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贴敷联合肿瘤深部热疗治疗肺癌癌性胸水30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在肺癌癌性胸水的治疗中引入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并就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纳入60例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伴胸水患者为对象,病例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2年9月,分组时引入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营养支持+口服予呋塞米口服,基于此,治疗组30例加用中药贴敷及肿瘤深部热疗,观察项目为胸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较之对照组,治疗组胸水改善总有效率更高,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P>0.05).结论 对肺癌癌性胸水患者应用中药贴敷疗法联合深部热疗可显著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质量,用药安全性也有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泡灌洗液RASSF1A及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大鼠肉瘤(rat sarcoma, Ras)相关区域家族1A基因(Ras association family 1 isoform A, RASSF1A)和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rt stature homeobox 2, 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肺结节患者90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恶性肺结节54例为观察组,良性肺结节36例为对照组,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学检查及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比较两组甲基化阳性率,分析肺泡灌洗液甲基化检测对肺结节性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临床特征、径向超声特征及甲基化指标中筛选预测因子,构建恶性肺结节预测模型。结果:观察组RASSF1A阳性22例(40.74%)高于对照组1例(2.78%)(P<0.01)、SHOX2阳性25例(46.30%)高于对照组2例(5.56%)(P<0.01)、RASSF1A及SHOX2两者阳性14例(25.93%)高于对照组1例(2.78%)(P<0.05)、RASSF1A或SHOX2阳性33例(61.11%)高于对照组2例(5.56%)(P<0.01);RASSF1A或SHOX2阳性诊断恶性肺结节的灵敏度61.11%、特异性94.44%。RASSF1A或SHOX2阳性33例(61.11%)高于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17例(31.48%)(P<0.05);RASSF1A或SHOX2阳性联合肺泡灌洗液细胞学阳性率72.22%;观察组径向超声特征中边缘连续比率81.40%、内部回声不均匀比率83.72%及低回声影比率72.09%高于对照组40.00%、40.00%、45.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基因甲基化、径向超声特征边缘连续及内部回声不均匀为预测恶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86。结论:RASSF1A联合SHOX2甲基化检测肺泡灌洗液用于恶性肺结节诊断具有价值,RASSF1A及SHOX2甲基化联合径向超声特征对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长链非编码RNA通过调控上皮-间充质转化参与胶质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胶质瘤是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后易复发且患者中位生存期短.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在胶质瘤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参与胶质瘤细胞的EMT过程,EMT可增强肿瘤细胞的运动和迁移能力,促进肿瘤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进而发生转移.EMT的调控机制十分复杂,多种生长因子、激酶、转录因子、非编码RNA等参与其中.本文对lncRNA通过调控EMT参与胶质瘤侵袭和转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薏苡仁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薏苡仁是临床应用极为广泛的中药,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渗湿除痹、清热排脓、解毒散结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脂肪酸及其酯类、内酰胺类、三萜类、酚类、甾醇类、多糖类为薏苡仁中主要的抗肿瘤成分,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抗肿瘤血管生成、逆转多药耐药、放化疗增敏、免疫调节、抑制癌前病变等多个途径达到抗肿瘤的作用,其中薏苡仁油是最主要的抗肿瘤成分,由薏苡仁油制成的中成药康莱特注射液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效果显著.薏苡仁可用于多种肿瘤的辅助治疗,对于临床常见肿瘤如肺癌、口腔癌、鼻咽癌等头颈部肿瘤,肝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宫颈癌等生殖及泌尿系肿瘤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防止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患者免疫力等方面的优势.