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退热合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乙型流感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感冒退热合剂联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乙型流感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6 月武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80 例乙型流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研究组予感冒退热合剂联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评价两组疗效、恢复情况[鼻咽拭子乙型流感病毒抗原(IBV-Ag)是否转阴,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和体温是否恢复正常]和安全性,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指标(CD3+、CD4+、CD8+)、炎症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0.00%(P<0.05);研究组的IBV-Ag转阴比例,以及血清SAA、CRP和体温正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D3+、CD4+均较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IL-6、TNF-α、IL-4、IFN-γ水平与CD8+则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感冒退热合剂联合雾化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儿童乙型流感效果良好,能促进患儿恢复,增强机体免疫,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尚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感冒退热合剂治疗风热型感冒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感冒退热合剂治疗风热型感冒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120例风热型感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感冒退热合剂和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120例患者中,6例在治疗过程中服用解热镇痛药被剔除,2例未能联系失访,最终完成观察病例112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D4+/CD8+、CD19+、NK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冒退热合剂通过调节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对治疗风热型感冒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感冒退热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感冒退热合剂对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感冒退热合剂,两组疗程均为3d.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退热情况及血常规、CRP、血沉、PCT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治疗组患者体温开始下降时间、体温完全复常时间、咽喉肿痛消失时间、咳嗽停止时间、流涕停止时间、鼻塞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常规、CRP、PCT、血沉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感冒退热合剂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对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2017—2020年我院医院制剂应用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年来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探讨中医院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利用医院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对2017——2020年我院医院制剂出库数量、出库金额及制剂品种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将使用量、不同剂型用药构占比、各专科用药构成比、用药频率(DDDs)等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医院制剂的使用特点及发展趋势.结果:我院医院制剂出库数量和金额整体呈增长趋势,中药制剂占医院制剂总销量比高于99%;专科用药方面,骨伤科、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医院制剂用药量连续4年稳居前3,年用药金额构成比均在10%以上;用药剂型以片剂、合剂、胶囊剂、颗粒剂为主导剂型;通痹宁片、复方川贝枇杷止咳露、加味胃炎消片、昆藤通痹合剂、袁氏生脉成骨片、胃肠舒片、柴葛感冒退热颗粒、消胀片连续4年在内服医院制剂中DDDs排名前10位;五味双柏散、加味双柏膏、舒乐宁洗剂、通络祛风散、痔冲洗洗剂的使用量连续4年在我院外用医院制剂中排前5位.结论:我院医院制剂用量逐年增长,持续发展空间大,人用经验丰富.基于医院"专科优势"特色,发挥医疗机构制剂在人用经验中药创新药研发的优势,能帮助医疗机构制剂向中药新药的研究路线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