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CNT2基因变异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 KCNT2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 +)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 方法:收集2019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GEFS +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哥哥、外祖父母的外周血DNA,采用癫痫疾病靶向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及验证。以" KCNT2"基因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8月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 结果:先证者,男,3岁,因"频繁抽搐5个月"入院,表现为双眼凝视伴四肢节律性抖动(肌阵挛-痉挛样),每日有3~8次发作,2岁时有发热性惊厥3次。先后予丙戊酸钠、托吡酯、硝西泮、左乙拉西坦口服仍有抽搐;哥哥、母亲儿时有高热惊厥史,家系其他成员无惊厥史。发作期脑电图为广泛性1 Hz高波幅棘慢波发放。先证者、哥哥及母亲、外祖母检测到 KCNT2基因c.574C>T(p.Q192X)(杂合)同一无义突变,既往未见报道,家系余成员 KCNT2基因c.574位点未见该变异。文献检索中文文献0篇,病历资料齐全的外文文献2篇共3例散发患儿,加上本家系4例共7例患者涉及4个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3个,无义突变1个。3例散发患儿临床表现为婴幼儿早期癫痫性脑病,本研究家系表现为热性惊厥和热性惊厥附加症。 结论:在GEFS +患儿中发现了 KCNT2基因尚未见报道的突变和表型,扩大了基因突变谱,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 KCNT2基因突变所致GEFS +可能对抗癫痫药物不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CN1A基因变异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3个家系的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3个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家系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例GEFS+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并利用Sanger测序对候选变异进行验证。结果:先证者1为3岁2月龄男性,表现为热性惊厥附加症,其父亲、2个姑姑、奶奶、姨奶、舅爷及外曾祖母均在1 ~ 2岁时有发热抽搐,6岁之后未再发作。先证者2为1岁4月龄男性,表现为复杂型热性惊厥,其母亲、舅舅及外祖母在5 ~ 6岁前均有发热、抽搐。先证者3为3岁11月龄男性,表现为热性惊厥附加症,其父亲、爷爷幼年均有发热、抽搐,7 ~ 8岁后未再发作。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1的 SCN1A基因存在父源c.1613T>C杂合变异,先证者2的 SCN1A基因存在母源c.2804A>G杂合变异,先证者3的 SCN1A基因存在父源c.1271T>C杂合变异,上述变异均被评级为可能致病性变异(PM1+PM2_Supporting+PP1+PP3+PP4)。 结论:SCN1A基因c.1613T>C、c.2804A>G及c.1271T>C变异考虑为3个GEFS+家系的遗传学病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个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及 SCN1A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1个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特征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并提取外周血DNA,对先证者采用高通量测序以确定潜在的变异位点,对其家系成员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为典型的GEFS+家系,3代共6人发病,其中2例为热性惊厥,1例为热性惊厥附加症,3例为热性惊厥伴局灶性发作。基因测序显示先证者携带 SCN1A基因c.4522T>A(p.Tyr1508Asn)杂合错义变异,Sanger测序证实该家系其余5例发病成员和1例正常成员均携带该变异,外显率约为85.7%。 结论:SCN1A基因c.4522T>A(p.Tyr1508Asn)变异很可能是该家系的发病原因,其遗传方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不完全外显。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 SCN1A基因的变异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CN1A基因突变引发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1例家系报道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tic epilepsy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是一种复杂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通常由SCN1A基因杂合突变引起,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婴幼儿期反复出现与发热相关的癫痫发作[1].约1/3 的患者可能只在发热时出现癫痫发作,约2/3 的患者无论有无发热,均出现各种形式的癫痫发作,包括局灶或全面性发作[1].该疾病的罕见患者可伴有轻度智力障碍,存在遗传异质性与表型异质性.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经高通量二代测序与Sanger 验证确诊的新发SCN1A基因突变的GEFS+家系位点,旨在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已获得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号:20230307-218).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SCN2A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表型特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SCN2A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表型谱.方法 收集2006年9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治的癫痫患儿,且通过靶向捕获二代测序发现SCN2A基因突变阳性者,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患儿临床特点.结果 共收集21例SCN2A基因突变阳性的患儿,其中男16例、女5例,检测到21种不同的突变类型,其中11例为新生突变,10例为遗传性突变.21例患儿的癫痫发作起病年龄为2日龄~2岁6月龄,其中新生儿期起病6例(29%),1~3月龄起病6例(29%),4~6月龄起病3例,7月龄~1岁起病2例,1岁后起病4例;表现为多种发作类型,其中局灶性发作18例(86%),痉挛发作6例(29%),其他发作类型少见;19例患儿发作有丛集性的特点(90%);3例患儿发作有热敏感.10例携带SCN2A基因遗传性突变的患儿中,9例智力、运动发育正常;11例携带SCN2A基因新生突变的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运动发育落后.21例患儿包括多种癫痫表型,其中良性家族性婴儿癫痫5例,良性家族性新生儿-婴儿癫痫3例,大田原综合征3例,婴儿痉挛症3例,不能分类的早发癫痫性脑病2例,热性惊厥附加症1例,Dravet综合征1例,儿童期起病的癫痫性脑病1例,孤独症共患癫痫1例,发育落后共患癫痫1例.