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联体背景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 医联体建设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研究显示,医联体建设可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但各整合要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并探究医联体背景下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 年 12 月,采用课题组自行编制的结构化问卷对成都市参与了医联体建设的 38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人员配置、门诊和住院服务、医联体建设情况等,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发放及回收问卷.以在岗职工数、注册全科医生数、床位数、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病床使用率 6 项指标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评价指标,采用秩和比法将 381 家机构的服务能力分为 3 档,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381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位在岗职工数为 54(48)人,中位注册全科医生数为 4(8)人,中位床位数为 50(50)张,中位门急诊人次为 49 460(60 317)人次,中位入院人次为 1 440(2 071)人次,中位病床使用率为68.43%(45.18%).依据秩和比,服务能力被评价为好、中、差的机构分别有61家(16.0%)、260家(68.3%)、60 家(15.7%).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构建筑面积及与医联体内机构合作开展教学查房、远程读片情况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四川省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较好,机构建筑面积及医联体帮扶方式中的教学查房、远程读片会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读片会教学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读片会教学的反馈意见,探讨住院医师读片会的教学效果和提升方向。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进入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的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共计40人。每周一次的读片会上,由2名住院医师分别针对一个病例或一个临床问题进行汇报,督导教师进行点评并引导全体住院医师进行自由讨论。采用问卷调查对教学活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问卷结果并比较不同年级住院医师之间的差异。结果:共有40名住院医师参加调查,其中一年级14人、二年级13人、三年级13人。对于读片会教学整体满意率为95%(38/40);对读片会举办频率、举办时间和线上-线下结合的会议形式认同率高(分别为85%、85%、100%)。随年级增高,读片会参会频率下降,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5,P=0.00215)。病例选择方面,相比于肿瘤性疾病和多系统/脏器受累综合征,选择急诊来源病例(95%)、罕见/疑难病例(82.5%)和常见/基础病例(75%)的比例更高。具体地,一年级更倾向于急诊和常见病(26/44,59.1%),二年级对于急诊和疑难罕见病例更感兴趣(24/43,55.8%),三年级对急诊、罕见病、常见基础病、肿瘤性病变和多系统综合征等各类疾病均有学习需求。在各系统性疾病中,相比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5%),更多学员认为读片会教学在妇产科病例(57.5%)和浅表器官病例(37.5%)两方面帮助更大。结论: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读片会对于住院医师能力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分级教学等方面作出改进,适应住院医师培训需求,帮助其提高职业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CMC结合PBL在急诊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problem-originated clinical medical curriculum, PCMC)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结合在急诊科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急诊科接收的71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带教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n=38)与对照组( n=33),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观察组采取PCMC结合PBL带教。观察两组综合能力评分及教学质量,并记录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患者对实习生的评价。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 t检验。 结果:带教前两组理论考试成绩、病例分析能力、操作技能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带教后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92.30±4.37)vs. (83.75±3.98);(90.24±5.31)vs.(85.35±4.57);(91.33±5.28)vs.(86.49±4.42), P<0.05];带教后两组基本工作掌握情况、工作态度、应变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的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及患者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PCMC结合PBL用于急诊科实习生带教中,不仅能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其理论知识、提高其学习能力及操作实践能力,还能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其临床应变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环境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急诊环境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是否能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方法:随机选择60名三年级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人)和培训组(30人)。对照组学生给予医患沟通基本知识培训及同伴角色扮演教学;培训组学生除对照组学生所学内容外,还额外增加了网络医疗平台案例讨论和临床见习项目。培训前后,利用自我测评量表和马斯特里赫特综合评价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自评和专家评价。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量表信度分析及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培训前两组学生沟通能力无显著差异,经过培训后对照组学生沟通能力无明显提升;相反,培训组学生的沟通能力自我认可度以及专家评价中整体沟通能力和三个单项能力(探索患者需求、情感支持及移情)都明显提高。接受培训组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整体沟通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的影响[ F(time×course)=5.38, P<0.05,Partial η2=0.133]。 结论:通过以实践教学为主的医患沟通专项培训能激发医学生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其急诊环境下医患沟通能力。利用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是医患沟通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使用急诊严重指数分类工具的准确性和自我感知能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院分诊护士使用急诊严重度指数(ESI)急诊患者分类工具的分诊准确性、评分者间的可靠性和主观信心。方法:选取EDs 69名分诊护士为30个标准ESI教学案例场景中的每一个案例进行ESI评分,测量ESI评分的准确性和评分者间可靠性及护士应用ESI算法的主观信心。结果:59.6%的案例情景评分正确,评分者间的可靠性为0.78,大多数(78%)对自己应用ESI的能力充满信心。结论:护士对30种标准的书面案例情景进行ESI评分分配的准确性较低,尽管护士对其应用ESI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评分间可靠性和较高的护士信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症状学临床模拟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急诊专业住院医师人才梯队培养的基石,是培养具有卓越岗位胜任力临床医师的关键环节。