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788例患者,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和专家共识,分为确诊IPA、临床诊断IPA、拟诊IPA和非IPA组,用统计学方法对BALF GM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阈值时BALF GM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约登指数.结果 4例确诊IPA、156例临床诊断IPA为病例组,非IPA 160例为对照组.对于BALF GM检测,ROC曲线分析当cut-off≥0.935时,约登指数为0.969,是最佳的界值点,灵敏度为98.8%,特异性为98.1%.当cut-off≥1.51时,灵敏度为78.8%,特异性为100.0%.结论 BALF GM检测在非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IPA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湿邪致病特点论治侵袭性肺曲霉病所致长期发热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是指曲霉菌属侵犯肺或支气管所引起的急慢性组织病理损害[1],其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为临床所重视.IPA的临床症状多以发热、咳嗽、咯血、胸痛多见,有研究显示发热是侵袭性真菌病的首发且唯一提示性临床特征[2],IPA患者更容易表现出发热这一症状[3],且此类发热多具有长期性(发热时长超过2周)、难治性的特点,令患者和临床工作者为之困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儿童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EL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儿科医师对ELD相关疾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2007年4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符合ELD诊断标准的患儿149例,应用卡方检验、Fisher′s精确概率法、Mann Whitney U检验以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归纳临床特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的相关性,采用卡方检验、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伴胸部影像学异常诊断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结果:1.儿童ELD中单纯肺部受累最常见病因为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9例),合并其他系统受累的最常见病因为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89例)。2.主要的呼吸系统表现为咳嗽(90例,60.4%)、咯痰(41例,27.5%),23.5%(35例)无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50.3%)以及皮肤(40.9%)为常见合并受累器官。3.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相关系数 r=0.3, 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肺活检与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伴胸部影像学异常诊断结果卡方检验 P<0.05,一致性检验Kappa<0.2。 结论:儿童中ELD多种病因均可致病,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为单纯肺部受累最常见病因。其常见表现为咳嗽、咯痰。肺外常见的受累器官为消化系统和皮肤。外周血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相关性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5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旨在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2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15例AB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等。结果:15例ABPA患者中,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52±13)岁。其中1例有支气管哮喘家族史。在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结核4例,肺炎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支气管扩张2例,嗜酸粒细胞增高性肺炎1例。所有患者血清总IgE均升高,9例(60%)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增高。4例血清特异性烟曲霉IgG抗体升高,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真菌++,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高通量测序提示烟曲霉阳性。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单侧和(或)双侧多发斑片状影,中心型支气管扩张及黏液栓形成,7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5例查外周血癌胚抗原不同程度升高,全身检查及后期随访中未发现肿瘤病灶,且经过原发病治疗后外周血癌胚抗原水平下降。结论:ABPA的主要特征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及支气管扩张,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上肿瘤标志物的干扰,使其极易被漏诊及误诊。提高对ABPA的认知,使其得到早期发现及治疗,从而降低漏诊率及误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半乳糖凝集素-13在呼吸道和皮肤黏膜过敏性疾病中表达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13(galectin-13,Gal-13)在过敏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为过敏性疾病的诊疗提供新途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筛查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和呼吸内科就诊的,以屋尘螨或曲霉为过敏原的过敏性疾病患者216例。这些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变应性荨麻疹。选取25例无基础疾病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检测各组疾病血浆Gal-13含量,并采用Pearson相关判断各组疾病血浆Gal-13含量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特异性IgE、过敏性疾病相关评分量表等的相关性。结果显示,Gal-13在过敏性哮喘组(71.44±39.44)pg/ml、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组(100.10±47.62)pg/ml、过敏性鼻炎组(54.11±24.81)pg/ml、特应性皮炎组(44.12±19.51)pg/ml中表达均显著升高,在变应性荨麻疹组(32.75±10.29)pg/ml和变应性结膜炎组(30.55±9.87)pg/ml无明显升高。