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根分次去除法在疑或累及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阻生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应用截冠法分次拔除紧贴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效果.方法:对10例术前全景片及CT均显示牙根紧贴或接触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采用截冠留根法,于釉-牙骨质界去除阻力牙冠,包埋牙根于牙槽骨内;术后观察,待牙根移动远离下牙槽神经后再行拔除术.结果:10例患者术后反应轻微,均无下牙槽神经损伤,无感染情况出现;仅1例牙根未能上移至远离下牙槽神经的位置,留根于牙槽骨内,牙龈创面愈合,随访1年无不适.结论:根尖紧贴或接触下牙槽神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经截冠留根术后,断根有上移萌出趋势,可远离下牙槽神经管,后期拔除断根,可明显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锥形束CT评价3种根管充填方法的再治疗效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锥形束CT扫描评价3种方法根管充填后采用Mtwo-R再治疗的效率.方法 30颗离体单根管下颌前磨牙,截冠后使用Mtwo镍钛锉根管预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牙,分别采用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充填、iRoot SP单尖法充填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Mtwo-R再治疗锉去除根充物,记录再治疗所用时间.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CBCT扫描,超声荡洗2 min,再次CBCT扫描,测量Mtwo-R再治疗后及超声荡洗后根管充填材料体积,计算剩余根管充填材料体积百分比.结果 操作时间GuttaFlow组<冷侧压组
0.05).超声荡洗后剩余充填材料体积百分比GuttaFlow组 0.05).在辅助超声荡洗后,3组剩余充填材料体积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根管再治疗后3组均会残留根管充填材料,常温流动牙胶充填后充填材料更容易被去除,iRoot SP最不容易被清除,辅助超声荡洗能提高iRoot SP的清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CBCT对下颌第三磨牙手术术式选择的影响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CBCT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式选择的影响.方法:选择130例符合手术适应症的下颌第三磨牙,通过使用两种放射学检查方法作为术前检查:(1)全景片检查;(2)CBCT检查.在经放射学检查之后,手术方案即被确定下来:拔除术或者截冠术.第一步治疗计划根据全景片拟定,第二步根据CBCT确定.记录经拍摄CBCT后,选择使用截冠术的倾向因素.结果:手术方案是根据第二步治疗计划所执行的.113例(86.9%)样本的第一步治疗计划和第二步治疗计划是一致的,而经拍摄CBCT后的17例(13.1%)样本的治疗计划发生了改变.数据使用SPSS 22分析并应用5%的部分有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三磨牙与下牙槽神经管直接接触时,会极大的影响治疗方案并最终选择使用截冠术.然而,直接接触并非一个充分的影响因素;另外,根的数量、根与神经管之间有无皮质骨、神经管是否位于根的凹陷处以及牙根与神经管接触的长度,也是对于选择截冠术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CBCT影响了13.1%的治疗计划.CBCT影像中观察到的下颌第三磨牙与神经管管腔的直接接触、神经管在根尖复合体附近弯曲或凹陷的位置、根与神经管之间有无皮质骨以及牙根与神经管接触的长度,对于决定使用截冠术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对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时对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62例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患者(智齿牙根尖与下颌管连结),按照拔除方式不同分为截冠留根组与传统拔牙组,比较2组术后1周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出血率、术后疼痛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观察2组术后18个月感染发生率,观察截冠留根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后6个月、12个月及18个月)断根移位情况.结果 2组术后1周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冠留根组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传统拔牙组(P<0.05);截冠留根组术后疼痛时间短于传统拔牙组(P<0.01);截冠留根组患者满意度优于传统拔牙组(P<0.05);2组术后18个月之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断根移位(0.51±0.06)mm,术后6个月移位(1.14±0.13)mm,术后12个月移位(1.48±0.17)mm,术后18个月移位(1.50±0.18)mm,趋于稳定,21例经二次手术拔除断根.结论 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可减轻对下牙槽神经损伤,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获得其满意,具有临床可行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 8年1 2月-2019年8月在笔者科室就诊要求拔除下颌第三磨牙,且全景片显示智齿牙根尖连结下颌管,并经锥形束CT(CBCT)扫描确认的1 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分别采用截冠留根法拔除(观察组)和传统拔牙法拔除(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情况、颌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手术并发症及牙根移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颌面部肿胀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牙槽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断根移位(2.28±0.57)mm,前6个月移位较快,后期趋于稳定.结论: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程度轻,且断根可上移萌出,远离下牙槽神经管,降低下牙槽神经损伤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截冠留根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评价截冠留根法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利用截冠留根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120例,共拔除下颌阻生智齿128颗,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利用锤凿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拔除125颗,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截冠留根法对下颌阻生智齿进行拔除,对照组采取传统拔牙技术对其进行拔除.术中对两组患者的拔牙时间进行记录,并评价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感;统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及术后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除智齿时间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截冠留根法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过程中,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