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伴出血1例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该病例为一例64岁男性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大量感冒药酚麻美敏(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而就诊。肾穿刺活检提示急性间质性炎症伴出血。给予过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获得良好疗效。对乙酰氨基酚不是非甾体抗炎药,在肾脏被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产生有毒活性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在谷胱甘肽耗竭后与细胞蛋白结合,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常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很少引起严重的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AI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危险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相关危险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本院就诊的80例儿童ALL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8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根据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环境暴露因素与ALL发生的关系.以Spearman系数确定儿童ALL与危险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期存在吸烟、饮酒、农药暴露史、服用感冒药和抗病毒类药物、X线照射史、近期房屋装修均是ALL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孕妇吸烟、孕妇饮酒、孕妇农药暴露史、孕期X线照射及近期房屋装修均是儿童ALL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妇孕期的吸烟、饮酒、农药暴露、X线照射及近期房屋装修等因素显著增加了儿童ALL的发生风险,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和环境管理以降低儿童ALL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1例CLCNKB基因突变导致成人Bartter综合征病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2023/12/9
1 临床资料1.1 病史患者,男,25 岁,因"乏力、四肢活动障碍半月余"入院. 半月余前服用感冒药(布洛芬、头孢类抗生素)后出现乏力、双腿酸胀,2 d后出现四肢活动障碍,无法自行起身,伴咳嗽,且血钾低,给予静脉及口服补钾治疗仍控制不佳. 体质量未见明显减轻,既往体健. 父亲患有冠心病,家族其他成员身体均健康,家族中无与患者类似病史,否认家族重大遗传及传染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我国社区药店药师参与儿童非处方药药学服务现状调研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提升我国社区药店药师儿童非处方药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查阅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国内外文献并咨询 9 位专家(国内部分医院药学部主任等)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发放至我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纳入台湾省)的社区药店药师,调研其对儿童常用 6 类非处方药(解热镇痛药、感冒药、化痰止咳药、消化系统用药、抗组胺药、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补充剂)的认知及其药学服务开展情况,分析调查结果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共发放 3 518 份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涉及药师 3 518 人."非常清楚"6 类药物的适应证、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用法用量、适宜剂型的药师占比多在30%~40%之间;推荐用药前,能询问患儿症状、年龄、过敏史的药师占 70%~81%,会提示药品用法用量及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师占65%~72%.结论 社区药店药师对儿童常用 6 类非处方药的各方面认知及药学服务开展水平均有待提高.应有的放矢设计儿童非处方药知识培训计划,提高社区药店药师该类药的药学服务水平,发展和完善我国社区药店服务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32例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患者影响因素分析及预后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DILF)的危险因素,并对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 2015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期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DILI和肝衰竭患者,其中DILI 221 例,男性 97例、女性 124 例,年龄 46(37,60)岁;DILF 32例,男性 17 例、女性 15 例,年龄 47(40,58).比较DILI、DILF患者以及不同临床结局DILF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DILI患者肝衰竭发生以及DILF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DILI患者用药情况具体为中药/中成药120 例(54.3%)、抗结核药物 37 例(16.7%)、感冒药 29 例(13.1%)、抗肿瘤药物11 例(5.0%)、降血脂药物 7 例(3.2%)、抗甲状腺药物 5 例(2.3%)、神经精神类药物 4 例(1.8%)及其他药物 8 例(3.6%);DILF患者用药情况具体为抗结核药物 14 例(43.7%)、中药/中成药 12 例(37.5%)、感冒药 2 例(6.2%)以及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剂、精神类药物、降血压药各 1 例(3.1%).单因素分析得出DILI患者 HBV 感染、抗结核药物、WBC、AST、Tbil、血氨、INR及MELD评分低于DILF患者,而DILI患者PLT、PTA高于DILF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反映肝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除外,多因素分析提示 HBV 感染、WBC升高及PLT减少为DILI发生肝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DILF患者系统治疗后好转、恶化病例分别为 14 例、18 例.