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肺功能不全、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且临床辨证为肺阴亏虚型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 年12 月至2021 年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且术后出现明显并发肺功能不全、咳嗽、气促、胸闷的辨证均为肺阴亏虚的100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使用抗感染、雾化吸入排痰、吸氧等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服养阴清肺汤.两组患者均以15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三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咳嗽评分、症状评分及肺功能表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咳嗽、气促、胸闷消失时间减少,观察组总有效48 例(9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35 例(70%),术后症状缓解率高;观察组肺活量(2.55±0.21)L 高于对照组(2.27±0.33)L;第一秒通气比率(FEV1/FVC)观察组69.33%±3.21%较对照组66.86%±4.32%恢复更好;6 min步行试验(6MWT)观察组(491.22±30.82)m较对照组(454.32±31.12)m有更远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清肺汤可以改善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缓解术后咳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移动DR床旁胸片对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泵角度评估的可行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探讨移动DR床旁胸片对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泵角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自2019年3月我院开展第三代连续流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临床实验以来,接受手术的患者共24例.根据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标准对所有患者术后当天、ICU期间连续拍摄的每张床旁胸片进行图像质量评级,测量等级为优的床旁胸片以及转出ICU后第1张心脏远达片的辅助装置流入管冠状角,以流入管冠状角作为泵角度的评估指标,比较术后当天与ICU最后1天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评估观察者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比较ICU最后1天床旁胸片与心脏远达片流入管冠状角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并分析术后当天床旁胸片流入管冠状角与患者基线特征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质量指数及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横径、胸廓横径、术前心胸比率的相关性.结果:24例患者术后当天与ICU最后1天的冠状角[分别为(31.8±24.7)°和(30.0±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P>0.05);观察者间可重复性好(术后当天冠状角ICC=0.999,P<0.01;ICU最后一天冠状角I CC=0.997,P<0.01).连续测量的冠状角大小变化主要受心影大小变化及投照体位的影响.ICU最后1天与心脏远达片冠状角[(32.1±2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P>0.05).冠状角仅与患者体重及体质量指数有弱的负相关性(r=-0.442、-0.554,P值均<0.05).结论:24例患者ICU期间泵角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并且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使用移动DR床旁胸片对泵角度进行评估是可行的,可以为泵角度的随访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依据;较低的体重及体质量指数可能与较宽的冠状角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1例肺动脉瓣四叶瓣畸形合并狭窄及关闭不全外科治疗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儿 男,6岁. 查体发现心脏杂音2 年. 2 年前患儿因头晕乏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瓣狭窄,行肺动脉瓣球囊扩张术,术后患儿症状改善,但活动轻度受限. 1年前患儿活动时晕厥,意识丧失,数十秒后清醒,之后未再出现晕厥. 入院查体:口唇无发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Ⅵ级响亮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向左颈部或左锁骨下区传导,未扪及震颤.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偶发房性期前收缩,心率68次/min. 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 50,两肺纹理不重. 超声心动图(图1、2)提示右心扩大,房室间隔完整,肺动脉回声增强,呈四叶瓣,交界粘连,开放受限,主肺动脉可见狭窄后扩张,左右肺动脉发育好,肺动脉瓣中度狭窄合并中量反流. CDFI显示肺动脉瓣前向血流明显加快,肺动脉瓣中量反流;CW测肺动脉瓣最大前向血流速度3. 5 m/s,肺动脉瓣最大反流速度2. 2 m/s,右心室与肺动脉收缩期跨瓣压差50 mmHg ( 6. 67 kPa ) (图3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外科重构手术对终末期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外科重构手术(解剖和功能重构手术)治疗终末期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肺功能变化情况,并评价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6年7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行外科重构手术治疗的47例终末期心脏瓣膜病患者,对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的心功能及肺功能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7例,死亡率14.9%.死亡主要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低心排量综合征及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术后早期(出ICU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胸比率、左心房内径、肺动脉收缩压等均较术前明显缩小和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改善(P <0.05),肺功能相关指标如肺活量(VC)、肺总量(TL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MEF50)等较术前改善不佳,甚至加重(P<0.05);术后6、12个月,VC、TLC、FVC、MVV、MEF50等肺通气功能指标较术前改善(P<0.05),但术后肺功能相关指标如残气量、第1秒呼出的气体量等较术前未见明显改善(P>0.05),一氧化碳弥散功能甚至较术前降低(P<0.05).