目前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日趋完善,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如何让参加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更有效地掌握急诊症状以及相关联的危重症疾病诊断、病情危重识别、抢救诊治流程和急救技能操作要领,突破以老师为主体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方法,探索并建立适合学科发展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急诊专业临床教学日益急迫解决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情景模拟教学(situational simulation teaching)脱颖而出,是一种以高仿真模拟人及计算机系统来再现临床案例真实场景,引导学员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持续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兼具生动、直观、可重复性等特点 [1,2,3] 。目前情景模拟教学多以重现临床危机时刻以及各种急救技能操作设为教学场景 [4,5],在我们研究中将临床疾病危机时刻与急诊常见症状融会贯通为一个个教学模块,通过模拟教学形式为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提供沉浸式培训环境,激发其学习主动性,提升临床岗位胜任力。为研究基于急诊症状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在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将本院2020年与2021年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汇报总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沉浸式虚拟现实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在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4至12月,以嘉兴学院医学院接受急诊与灾难医学课程"灾难现场紧急医学救援"(以下简称灾难救援)章节教学的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的9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班级抽签方式分为传统教学组49人和IVR教学组48人。传统教学组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IVR教学组采用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教学方式。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对IVR教学组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效果评价;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6%(44/47)的学生认同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的教学方式对灾难现场有较好的环境体验,83.0%(39/47)的学生认同感官体验良好,83.0%(39/47)的学生认同该教学方式对学习有较好的促进作用。IVR教学组期末考试灾难救援相关试题的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9.10±2.36)分比(7.11±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IVR结合高仿真化妆技术能提升学生对灾难救援现场的环境体验和感官体验,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综合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科带教情况调查及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为住培)过程中专科带教的情况,并对其进行优化。方法:该研究为质性研究。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住培基地2016、2017及2019级的住培医师为受访者,对其进行半结构式、开放式电话访谈。访谈时间为住培结业回单位工作后6个月。分别于2020、2021年3月对2016、2017级住培医师进行第1轮访谈,调查其对专科学习的感受与建议。在第1轮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头脑风暴、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梳理出新的全科住培过程中专科带教模式,并应用于后续的住培教学。于2023年3月对2019级住培医师进行第2轮访谈,调查新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纳入受访者34人,年龄(27.9±1.8)岁,女性20人(58.8%)。接受第1轮访谈者共12人[综合医院3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人、乡镇卫生院5人)],6人认为在专科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尽管受访者均表示在专科轮转中接受过针对结业考试的模拟人培训,但有2人认为不全面,2人提及部分项目未进行过真人实际操作;12人均认为在专科学习遇到的病种与实际工作存在一定差距;10人提及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方面培训不足;3名在综合医院工作者均表示在专科学习的技能比较实用,而9名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均表示仅部分技能实用,3名在乡镇卫生院工作者则希望培训时在外科急诊处理方面进一步加强;7名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提及因硬件、药品储备等的不同,在专科学到的诊疗知识难以直接应用;7人提及不同带教老师带教的内容与方式不一致;受访者希望加强外科培训、体格检查培训、用药指导以及增加门诊跟诊时长等。接受第2轮访谈者共22人[综合医院2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人、乡镇卫生院7人)],反馈均较第1轮受访者更为正面,但表示仍存在带教与考试内容脱节、技能实训不足的问题;2名在综合医院工作者均提到专科学习应进一步深入,3名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者提及治疗和随访管理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21名受访者认可新的专科带教模式,但表示不同专科带教老师间差异仍较大;药物治疗及随访指导不足等问题仍存在。结论:综合医院全科住培过程中专科带教并未完全贴合全科医师的实际工作,尽管优化后有所改善,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构思-设计-实践-运作"教学在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构思-设计-实践-运作"(conception-design-implement-operation,CDIO)教学在急诊科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7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士入职顺序的奇偶数编号随机分成试验组35人和对照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微视频教学,试验组采用CDIO教学。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小组情景急救演练综合评价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急救理论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86.46±5.27)分比(77.57±5.60)分],试验组小组情景急救演练综合评分优于对照组[(111.14±3.29)分比(96.14±4.22)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 结论:CDIO教学用于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急救综合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能力为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联合柯氏四级评估法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能力为本教育理念(CBE)的教学模式联合柯氏四级评估法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36名急诊重症监护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名。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基于CBE教学模式联合柯氏四级评估法。比较两组急救能力、岗位胜任力、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急救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基于CBE教学模式联合柯氏四级评估法能有效提高护士综合能力与急救能力水平,可为临床带教质量与护士岗位胜任力的提升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