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浆Gal-13含量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r s=0.54, P<0.001)、屋尘螨特异性IgE呈正相关( r s=0.51, P<0.001);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血浆Gal-13含量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r s=0.63, P=0.025)、曲霉特异性IgE呈正相关( r s=0.58, P=0.046);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浆Gal-13含量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r s=0.52, P=0.000 2)、屋尘螨特异性IgE呈正相关( r s=0.41, P=0.005);变应性结膜炎患者血浆Gal-13含量与结膜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 r s=0.47, P=0.048);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浆Gal-13含量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r s=0.58, P<0.001)、屋尘螨特异性IgE呈正相关( r s=0.47, P=0.002);变应性荨麻疹患者血浆Gal-13含量与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屋尘螨特异性IgE无明显相关性。综上,Gal-13可能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相关,且可能参与嗜酸性粒细胞炎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干扰素在曲霉感染中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肺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困难,现有抗曲霉药物存在治疗失败率高、药物耐药率增加等问题,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开发新的治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研究表明,干扰素广泛参与细菌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反应。干扰素表达不足或功能缺陷常常导致机体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已有临床研究探索了干扰素在感染性疾病中作为预防或辅助治疗的潜在疗效。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开始关注干扰素在曲霉感染中的免疫作用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本综述将总结曲霉感染中干扰素免疫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烟曲霉特异性IgG在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2021年接受烟曲霉特异性IgG检测的18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8~79岁。全部病例均有哮喘病史或咳喘症状,烟曲霉特异性IgE均阳性;血清总IgE>500 U/ml者16例,其中血清总IgE>1 000 U/ml者13例。在其他诊断指标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0.5×10 9/L者16例;肺部CT显示有支气管扩张者15例;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G阳性(>120 AU/ml)者10例。烟曲霉特异性IgG阳性与阴性病例比较,血清总Ig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支气管扩张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本研究发现,ABPA患者烟曲霉特异性IgG阳性率>50%,对ABPA的诊断具有辅助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病理确诊肺真菌病43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病理确诊肺真菌病患者的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等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病理确诊的肺真菌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病原学分布、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结果:入选经病理学确诊肺真菌病患者43例,分别经外科手术确诊26例(60.47%),经支气管镜确诊14例(32.56%),经皮肺穿刺确诊3例(6.98%);肺曲霉病27例(62.79%),肺隐球菌病11例(25.58%),肺念珠菌病3例(6.98%),肺毛霉病2例(4.65%)。43例患者中27例(62.79%)存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糖尿病10例(23.26%),恶性肿瘤7例(16.28%),支气管扩张症4例(9.3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3例(6.98%),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2例(4.65%),肺结核2例(4.65%),结肠癌术后化疗1例(2.33%)。43例患者主要呼吸系统症状:咳嗽24例(55.81%),咳痰21例(48.84%),咯血16例(37.21%),发热9例(20.93%),喘息8例(18.60%),胸痛7例(16.28%),声音嘶哑1例。胸部影像学改变:肺部结节20例(46.51%),"血管贴边征"12例(27.91%),斑片渗出影10例(23.26%),团块/实变8例(18.60%),空洞7例(16.28%),管壁增厚并管腔狭窄6例(13.95%),空气新月征5例(11.63%)。结论:肺真菌病以肺曲霉病和肺隐球菌病为多见;常见基础疾病为糖尿病及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及咯血;影像学表现主要以肺部结节多见,肺隐球菌病可见"血管贴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断指标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为烟曲霉过敏所致的变应性肺部疾病。近年来对ABPA研究逐渐深入,检测方法日趋完善,国内外诊断标准也持续更新,包含了基础疾病、免疫检测、影像学、病理学检查等方面。了解ABPA诊断指标的临床意义,有助于提升ABPA的早期识别和诊断能力,避免不可逆性支气管肺损害、改善肺功能,避免不良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马尔尼菲青霉菌(PM)是青霉菌中唯一的温度双相型真菌,可引起全身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儿童PM感染多见于有免疫缺陷的宿主,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为肺组织胞浆菌病、肺结核或侵袭肺曲霉病等。播散性的PSM进展快,并发症多,如未能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死亡率高,故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诊断主要包括免疫功能检测、血清标志物、病原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等。目前尚未有标准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主要的一线用药包括两性霉素B与伊曲康唑等。现就儿童PM感染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