结论 外科重构手术可改善终末期心脏瓣膜病患者心、肺功能,可作为心脏移植前的替代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共268例,将存活的202例作为对照组,死亡的66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相关临床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中死因为心血管疾病21例(31.8%)、脑血管疾病16例(24.2%)、感染15例(22.7%)、消化道出血5例(7.6%)、高血钾2例(3%)、原因不明7例(10.6%).观察组的透析时间、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镁(Mg)、尿酸(UA)、血肌酐(S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透析开始时年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心胸比率(CT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开始时年龄大、营养不良、贫血、炎症状态、低Mg、低UA、低SCr及NLR、CTR比值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等;透析开始时年龄大、营养不良、贫血、炎症状态、低Mg、低UA、低SCr及NLR、CTR比值高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尖瓣外科换瓣术后生物瓣再狭窄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成功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34岁.因"活动后气促3个月"来阜外医院就诊.既往病史:患者1年前在外院因"二尖瓣重度狭窄"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术中置入圣犹达27号三叶生物瓣膜),术后6个月发生一次严重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个月后好转,且于术后6个月停用华法林.入院查体:脉搏65次/min,血压 105/63 mm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3/6级隆隆样舒张期杂音.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异常(既往心电图提示阵发性心房颤动).胸部X线示:双肺淤血,左心房右心室大,心胸比率0.55.经胸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换瓣术后生物瓣再狭窄(重度),二尖瓣瓣口面积(MVA)0.76 cm2,左心房前后径(LAD)45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ED) 47 mm.心脏多排螺旋CT增强扫描示:生物瓣未见明显钙化,左心房未见明确血栓形成.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由于患者有生育要求,优先考虑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经与外科共同会诊及术前讨论后,决定给患者尝试行PBMV.手术经过:局麻下穿刺右股动、静脉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穿刺房间隔,采用直径26 mm进口Inoue球囊以17 mm、18 mm、19 mm、20 mm、21 mm、22 mm扩张生物瓣6次(图1~2),每次扩张后复查超声心动图,以22 mm球囊直径扩张后出现少量二尖瓣反流,遂停止扩张.MVA增加至1.32 cm2,肺动脉压由53/27(37) mmHg下降至45/13(27)mmHg,左心房平均压由22 mmHg下降至17 mmHg,左心室压由117/10 (45)mm Hg上升至119/12(46) mmHg,跨瓣压差由17 mmHg下降至10 mmHg.术后患者活动后气促症状明显减轻,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示:MVA 1.3 cm2,左心房前后径40 mm,较术前明显缩小.胸部X线示:肺淤血较术前明显减轻,心胸比率0.5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封堵器脱落致阿斯综合征成功救治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41岁,因"胸闷、乏力2月余"于2016年12月14日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既往有糖尿病史,规律服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良好.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入院查体:体温36.8℃,脉搏9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81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口唇、甲床无发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向左侧扩大,心率90次/min,心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6收缩期杂音;腹部无特殊,四肢无畸形,未见杵状指(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早搏.胸部X线示:两肺充血,肺动脉段隆起,右心房、室增大,心胸比率0.54.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继发孔型),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40 mmHg,呈中度肺动脉高压表现;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稍快;左心室顺应性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在正常范围(左心室射血分数62%,图1).入院诊断:(1)先天性心脏病,A S D(继发孔型),心功能Ⅰ级;(2)2型糖尿病.于2016年12月19日行房间隔封堵术.术中右心导管测得肺动脉压25/8 (16) mmHg,超声心动图测量ASD大小为34 mm×28 mm,伴房间隔瘤形成.选择14 F输送长鞘及36 mm房间隔封堵器顺利完成封堵治疗(图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心尖修复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3年,加重4月”入院.体格检查提示:心尖区Ⅲ/Ⅵ收缩期粗糙样杂音,心律绝对不齐,心功能(NYHA)分级Ⅲ级.心电图提示心房纤颤.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图1):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后叶脱垂,三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双房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40%.胸部X线片显示左心大,心胸比率0.61.另外,该患者同时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外科二尖瓣修复手术的风险评分(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风险评分)为8分,经心脏团队讨论认为该患者行外科手术风险高,决定利用MitralstitchTM系统经心尖二尖瓣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