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complex,MABC)是一种备受关注的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全球范围内其分离率持续攀升。由于脓肿分枝杆菌肺病与肺结核的症状相似,且MABC不但具有高水平天然、适应性和获得性的抗菌药物耐药性,而且不同亚种治疗方法不同,加大了治疗难度,患者往往难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MABC的基本特性、常见的抗菌药物耐药机制,以及诊断和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将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启示,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MABC病,保障人们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枝杆菌世界的变形者":谈谈脓肿分枝杆菌形态转换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脓肿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abscessus,MAB)是世界范围内致病性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最常见的菌种,也是具有高度耐药性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独特的细胞壁结构使其能以不同形态存在并且可以发生形态转换,被誉为"分枝杆菌世界的变形者"。这不仅有利于其以腐生的方式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还有利于其侵入宿主体内并长期存活及致病,本文对MAB形态转换的相关文献进行阐述,介绍表型转变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讨论MAB在适应生存环境变化过程中的进化特点,为更好探索其生物学特征及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浅谈常见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所致疾病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中所占比例较大,且较其他类型的NTM病更为难治。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病治疗前应评估治疗的必需性,确定治疗时机,进行菌种及亚种的鉴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外科治疗对于快速生长分枝杆菌病具有重要地位。应加大NTM病治疗药物的研发,推进快速生长分枝杆菌所致疾病的相关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综合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临床特点分析及菌种分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及菌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NTM病临床-影像-病原学资料,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32例,这些NTM标本来自453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有确切病历资料并进行菌种鉴定有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50.8±16.2)岁,分析统计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菌种鉴定及治疗情况。结果:75例NTM病,鸟/胞内分枝杆菌43例(57.3%),龟/脓肿分枝杆菌18例(24.0%),堪萨斯分枝杆菌7例(9.3%)。64.0%患者存在合并症(48/75),最常见的是既往结核病史,占25.3%(19/75),其次是支气管扩张,占18.7%(14/75)。最常累及的器官是呼吸系统,占82.7%(62/75),其次是血流感染,占25.3%(19/75)。除呼吸系统外,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常常合并血流感染,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GM)更常见淋巴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咳嗽/咳痰是NTM肺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77.4%(48/62),其次是发热、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结节41.9%(26/62)、支气管扩张37.1%(23/62)和纤维空洞24.2%(15/62)。播散性NTM病中,94.7%(18/19)存在基础疾病,89.5%(17/19)合并长期免疫抑制。结论:NTM病最常见的菌种是鸟/胞内分枝杆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既往结核病史可能增加NTM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射溶脂针导致的免疫原分枝杆菌感染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注射溶脂针是近年来兴起的非手术整形方式,其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对于注射溶脂针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报道较为少见。2020年10月,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肛肠烧伤科收治1例在美容院行溶脂针注射术后注射部位出现感染的患者。患者右上臂、腹部、腰部及背部有多处包块,大小约3 cm×4 cm,皮肤色红,皮温高,有明显波动感,有触痛。经检查诊断为皮肤脓肿,行脓肿清创术,彻底清除脓腔内坏死组织并予以持续负压引流。病理活检为慢性肉芽肿病变。行分泌物培养为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微生物基因检测为免疫原分枝杆菌。内科治疗选用阿米卡星静脉滴注1个月,口服克拉霉素6个月,服用药物期间无特殊不适,停药半年后复查,患者病灶已完全愈合,无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少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共识与推荐》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2年7月由欧美七国学者在《柳叶刀感染性疾病杂志》发表了《少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共识与推荐》。全文分摘要、前言、方法、总的推荐、快速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缓慢生长非结核分枝杆菌和结论等7个部分。重点内容为第五和第六部分,对偶发分枝杆菌、日内瓦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玛尔摩分枝杆菌、猿分枝杆菌、苏尔加分枝杆菌和龟分枝杆菌7种少见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方案选择及其药物种类、用法和疗程等有限的临床和循证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明确、结论准确和实用性强,是既往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指南/共识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治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物是高度耐药的机会性致病病原体,也是致病性快速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最主要类型。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常出现抗生素多药耐药,临床治疗难度大。近年来,对于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病临床治疗和控制的研究较为活跃,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替加环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等多药联合治疗方案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此外,手术辅助多种抗生素药物联合使用是成功治疗此类感染的关键。本文对脓肿分枝杆菌肺病的主要治疗药物、治疗方案、外科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7种抗生素对北京地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体外抑菌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分析17种抗生素对北京地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RGM)临床分离株的抑菌效果,为RGM引起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实验室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五年间分离保存的13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对鉴定出的RGM临床分离株和相应标准株复苏后,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17种药物(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克拉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头孢西丁、替加环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贝达喹啉、德拉马尼和氯法齐明)的敏感性试验,记录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抑制50%或90%受试菌的MIC值(MIC90和MIC50).结果:经菌种鉴定且复苏成功的RGM为37株,包括19株脓肿分枝杆菌、17株偶发分枝杆菌和1株龟分枝杆菌.已明确耐药折点的14种抗生素中,所检测的3种RGM临床分离株对替加环素均敏感,龟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克拉霉素均敏感,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敏感.另外,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莫西沙星对均敏感.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73.7%(14/19),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利奈唑胺、美罗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2.4%(14/17)、88.2%(15/17).所检测的19株脓肿分枝杆菌对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均耐药,偶发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妥布霉素均耐药.此外,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对RGM临床分离株的MIC90均小于药敏板最低检测限值,而德拉马尼的MIC90均高于药敏板最大检测限值.结论: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利奈唑胺、贝达喹啉和氯法齐明对RGM均具有较好的体外抑菌活性,而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德拉马尼几乎没有体外抑菌活性.非结核分枝杆菌种间耐药谱差异较大,建议用药前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耻垢分枝杆菌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是快速生长的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整形和美容术后感染等.该文报道1例耻垢分枝杆菌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以提高临床医师及其检验人员对其认识与掌握水平,及时明确病原学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探讨曲霉抗原抗体检测在结核后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组织结构的破坏、空洞的形成及支气管扩张为曲霉定植和生长提供了场所.结核患者体内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数量减少以及免疫功能降低,造成曲霉感染的风险增加,而且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菌群失调.当肺结核患者感染曲霉时,由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相似导致鉴别诊断困难,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患者预后不佳.因此,如何能早期、快速诊断并给出精准的治疗方案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该文总结了结核后肺曲霉病的现状,同时探讨了曲霉抗原抗体检测在结核后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