单因素分析得出好转、恶化DILF患者ALT、Tbil、Scr、PTA、INR、MELD评分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低PTA 是DILF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ILI患者发生肝衰竭存在着多项危险因素,包括WBC升高及PLT减少.HBV感染病例服用抗结核药、中药/中成药等高风险致肝损伤药物时,需要警惕AILF的发生.另外,AILF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时,往往预后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药师在儿科联合门诊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药师与儿科联合门诊,不断提升儿科门诊的用药合理性.方法 建立联合门诊使临床药师直接参与到儿科与儿保门诊的治疗过程中,并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儿科门诊输液、抗菌药物、中成药及微量元素补充剂使用率及补液、退热、雾化吸入等药物平均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DUI).结果 联合门诊运行一年来门诊输液、抗菌药物、中成药及微量元素补充剂使用率明显下降,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芬栓、吸入用布地奈德及复方异丙托溴铵DUI上升,复方感冒药DUI呈下降趋势.结论 药师-儿科联合门诊有利于提升儿科门诊合理用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某医学院校医学生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认知和使用情况的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为进一步促进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四年级学生126名,通过问卷调查法(126名学生)和访谈法(其中20名学生)就其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认知和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就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所选取的20名受访学生均配合完成访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中有88.1%购买和服用过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有78.6%不知道药品通用名含有“感冒”“抗感”“感”等字样的感冒药都是中成药;有71.4%认为自己至少能判断一种类型的感冒,而其中有87.8%表示对能判断的全部或部分类型感冒可以选择合适的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学生均不能利用中医理论来确切描述相关类型感冒的含义,也不能完整、全面、准确地描述相关类型感冒的症状,在正确选择用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体虚感冒的合适的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方面的情况也很不理想.结论:该医学院校医学生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的通用名了解不够,对中医有关感冒的理论认识不够,且对非处方中成药类感冒药的选择情况不令人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PCI术后脑出血抗血小板治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脑出血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PCI术后脑出血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行抗血小板治疗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发作性胸闷、胸痛2h收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后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6d出院.出院3d后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步态不稳,自行口服感冒药无效,夜间出现嗜睡、恶心、呕吐,急诊头颅CT检查示脑出血(右侧颞枕顶部).考虑脑出血与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相矛盾,予脱水、降颅压、营养神经等治疗,同时利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抗血小板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4个月,病情稳定.结论 应用血栓弹力图可实现PCI术后脑出血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型糖尿病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21岁.患者以“发热伴关节疼痛、肿胀10d”入院.患者人院前10 d出现发热,以午后体温升高为著,自测体温38.5℃,伴有全身多关节疼痛、肿胀,自服“感冒药”后,症状无改善,体温升至40℃.发热3d后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给予头孢克肟和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周后,体温未降,同时患者出现双手指末端指腹部出现小出血点伴脱发,伴有胸闷和气短.就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既往史:7年前被诊断1型糖尿病,长期注射胰岛素治疗,门冬胰岛素量为早12U,中13U,晚13U,睡前甘精胰岛素15 U.曾出现酮症酸中毒10余次.家族史:父母及直系亲属均无糖尿病史和类似患者样病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免疫功能正常成人巨细胞病毒性肝炎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1.1 院外诊治经过 患者男性,40岁,反复咳嗽、咳痰3周,乏力1周,皮肤、巩膜黄染1周人院.患者于人院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无发热,自服感冒药“泰诺”1周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于外院就诊.血常规无异常,胸部CT示左下肺叶多发结节影,予抗炎治疗,咳嗽好转.工作1周后,即入本院1周前再次出现咳嗽、乏力,并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瘙痒.外院查血常规无异常,总胆红素(TB)143.3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68.8 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3.7 U/L,甲、乙、丙、戊肝炎标志均阴性,肺功能正常.腹部B超示胆囊切除术后,其他无异常.对症治疗1周后无好转,黄疸、瘙痒加重.于2015年8月4日入住我院消化科,入院诊断:黄疸、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胆汁淤积型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