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傣医治疗痹证方药用药特点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研究傣医治疗痹证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民族医药单验方数据库及相关民族医药书籍、文献中傣医治疗痹证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傣医治疗痹证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筛选出292首方剂,方剂中药物出现频次≥10的药物37个,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药为:地血香、姜黄、苏木,核心用药模式14个,主要的关联规则为扁担藤配伍地血香,置信度=1,发现核心组合28个,演化新方14个.结论:傣医治疗痹证方剂中,主治风寒湿痹证与风湿热痹证的方剂最多,其组方以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组合最为常见,祛除邪气,消除病因为主要的用药特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扁担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扁担藤Tetrastigma llanule(Hook.) Gagnpp.的化学成分.方法 扁担藤80%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oelarthenol (1)、ethyl 3β-hydroxy-5-cholen-26-oate (2)、蒲公英赛酮(3)、dennettine (4)、3-β (stearyolxy) olean-12-ene(5)、棕榈酸(6)、水杨酸(7)、β-谷甾醇油酸酯(8)、香草酸(9)、豆甾醇(10)、12-methyltridecan-1-ol (11)、异东莨菪内酯(12)、estigmast-4-en-6β-ol-3-one (13)、stigmast-4,2 2-dien-3-one (14)、D-葡萄糖(15)、D-甘露醇(16).结论 化合物1~5、8、11~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扁担藤及其同属植物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就葡萄科崖爬藤属扁担藤及其同属药用植物三叶青、崖爬藤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归纳出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黄酮类、酚酸类、油脂、三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免疫等作用,为进一步开发该属植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利用叶绿体基因组数据解析锦葵科梧桐亚科的系统位置和属间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5
分子系统学研究将传统梧桐科与锦葵科、木棉科和椴树科合并为广义锦葵科,并进一步分为9个亚科.然而,9个亚科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且梧桐亚科内的属间关系也未得到解决.为了明确梧桐亚科在锦葵科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厘清梧桐亚科内部属间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对锦葵科8个亚科进行取样,共选取55个样本,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广义锦葵科中,刺果藤亚科和扁担杆亚科组成Byttneriina分支,Malvadendrina分支中山芝麻亚科为其他亚科的姐妹群,随后分出梧桐亚科(WCG、LSC和SSC矩阵构成的数据集),以及Malvatheca分支(木棉亚科和锦葵亚科)与非洲芙蓉亚科-椴树亚科的姐妹关系.(2)在梧桐亚科中,可乐果属分支(Cola clade)是独立一支,随后是酒瓶树属分支(Brachychiton clade)与苹婆属分支(Sterculia clade)+银叶树属分支(Heritiera clade)形成姐妹关系(WCG、LSC和CDS矩阵).(3)在可乐果属分支中,可乐果属为梧桐属(含闭果桐属)和胖大海属+舟翅桐属的姐妹群.该研究基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基本澄清了广义锦葵科的亚科系统关系以及梧桐亚科内各属关系,系统发育树框架基本明晰,但梧桐亚科在Malvadendrina分支的位置和酒瓶树属在梧桐亚科的位置,以及梧桐属的概念及范围仍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结合核基因组数据进行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扁担藤抗炎谱效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基于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的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抗炎谱效关系研究.方法:建立10批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HPLC指纹图谱,以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芽肿为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实验,分别用灰色关联度法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指纹图谱和药效数据相关联,研究其谱效关系.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3个共有峰.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扁担藤乙酸乙酯部位1、2号色谱峰对耳肿胀(急性炎症)小鼠具有缓解作用,1、6号色谱峰对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小鼠有缓解作用,其中色谱峰2为原儿茶酸.结论:扁担藤的抗炎作用是多种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中药多组分协同发挥药效的特点,灰色关联度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可作为筛选与预测中药药效物质组分的分析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