结论 SCN2A基因突变导致的癫痫多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早期起病,发作具有丛集性的特点,局灶性发作最常见;癫痫表型谱广,既可表现为良性预后的癫痫,也可表现为癫痫性脑病,新生突变的患儿表型重,常伴智力、运动发育落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是一种遗传相关性癫痫综合征,其具有表型异质性及遗传异质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多种致病基因的突变参与GEFS+的发病,但其发病及遗传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多数家系无法找到致病基因.随着遗传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将有助于解释GEFS+的发病机制,并对其诊断及精准治疗提供新的依据.现就GEFS+的临床表现、遗传学研究进展、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STX1B基因突变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一家系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总结STX1B基因突变所致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一家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收集2017年8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神经内科就诊的GEFS+患儿及其家族成员的临床资料;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祖父母的外周血DNA,采用癫痫疾病靶向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及验证.以“STX1B”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医学网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结果 先证者为一男孩,2岁,因1个月内频繁抽搐入院,表现为热性惊厥起病后频繁癫痫发作,抽搐表现为局灶起源演变为双侧强直阵挛发作,左乙拉西坦控制良好;父亲表现为幼时热性惊厥和成年后癫痫,服用拉莫三嗪后发作控制;祖母有儿时热性惊厥病史;家系其他成员无惊厥史.发作期脑电图示中央区起源的局灶性8~10 Hz低电压快波.先证者、父亲及祖母检测到STX1B基因c.705C>G(p.Asn235Lys)(杂合)同一突变,该位点既往未见报道,家系其余成员STX1B基因c.705位点未见该变异.文献检索中文文献0篇,病例资料齐全的外文文献4篇一共33例患者(包括4个家系和4例散发患者)9个突变位点,加上本家系3例共36例患者涉及10个突变位点.其中错义突变5个,无义突变3个,插入和缺失各1个;分布在3号外显子4个,8号及9号外显子2个,1号外显子1个.患者可有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在同一家系中存在外显不全.结论本研究在GEFS+患儿中发现了STX1B基因既往尚未报道的突变,扩大了基因突变谱,为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了基础;本家系中患者存在临床异质性,STX1B基因突变所致的癫痫对抗癫痫药物敏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估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患儿的疫苗接种风险. 方法 选择浙江大学绍兴医院儿科自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7例临床诊断为GEFS+的患儿,利用靶向二代测序技术将其分为SCN1A基因突变阳性组(SCN1A+组)11例及SCN1A基因突变阴性组(SCN1A-组)51例(剔除其余5例其他基因突变),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自出生至7岁龄疫苗接种后的惊厥发生次数以及体温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患儿惊厥发生后外周血白介素(IL)-2、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 结果 11例SCN1A+组GEFS+患儿接种疫苗共34次,发生疫苗后惊厥次数为16次,发生率为47.00%;51例SCN1A-组GEFS+患儿共接种疫苗186次,发生疫苗接种后惊厥次数为12次,发生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1A+组GEFS+患儿发生惊厥时体温为(38.06±0.57)℃,SCN1A-组GEFS+患儿发生惊厥时体温为(39.49±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N1A+组GEFS+患儿惊厥后外周血IL-6、IL-10表达水平分别为(96.80±25.05) pg/mL、(74.90±18.28) pg/mL,明显高于SCN1A-组GEFS+患儿的(72.97±4.81)pg/mL、(43.99±10.63)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CN1A+组GEFS+患儿比SCN1A-组GEFS+患儿更易发生疫苗接种后惊厥,且惊厥的热敏感现象更明显,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惊厥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马与新皮质组织特异性GABRG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及其在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中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建立基于Cre/loxp重组酶系统调控的海马和新皮质特异性GABAA受体γ2亚基(GABRG2)基因条件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为深入研究海马区和新皮质GABRG2在癫痫发生中的功能作用提供动物模型.将引进的GABRG2n/wt转基因小鼠与海马和新皮质特异性表达Cre+/+重组酶工具鼠分别进行繁配和鉴定,然后再将2种小鼠进行杂交并对其子代小鼠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其子代基因型为GABRG2fl/wtCre+的小鼠为构建的海马区和新皮质特异性GABRG2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利用PCR技术鉴定小鼠基因型,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GABRG2基因在小鼠海马和新皮质中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PCR结果显示子代小鼠基因型符合GABRG2fl/wtCre+;海马与新皮质特异性GABRG2基因敲除小鼠海马和新皮质中GABRG2的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热造模过程中,实验组小鼠癫痫发作更明显.利用Cre/Loxp技术成功构建了海马与新皮质GABRG2基因敲除小鼠,可为进一步研究GABRG2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netic epilepsy with febrile seizures plus,GEFS+)是一种常见的家族性癫痫综合征,儿童期起病.自1997年Scheffer和Berkovic的初次报道以来,GEFS+作为一种新的综合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GEFS+家系致病基因及临床表型多样,不同家系药物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本文就GEFS+的概念演变、发病机制、基因型、临床表型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