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至2022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膝关节镜下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2018年至2022年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膝关节镜手术治疗的2 481例患者资料。采集不同年份间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患者居住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2 481例患者中,男1 427例,女1 054例;年龄35.9(26.0,51.4)岁。2018年至2022年收治的病例数依次为344、339、344、632、822例。不同年份间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疾病诊断前3位分别为膝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和劳损(40.2%,998/2 481),膝关节内紊乱(30.7%,761/2 481),滑膜炎和腱鞘炎(5.5%,136/2 481)。不同年份之间患者疾病诊断构成、患者居住地构成、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男、女性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分别为膝关节和韧带脱位、扭伤和劳损(47.3%,675/1 427),膝关节内紊乱(32.2%,339/1 054)。广州市患者从2018年的22.4%(77/344)逐步上升至2022年的55.8%(459/822)。2020、2021、2022年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018、2019年,2021年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020年,2022年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202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018年至2021年的患者住院费用呈增长趋势,其中2019、2020、2021、2022年均较2018年显著增多,但2022年的患者住院费用较2021年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2018年至2022年膝关节镜手术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主要疾病诊断为膝关节损伤。广州市患者占比呈上升趋势,住院时间有缩短趋势,住院费用从2022年开始下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郭氏推拿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郭氏推拿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CLAI)的疗效。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82例CLA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研究组给予郭氏推拿理筋手法。2组均3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踝关节活动度检测及Y 平衡测试,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踝关节功能,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足与踝功能量表(FAAM)评估踝关节功能受损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12%(39/41)、对照组为78.05%(32/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5, P=0.023)。治疗后,研究组踝关节跖屈、背伸、内翻及外翻活动度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11.32、14.02、8.70、18.09, P<0.01);踝关节Y 平衡测试前向、后内及后外伸出距离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5.92、6.59、5.03, P<0.01);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 t=5.94, 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t=13.38, P<0.01);FAAM评分中日常活动评分、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9.14、14.99, P<0.01)。 结论:郭氏推拿理筋手法可改善CLAI患者踝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程度,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足踝调衡法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足踝调衡法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8年1月-2021年1月本院6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足踝调衡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洗。2组均治疗7 d。采用VAS量表,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Association Ankle Hindfoot Scale,AOFAS)评估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及踝足功能恢复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P物质、神经肽、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IL-1β、IL-6、hs-CRP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0/31)、对照组为77.4%(24/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7, P=0.023)。治疗后1、3、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4.86、5.19、3.86, P<0.01),Kofoe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03、2.58、2.46, P<0.05),AOFAS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61、2.47、4.90, P<0.05)。治疗后,观察组P物质[(2.94±0.91)mg/L比(3.69±0.94)mg/L, t=3.19]、神经肽[(141.06±16.31)ng/L比(165.22±17.63)ng/L, t=3.16]、NGF[(43.65±10.15)ng/L比(52.26±10.20)ng/L, t=3.3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1),IL-1β、IL-6、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t值分别为2.60、2.64、2.42, P<0.05)。 结论:足踝调衡法推拿联合中药熏洗可快速缓解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疼痛程度,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在外踝韧带重建术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重建外踝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踝关节不稳定患者资料。全部为男性,年龄25.2(19.0,30.0)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3D打印组(13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重建外踝韧带)和透视组(20例,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重建外踝韧带),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外踝韧带自体股薄肌腱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足踝结果分数(FAOS)、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角度,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4.5±5.5)个月。