论述薏苡仁及其提取物主要抗肿瘤成分及对多种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效果及机制,为薏苡仁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贲门失弛缓症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后非典型血肿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男性,43岁,因“吞咽困难、反酸2年”于2019年11月11日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困难,进食馒头、面条等固体食物时明显,有时伴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进食食物,服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可达160/120 mmHg,平素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1/日”,未规律监测血压。于我院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诊断意见示: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该患者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Eckardt评分7分,临床分级Ⅲ级。入院后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患者无内镜下治疗禁忌,2019年11月15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消化内科行超声内镜检查示:贲门部位固有肌层增厚,其余各层次回声分界清晰连续;中段食管固有肌层回声尚清晰连续()。后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术后暂禁食,常规抑酸、补液等治疗。术后第2天开始进食流食,进食顺畅,无胸痛、反流等不适。POEM术后第4天,患者未遵医嘱进食油条,进食中吞咽顺畅,无明显不适,半天后出现饮水时吞咽困难,无明显胸痛,无呕血、黑便,复查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示:食管扩张、食管下端狭窄。术后第5天复查胃镜示:食管管腔迂曲,见少量食物残留,距门齿25 cm原隧道开口部位见钛夹留置,原隧道部位隆起明显,呈蓝色改变,触压有波动感,下段管腔狭窄,齿状线清,贲门松弛,开闭正常()。考虑隧道内迟发性出血,隧道内血肿形成,遂于内镜下行隧道内血肿清除术:距门齿30 cm原隧道顶端dual刀切开顶端黏膜,建立隧道口,可见大量陈旧性淤血流出,流出后观察黏膜隆起处较前明显缩小,进入隧道内观察可见部分血凝块沉积(),充分冲洗后观察未见活动性渗血部位(),尝试用网篮清理部分血凝块,用甲硝唑注射液冲洗隧道腔,无出血,置放钛夹封闭隧道口();留置胃管于胃内。术后持续监测血压、鼻饲饮食,给予营养、补液治疗,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适。内镜下隧道开窗减压及血肿清除术后第6天恢复半流质饮食,进食顺畅,无吞咽困难,Eckardt评分3分,临床分级Ⅰ级。2021年3月26日门诊复查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胃镜(),患者手术部位愈合良好,出院后无吞咽困难、反流、恶心、呕吐等症状。我科医师电话随访2年,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未再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Eckardt评分0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细胞外囊泡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前列腺癌是男性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过去10年间,前列腺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尤其在尿液和血液检测领域.液体活检是一种微创方法,通过检测循环肿瘤细胞、细胞游离DNA和细胞外囊泡(EVs)中的癌症相关分子,揭示癌症的异质性和获得耐药性.EVs作为细胞衍生的囊泡,内含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多种分子,可从癌症患者的尿液、血浆和血清中分离.EVs的分泌不仅促进癌症的进展、转移和耐药性,还可作为诊断高级别前列腺癌及预测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疾病进展的有效工具.本文综述EVs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诊断和疾病进展预测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在癌症进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含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方案预防肺癌顺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含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方案预防肺癌顺铂化疗相关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1 年 8 月—2023 年 12 月于泉州市中医院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的 80 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 40 例采取静脉用甲磺酸多拉司琼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预防CINV,观察组 40 例采用口服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联合地塞米松预防CINV,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严重程度(恶心呕吐缓解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化疗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缓解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E)的两个分量表评分和总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预防性使用含奈妥匹坦帕洛诺司琼胶囊止吐方案可有效改善含顺铂方案CINV的严重程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LELC)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其主要特征为肿瘤背景中存在明显的淋巴样浸润的间质性细胞。LELC可发生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皮肤、乳腺等各个器官,但以肺部、唾液腺及胃部发生较为多见。其中原发部位在肺部的淋巴上皮瘤样,被定义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primarary pulmonary lymphoepithelioma-like carcinoma,PPLELC) [1]。