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创青光眼手术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前对青光眼的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将眼压控制在视神经损害不进一步发展的水平。随着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创性青光眼手术不断兴起,为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新兴的几种微创手术装置的原理、适应证和临床效果,以期对青光眼手术治疗的选择有所裨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健康人和青光眼患者小梁网-Schlemm管的形态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12/2
房水循环障碍导致的眼压升高是青光眼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小梁网-Schlemm管途径引流75%~80%的房水,其结构在不同生理条件下发生持续动态变化从而引起眼压波动.大量研究表明青光眼患者眼压升高与小梁网和Schlemm管形态改变之间关系紧密,但目前缺乏系统性综述.本文就健康人和多种类型青光眼患者中小梁网及Schlemm管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综述,以期为青光眼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又称可植入式隐形眼镜(ICL),它为屈光不正的治疗提供了角膜手术以外的新途径,可应用于高度近视、屈光参差、圆锥角膜等患者.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是V4c型ICL,其特点是带有中央孔,可改善房水的引流并增加晶状体前表面的房水循环,且术前或术中不再需要行周边虹膜切除术.ICL植入术可有效提高裸眼及矫正视力,且术后眼压长期稳定.V4c型ICL植入术后白内障发生率较传统V4型更低,其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高,在目前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作为矫正上述屈光不正的主要方法.随着ICL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有关ICL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的讨论越来越多,明确手术的安全有效性,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现就ICL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眼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基本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5
眼用制剂作为局部给药的外用制剂,仅在眼部起效,一般要求不得进入系统循环并发挥全身作用,故其难以通过传统的药动学方法,以测定血中的药物浓度并比对的方式来评价仿制药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生物等效性(BE);如果采用眼内房水中的药物浓度来进行眼用制剂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也因为房水取样量有限,难以多次取样,存在医学伦理问题而难以推广.目前国内外产、学、研各界均在积极探求对眼科药物这种给药途径特殊的无明确BE评价方法的复杂仿制药的可替代的体内/外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本文根据眼用制剂的剂型原理、药物起效部位(眼表、眼内)差别以及药物本身作用机制的区别,汇总了ICH主要成员国当前对眼用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的技术要求,并探索基于Q3的眼科药物的in vitro BE试验等评价手段,来扩展眼科药物的一致性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眼胶质淋巴系统及相关眼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最近发现的眼胶质淋巴系统更新了临床对眼内循环的认知,其是一个由神经胶质细胞终足上水通道蛋白4(AQP4)驱动并依赖视网膜动、静脉周围间隙的房水-组织液交换系统,最终起到将β淀粉样蛋白等神经毒性物质排出眼外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眼胶质淋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描述了生理状态下该系统具体的循环路径及其在青光眼、视盘水肿、Terson综合征(TS)等疾病过程中的障碍机制,并提出未来可确定眼胶质淋巴系统具体调控环节,针对具体环节改善该系统的功能,如利用中药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促进眼内代谢废物的清除,这将有机会为青光眼等诸多眼病和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