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泵速对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连续血流左心室辅助装置(CF-LVAD)植入后泵速对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以4例小尾寒羊为研究对象构建动物模型,将心率控制在50~100次/分,以2 000 r/min为初始泵速,以50~100 r/min为增量改变泵速。多通道生理记录仪、双通道超声流量仪和心脏超声分别记录心率、主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左心室收缩压、人工血管流量、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等。根据主动脉瓣功能状态将观测值分为主动脉瓣开放(AVO)组与主动脉瓣关闭(AVC)组,并进行Durbin-Watson检验。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或两独立样本 t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泵速对CF-LVAD植入后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鉴别意义。 结果:实验过程共计产生52个观测值,AVO组共33例,AVC组共19例。研究显示,在心率一致的情况下,泵速的增加导致AVC的风险加大。统计分析显示,AVC组的泵速高于AVO组[2 450.00(2 400.00,2 550.00) r/min比2 400.00(2 300.00,2 475.00) r/min, Z=-2.314,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随泵速的增加,AVC的风险加大(比值比>1)。ROC曲线分析显示,泵速对CF-LVAD植入后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鉴别有意义(AUC=0.691,95%置信区间=0.548~0.812, P<0.05)。 结论:CF-LVAD植入后,泵速对主动脉瓣功能状态的鉴别有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心脏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有助于提高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但LVAD植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仍低于心脏移植。LVAD植入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包括:患者不适症状、手术并发症、再住院率较高、体力活动限制以及负面心理情绪等。心脏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运动能力、降低再住院风险等,有助于提高LVAD植入患者的生活质量。LVAD植入患者的运动处方包括有氧耐力训练、步行训练、轻~中度阻力训练、体操训练等,运动训练强度应控制在第一通气阈值(无氧阈)、50%的峰值耗氧量或自我劳累程度Borg量表12~14分水平。目前LVAD植入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的安全性已得到充分证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儿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儿科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目前儿童慢性心衰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明显少于成人,针对儿童抗心衰药物与技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证据匮乏,治疗理论与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借鉴成人研究资料,国内外儿童慢性心衰治疗共识或指南更新落后,儿科心血管医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新型药物及技术在儿童的应用逐步开展,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伊伐布雷定等在儿童心衰治疗方面逐渐引起重视,心脏再同步化及射频消融等技术可明显改善部分慢性心衰患儿预后,心室辅助装置技术的进步也为其广泛应用提供可能。基于现状,无论是传统的抗心衰治疗药物还是新的药物及辅助治疗技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均需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来证实,从而为儿童慢性心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救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突发自然灾害时,地面救援远远不能满足患者急迫的救治需求,此时航空救援(air ambulance)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快捷、高效的救援方式 [1]。航空医疗救援具有速度快、机动灵活及覆盖范围广等优点,为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和更大的生存希望,已成为紧急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EMS)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1,2]。近些年,我国的航空医疗救援系统已有所发展,但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尤其在携带机械循环辅助(mechanical cycle assist , MCS)装置进行重症患者转运方面 [1,3,4,5]。近日河南突发特大暴雨,导致城市内涝严重,部分医疗机构断水断电,同时与外界交通及通讯中断,患者救治难以维持,本文通过本院的实际工作经历,总结和探讨在突发重大自然灾害时,携带多种器械及MCS装置急诊航空转运心脏危重症患者的可行性与过程管理,同时为其他医疗机构的航空医疗救援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4例左心室辅助术后管理特点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期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共完成4例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3~55岁,均诊断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NYHA分级Ⅳ级、INTERMACS分级Ⅳ~Ⅵ级。患者术后出现低氧血症1例,无法拔除气管导管,行气管切开;急性肾损伤行床边血滤1例;主动脉瓣血栓形成1例;主动脉瓣无法开放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吸入一氧化氮降低肺动脉压,效果满意。经治疗后4例均康复出院,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口服诺欣妥控制血压,生活质量显著提高。LVAD是治疗终末期心衰的良好手段,其独特的"平流"病理生理机制,可致术后出现低氧血症、右心衰竭、高血压、血栓形成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须密切监测、做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体外膜肺氧合装置辅助下射频消融治疗器质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该文报道1例男性患者,32岁,入院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首次射频消融时因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伴低血压和低氧血症而终止手术,再次在体外膜肺氧合装置(ECMO)的辅助下完成了射频消融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一般状态良好,程控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无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发作。ECMO辅助可提高基础动脉压和血氧含量,保证高频心室刺激和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过程中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可应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的辅助支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Corheart 6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儿童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儿童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初步临床管理经验。方法: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植入Corheart 6左心室辅助装置+三尖瓣环缩术的3例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12~14岁;体重30.0~38.0 kg。患儿心功能按照纽约心脏协会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标准以及机械辅助循环支持机构间登记(Interagency Registry for Mechanically Assisted Circulatory Support,INTERMACS)标准进行分级;依照美国心脏病学院分期(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标准分期,术后出院随访,生活质量采用堪萨斯城心肌病问卷(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进行评分。结果:例1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左心室部分心肌致密化不全,心功能NYHA Ⅳ级,INTERMACS Ⅲ级,ACC分期为D期;例2和例3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NYHA Ⅳ级,INTERMACS分别为Ⅲ级和Ⅱ级,ACC分期均为D期。3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术后随访4个月至1年,体能明显增加,未发生重大并发症。KCCQ评分由术前6.5~35分提高到88~92分。3例患儿均未发生伤口感染,其中2例术后半年左右复学,1例在家休养。结论: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应用于心肌病晚期心力衰竭患儿,可明显改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依然是冠心病左室功能低下的有效治疗方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左室功能低下(LVD)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预后的危险因素,但经过细致的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病例,CABG依然是冠心病伴LVD的有效治疗手段,且体外循环下行全动脉CABG术是有一定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行二尖瓣置换治疗中度及以上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积极使用心脏辅助装置能降低此类患者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静脉-肺动脉体外膜氧合在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右心衰竭可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并发症,甚至需要机械循环辅助。体外膜氧合装置是此类患者的常用选择,但国内暂无静脉-肺动脉插管体外膜氧合技术应用的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采用静脉-肺动脉插管体外膜氧合技术治疗心脏移植术后右心衰竭患者病例资料,总结经验,供临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21美国胸外科协会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专家共识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21年5月美国胸外科协会发布了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该共识建议术前多学科参与,积极对缺血性心肌病进行评估,包括心肌活力、瓣膜功能等;术中采用多支动脉桥、含血心肌保护液行心脏停跳的CABG,同期积极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重视心律失常处理,积极使用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内的心脏机械辅助装置;术后采用多学科团队规范化重症监护病房的各项治疗,继续合理使用心脏辅助装置,重视心脏起搏治疗并在出院后90 d内密切随访等措施降低缺血性心肌病CABG 的手术死亡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