PPLEL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亚型,约占所有肺部恶性肿瘤的0.9% [2]。PPLELC 1987年首次被报道,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3]。研究结果显示,PPLELC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PPLELC常见于相对年轻、不吸烟的亚洲人群中,不同性别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4]。超过一半的PPLELC患者在就诊时处于早期(Ⅰ期和Ⅱ期) [5],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手段。而对于晚期PPLELC,目前尚缺乏统一的治疗方案,含铂双药化疗结合放射治疗等综合治疗仍是临床应用的首选 [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辅助治疗模式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新辅助治疗模式下行根治性低位前切除联合保护性造口的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进行调查,探讨新辅助治疗前至造口还纳后12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完整新辅助长程放化疗并行根治性低位前切除(LAR)联合保护性造口的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纳入标准:(1)新辅助治疗前行直肠MRI评估为mT 3~4b或mN 1~2而无远处转移(M 0)的患者,同时肿瘤下缘距肛缘<12 cm;(2)新辅助治疗前活检病理确诊直肠腺癌;(3)行完整周期的新辅助治疗;(4)接受根治性保肛手术治疗,术式均为LAR联合保护性造口,已经完成造口还纳,同时随访12个月以上。排除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Ⅳ~Ⅴ级、合并多原发结直肠癌者、过去5年内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怀孕或哺乳期女性、有严重精神疾病史者、行核磁共振检查、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禁忌者后,共纳入83例患者,男性51例(61.4%),中位年龄59岁,体质指数(24.4±3.1)kg/m 2。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机构生活质量问卷的结直肠癌模块(EORTC QLQ-CR29)、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Wexner便秘评分和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量表,分别调查了解患者新辅助治疗前、术前、造口还纳后3个月、造口还纳后12个月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包括直肠肛门功能、性功能等方面。量表的各项分值采用 M( P25, P75)表示。 结果:(1)EORTC QLQ-CR29评分显示,新辅助治疗前、术前、造口还纳后3个月、造口还纳后12个月,患者焦虑[分别为64.4(52.0,82.5)分、75.3(66.0,89.5)分、82.6(78.0,90.0)分、83.6(78.0,91.0)分]和担心身体形象[分别为76.8(66.0,92.0)分、81.1(76.5,91.5)分、85.5(82.5,94.0)分、86.1(82.0,92.0)分]均有所改善(均 P<0.01);盆腔痛[分别为5.4(2.0,8.0)分、5.0(2.0,7.8)分、3.9(1.0,5.0)分、3.0(1.0,5.0)分]、尿失禁[分别为15.7(7.0,22.0)分、11.1(0,17.5)分、10.0(0,17.0)分、9.9(0,16.0)分]、阳痿[分别为14.3(4.2,19.0)分、12.2(0,16.8)分、5.6(0,10.0)分、5.2(0.2,8.0)分]、尿频[分别为26.4(13.0,38.5)分、13.9(0,20.0)分、13.4(2.5,21.5)分、13.2(2.0,20.0)分]和黏液血便[分别为4.7(3.0,6.0)分、2.6(0,5.0)分、2.2(0,5.0)分、1.9(0,4.0)分]等症状均有改善(均 P<0.01)。在改善男性性功能、腹痛、口干、担心体质量改变、皮肤疼痛和性交困难方面,评分存在波动,但造口回纳后较新辅助治疗前症状均有改善(均 P<0.05)。在女性性功能、排尿困难、味觉障碍和排粪失禁方面,造口回纳后较新辅助治疗前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均 P>0.05)。(2)IIEF量表显示:新辅助治疗模式前后,各项评分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3)直肠肛门功能量表显示:新辅助治疗前、术前、造口还纳后3个月、造口还纳后12个月,患者的排气失禁[分别为3.1(0,4.0)分、2.3(0,4.0)分、1.8(0,4.0)分、1.2(0,3.0)分]和急迫排粪[分别为7.2(0,11.0)分、5.2(0,11.0)分、2.9(0,9.0)分、1.7(0,0)分]症状均有改善(均 P<0.01);在改善不完全排空感方面,患者症状存在波动,但造口回纳后较新辅助治疗前症状有改善(均 P<0.05);在需要协助排粪[分别为0(0,0)分、0.7(0,1.0)分、0.6(0,1.0)分、0.7(0,1.0)分]和排粪失败[分别为0.2(0,0)分、1(0,2.0)分、0.8(0,1.5)分、0.8(0,1.0)分]方面,患者症状呈现恶化趋势(均 P<0.01)。对新辅助治疗效果不同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比较术前与新辅助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改变情况。新辅助治疗较不敏感与较敏感的患者在功能、症状方面改变大致相同,区别在于,较不敏感的患者在排尿困难、尿失禁、皮肤疼痛和性交困难方面症状显著改善(均 P<0.05),而较敏感患者在便频方面症状改善( P<0.05)。 结论: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行根治性低位前切除联合保护性造口的治疗模式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需注意患者在需要协助排粪及排粪失败方面,呈现恶化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胸腔积液细胞学诊断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胃肠道间质瘤(GIST)转移至浆膜腔者非常罕见。现就1例原发于胃的GIST且胸腔积液中查见GIST肿瘤细胞的病例进行分析,观察患者胸腔积液涂片的细胞学形态、细胞块及相应组织学切片的形态特点,总结GIST在浆膜腔积液中的细胞学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