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癫痫急性发作院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儿童癫痫急性发作院外管理的最佳证据.方法根据PIPOST模式构建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模型,系统检索关于儿童癫痫急性发作院外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28日.4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指南质量进行评价,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由2名研究者完成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整合.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系统评价7篇和专家共识3篇,总结出5个类别共25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儿童癫痫急性发作院外管理的最佳证据,可为本土化儿童院外惊厥急性发作行动计划制定提供参考,为医护人员开展儿童癫痫急性发作院外管理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气-血-神"病机演变探讨中医药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asthenia,CN)是由于心脏自主神经兴奋而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综合征.其发病多是由过度焦虑、紧张、惊吓或者精神创伤等因素对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的影响所引起.CN患者不仅因为心血管症状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不良情绪并存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而且长期CN还能通过影响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由于CN的病因众多,机制复杂,目前现代医学对CN的治疗多采用对症治疗;中医对CN的治疗还未形成较系统的诊疗体系.中医的"气-血-神"的病机演变理论与CN的病理过程不谋而合,启示在临床上辨证论治,调气、行血、安神均不可偏废.据此,该文从"气-血-神"病机演变切入,将CN的病机分为气郁化邪则神扰、气血不行则神乱、气血无源则神散以探讨CN的病机演变规律,引申和梳理了气血失和影响心神而诱发CN的病理过程.文中根据气、血、神三者之间的联系,从理气解郁以安神、调气化瘀以宁神、益气养血以养神3个方面阐述中医药治疗CN的诊疗思路,为中医药治疗CN提供更系统的理论支持,亦为其丰富了的诊疗方向,同时还归纳并总结了调气、治血、安神之类中医方药治疗CN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证实中医药的科学性并挖掘其优势,拓宽用药思路,为CN诊疗提供进一步的启示和指导,更好地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YS2基因变异致糖原贮积症0型两姐弟及其表型差异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明确1例反复低血糖惊厥发作伴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为家系遗传咨询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姐姐及父母外周血样DNA,采用全外显子组二代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并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患儿反复夜间低血糖伴惊厥发作,姐姐仅存在空腹低血糖。全外显子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及姐姐均携带 GYS2基因第5外显子c.731T>A(p.M244L)和第6外显子c.928G>A(p.G244S)复合杂合变异,既往未见报道,其母亲携带c.731T>A(p.M244L)变异,父亲携带c.928G>A(p.G244S)变异。 结论:GYS2基因c.731T>A(p.M244L)和c.928G>A(p.G244S)复合杂合变异为本例糖原贮积症0型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结果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患儿低血糖时惊厥发作易被误诊为癫痫,但对抗癫痫治疗无效,可通过改善饮食维持血糖稳定控制发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听觉惊跳反射及其在动物模型中的运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听觉惊跳反射是机体受到惊吓声刺激后产生的一种保护反射,刺激类型与反应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及刺激与输出反应之间具有短暂的延时性。基于听觉惊跳反射的模型验证方法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耳鸣模型动物的验证中,此外听觉惊跳反射行为在高级脑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同样十分广泛,包括情绪、认知功能和不同类型感觉信息的调控等。本文就听觉惊跳反射的定义、参与的神经通路、影响因素及其在不同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近亲婚配所致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患儿1例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1例由近亲婚配所致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DBP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取2022年1月6日因"肌张力低、全面发育落后"就诊于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例DBP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其家系调查资料。提取患儿及父母、姐姐的外周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检测,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变异位点的致病性,诊断患儿所患疾病。结果:患儿为2岁9个月女性,临床表现为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抬头不稳,感音神经性耳聋。血清长链脂肪酸增高,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双侧耳90 dBnHL刺激均未能引出V波,头颅MRI提示胼胝体变薄,白质发育不良,患儿父母系近亲婚配,其长女表型正常,无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相关临床症状,其儿子出生当天频繁惊厥、肌张力低及喂养困难,生后1个半月夭折。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 HSD17B4基因存在c.483G>T(p.Gln161His)纯合变异,父母、姐姐均携带 HSD17B4基因c.483G>T(p.Gln161His)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评级相关指南,c.483G>T(p.Gln161His)变异评级为致病性变异(PM1+PM2_Supporting+PP1+PP3+PP4)。 结论:父母近亲婚配导致患儿 HSD17B4基因携带c.483G>T(p.Gln161His)纯合变异,考虑为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SNS基因变异致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 ASNS基因变异致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变异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分泌儿科收治的天冬酰胺合成酶缺乏症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应用全外显子分析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变异筛查,结合先证者表型,确定候选基因的致病位点,应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其父母及其他家系成员进行变异位点验证。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收集已报道的 ASNS突变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结果:先证者,女,4月龄时就诊,3月龄左右出现反复惊厥发作,查体发现患儿小头畸形,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视频脑电图检查为广泛性中-高波幅棘慢、尖形慢波。外显子测序发现 ASNS基因复合杂合变异:c.1211G>A(p.R404H)、c.1643C>T(p.S548F);c.1211G>A为已知致病变异,c.1643C>T为新变异,未见文献报道。