3D导板组手术时间(34.2±6.5) min显著短于透视组(50.4±7.1) min,X线透视次数(1.4±0.5)次显著少于透视组(3.6±0.7)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FAOS评分、距骨前移距离、踝关节内翻角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间末次随访时AOFAS踝-后足评分、FAOS评分、距骨前移距离、距骨倾斜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无医源性骨折、韧带松动、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内置物脱落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与C型臂X线机透视定位比较,3D打印导板辅助定位下重建外踝韧带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X线透视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轻微下胫腓损伤的诊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轻微下胫腓损伤与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症状相似,又因为不合并骨折,故而极易被漏诊、误诊。处理不当常引起慢性疼痛、功能障碍,加速踝关节退变。轻微下胫腓损伤的诊断需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关节镜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轻微下胫腓损伤的治疗常依据损伤时间:急性者常采用保守治疗、下胫腓螺钉、袢钢板、弹性胫腓钩、混合固定;慢性者常采用关节镜清理、下胫腓融合、韧带重建;亚急性者治疗方案则具有争议,介于两者之间。轻微下胫腓损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预后息息相关。本文就轻微下胫腓损伤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诊疗的争议问题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下肢肌肉骨骼系统损伤。若未能及时干预,疾病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需要正确的诊断、分型和积极干预。目前临床上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的诊断手段、分型标准和治疗方法众多,并且在某些方面仍有争议。本文将对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诊断、分型和治疗方法中的进展与争议问题作一概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改良Broströ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中是否需要切除腓骨小体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Brostr?m术治疗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CLAI)中切除腓骨小体与否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CLAI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有无腓骨小体分为腓骨小体组(33例)和无腓骨小体组(43例)。腓骨小体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8.4±8.6)岁。无腓骨小体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7.8±7.4)岁。腓骨小体组切除腓骨小体。所有患者均采用锚钉缝合改良Brostr?m手术治疗CLAI。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72个月(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腓骨小体组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4.5±3.4)分提高至(95.7±2.1)分,非腓骨小体组AOFAS的踝-后足评分由术前(56.2±2.7)分提高至(95.2±2.4)分;腓骨小体组VAS评分由术前(5.7±1.8)分降至(1.6±1.4)分,非腓骨小体组VAS评分由术前(5.7±1.6)分降至(1.7±1.2)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AOFAS的踝-后足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治疗有腓骨小体的CLAI患者中,改良Brostr?m术联合腓骨小体切除术与无腓骨小体患者的韧带修复术相比,具有相似的疗效,建议在有腓骨小体的CLAI患者中切除腓骨小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19-2020年海军某特战部队训练伤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2019-2020年海军某特战部队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及特点,分析新军事训练大纲施训后该部队训练伤的伤情特点及诱因规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该部队2019-2020年训练伤的发生情况,并对训练伤损伤部位、损伤类型、预后、对训练的影响、训练伤与作训科目的关系及训练伤的诱因等内容进行分析。结果:2019及2020年该部队官兵训练伤四肢损伤依然高发,2020年较2019年头颈部损伤发生率有所上升;训练伤类型以慢性劳损、拉伤扭伤为主;2年中均存在训练伤预后不良情况,导致训练强度降低的比例有所增高;致伤风险科目主要为自主训练科目、器械训练和400 m障碍等;场地与技术方面的致伤诱因比例下降,体能不足、负荷过大、心理恐惧等成为可能的高致伤诱因。结论:海军某特战部队依照新军事训练大纲施训后,2020年较2019年训练伤发生率虽无明显增高,但呈现出一定的新变化特点,训练伤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应根据训练伤新的变化特点及时加以调整,科学制定训练方法,利用新手段和新技术加强训练伤的预防及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配合电磁波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探讨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配合电磁波治疗老年慢性腰肌劳损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日常按摩治疗,其中对照组加用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特定电磁波治疗.比较2组间临床疗效,腰部疼痛,腰部功能,腰痛症状量化评分及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MS)和中位频率(MF),腹背肌耐力及腰椎活动度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及ODI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腰痛症状量化评分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RMS和MF较治疗前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RMS和MF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组腹背肌耐力及腰椎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减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辅助腰部核心肌群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慢性腰肌劳损患者腰部疼痛,提高腰部功能、腹背肌耐力及腰椎活动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伤科要药"三七在骨伤与创伤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5/11
三七是临床伤科疾病的常用中药,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效,历代中医古籍对其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论述大同小异,现代研究发现三七具有活血、止血、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活性,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类.伤科疾病是指人体因跌打坠堕、扭伤劳损、碰撞闪挫等原因而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气血等损伤,主要包括挫伤、创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及内伤等临床常见疾病.通过整理历代本草和现代文献中关于三七"伤科要药"功效的相关记载,对其在骨损伤修复、活血化瘀、止血、抗炎镇痛、伤口愈合等方面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梳理,为其深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