先证者弟弟,2月龄时就诊,1月龄时出现抽搐,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视频脑电图检查为双侧后头部为主多灶及广泛性棘波、棘慢波、快波发放。Sanger测序发现与先证者相同的 ASNS复合杂合变异。2例患儿均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分别于7月龄及6月龄时死于惊厥持续状态。 结论:本研究有助于对此疾病临床特征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发现1个 ASNS基因新的致病变异,丰富了 ASNS基因变异谱,为临床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个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家系的临床及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一个中国良性家族性新生儿惊厥(benign familial neonatal convulsions,BFNC)家系的临床特点,鉴定该家系的致病基因突变类型。方法:收集2020年2月在宣城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一个BFNC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样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筛选出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法对每个家系成员的目标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该BFNC家系共9名成员,有4例受累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起病年龄均在新生儿期,4~6月内惊厥发作停止,1例在1~2岁内复发1次。基因检测分析发现先证者 KCNQ2基因第5外显子c.810G>A(p.W270X)杂合无义突变,该突变国内外文献均无报道。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哥哥、母亲及外公均携带该变异,该变异在该家庭中与疾病共分离。 结论:家系受累者均在新生儿期发病,预后良好,符合BFNC临床发病特点。 KCNQ2基因无义突变c.810G>A(p.W270X)是该家系发病的遗传学基础,此发现拓宽了导致BFNC的 KCNQ2基因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KCNT2基因变异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 KCNT2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收集2019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GEFS +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哥哥、外祖父母的外周血DNA,采用癫痫疾病靶向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及验证。以" KCNT2"基因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 结果:先证者,男,3岁,因"频繁抽搐5个月"入院,表现为双眼凝视伴四肢节律性抖动(肌阵挛-痉挛样),每日有3~8次发作,2岁时有发热性惊厥3次。先后予丙戊酸钠、托吡酯、硝西泮、左乙拉西坦口服仍有抽搐;哥哥、母亲儿时有高热惊厥史,家系其他成员无惊厥史。发作期脑电图为广泛性1 Hz高波幅棘慢波发放。先证者、哥哥及母亲、外祖母检测到 KCNT2基因c.574C>T(p.Q192X)(杂合)同一无义突变,既往未见报道,家系余成员 KCNT2基因c.574位点未见该变异。文献检索中文文献0篇,病历资料齐全的外文文献2篇共3例散发患儿,加上本家系4例共7例患者涉及4个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3个,无义突变1个。3例散发患儿临床表现为婴幼儿早期癫痫性脑病,本研究家系表现为热性惊厥和热性惊厥附加症。 结论:在GEFS +患儿中发现了 KCNT2基因尚未见报道的突变和表型,扩大了基因突变谱,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 KCNT2基因突变所致GEFS +可能对抗癫痫药物不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SCN1A基因变异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3个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3个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家系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例GEFS+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并利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1为3岁2月龄男性,表现为热性惊厥附加症,其父亲、2个姑姑、奶奶、姨奶、舅爷及外曾祖母均在1 ~ 2岁时有发热抽搐,6岁之后未再发作。先证者2为1岁4月龄男性,表现为复杂型热性惊厥,其母亲、舅舅及外祖母在5 ~ 6岁前均有发热、抽搐。先证者3为3岁11月龄男性,表现为热性惊厥附加症,其父亲、爷爷幼年均有发热、抽搐,7 ~ 8岁后未再发作。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1的 SCN1A基因存在父源c.1613T>C杂合变异,先证者2的 SCN1A基因存在母源c.2804A>G杂合变异,先证者3的 SCN1A基因存在父源c.1271T>C杂合变异,上述变异均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_Supporting+PP1+PP3+PP4)。 结论:SCN1A基因c.1613T>C、c.2804A>G及c.1271T>C变异考虑为3个GEFS+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及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恩施州民族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235例,根据随访6个月患儿是否继发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62例)和未发作组(173例)。所有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取各因素的最佳截断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的独立风险因素,R软件"rms"包构建预测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高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校正曲线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决策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发作组患者年龄低于未发作组[(14.45 ± 1.54)个月比(21.47 ± 2.18)个月],有癫痫家族史比例高于未发作组[56.45%(35/62)比35.84%(62/173)],围生期(异常)比例高于未发作组[59.68%(37/62)比15.61%(27/173)],惊厥发作类型(全面性)比例高于未发作组[70.97%(44/62)比36.99%(64/173)],脑电图情况(异常)比例高于未发作组[74.19%(46/62)比20.81%(36/173)],惊厥次数高于未发作组[(5.45 ± 2.32)次比(2.04 ± 1.02)次],惊厥持续时间高于未发作组[(18.89 ± 4.29)min比(12.62 ± 2.34)mi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未发作组[(25.65 ± 5.32)ng/L比(18.21 ± 2.2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年龄、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TNF-α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6、0.913、0.899、0.890;最佳截断值分别是3岁、4次、15 min、21 ng/L;年龄(≤3岁)、癫痫家族史(有)、惊厥发作类型(全面性)、围生期(异常)、惊厥次数(≥4次)、惊厥持续时间(≥15 min)是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此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744(0.567~0.932);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0.11时,此预测模型所提供的临床净收益均高于单个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在预测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的高风险方面可以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 结论:基于年龄、癫痫家族史、惊厥发作类型、围生期、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构建热性惊厥患儿继发癫痫发作风险的列线图模型,为癫痫发作的防治提供重要策略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