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远期随访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游离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5例,其中8例合并指骨骨折,5例合并屈肌腱损伤,9例合并指掌侧固有动脉、指掌侧固有神经损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7.0 cm×2.5 cm~2.4 cm×3.0 cm。切取以足底内侧动脉深支为血管蒂、携带隐神经终末皮支的足内侧穿支皮瓣,皮瓣的动脉与指掌侧固有动脉或指总动脉吻合,选取1条伴行静脉或浅静脉与指背静脉吻合,皮支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或指总神经缝接。供区直接缝合或采用全厚皮片植皮。随访内容包括皮瓣的色泽、外形、稳定性和TPD,评价患指的功能优良率及供区有无明显瘢痕、感觉异常和异常行走步态。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均一期愈合;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72个月,平均48.5个月。皮瓣色泽、厚度和正常指掌侧皮肤相近,皮瓣耐磨、稳定性好,持物有力,TPD为9~12 mm,12例末次随访于指骨间关节处出现指横纹。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3.3%。供区未出现痛性瘢痕及感觉异常,足踝功能良好,行走步态正常。结论:应用足底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术后远期随访皮瓣厚度、色泽、质地与手指掌侧皮肤相近,能获取良好的效果,是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供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指侧方皮瓣联合V-Y推进皮瓣接力修复同指末节指腹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应用指侧方皮瓣联合V-Y推进皮瓣接力修复同指末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们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的近节指侧方筋膜皮瓣逆行修复末节指腹缺损患者9例共9指,指侧方皮瓣携带的指背神经与指固有神经缝合,供区用指近节掌侧V-Y皮瓣横行推进修复,皮瓣供区直接缝合。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1.5 cm×1.6 cm~2.5 cm×3.0 cm。结果:术后9例18个皮瓣全部存活,皮瓣供、受区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9.3个月,皮瓣外观饱满、不臃肿,色泽、质地良好,皮瓣供区无疼痛及关节活动障碍,末次随访时指侧方皮瓣两点分辨觉为4~9 mm,平均5.9 mm;指掌侧V-Y推进皮瓣两点分辨觉为5~9 mm,平均6.7 mm。指蹼无挛缩及瘢痕增生。根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定手指功能:优7例,良2例。结论:采用携带指背神经皮支的指侧方皮瓣联合指近节掌侧横行V-Y推进皮瓣接力修复同指末节指腹缺损可重建良好的手指感觉及外形,不牺牲指动脉,术后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游离腕横纹皮瓣结合皮神经移植修复手指"C"形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携带皮神经的游离腕横纹皮瓣修复手指"C"形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采用携带皮神经的游离腕横纹皮瓣治疗手指"C"形软组织缺损7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0 cm×2.5 cm~2.2 cm×4.0 cm,皮瓣切取面积1.3 cm×2.7 cm~2.5 cm×4.5 cm。单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5例,双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伴手指血运障碍2例,应用Flow-through皮瓣重建手指血运;4例单侧指掌侧固有神经缺损,3例双侧指掌侧固有神经缺损,应用桡神经浅支修复5例,正中神经掌皮支修复2例。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结果:本组7例术后皮瓣及患指均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15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色泽正常,外形无臃肿,质地柔软,保护性感觉恢复。指端感觉恢复:5例为S 4,2例为S 3+。指体无萎缩,指骨间关节屈、伸活动自如。供区除遗留线样瘢痕外,腕关节活动自如,无功能影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6例,良1例。 结论:携带皮神经的游离腕横纹皮瓣解剖恒定,切取方便,横向切取适合修复手指"C"形软组织缺损,可同时重建血运及感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皮支皮瓣联合中指和环指相邻侧岛状皮瓣修复伴有近节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末节脱套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临床上治疗拇指末节脱套伤的手术方式较多,各有优点和缺点。2022年11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骨三科利用中指和环指相邻侧岛状皮瓣和拇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皮支皮瓣组合修复1例伴有近节软组织缺损的拇指末节脱套伤,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术后经过8个月的随访,修复的拇指外观和功能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22年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手腕科采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伤患者6例10指,均为男性,年龄35~53岁,平均39.5岁。示、中指掌侧软组织缺损3例,中、环指掌侧软组织缺损1例,拇指掌、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示指掌、桡背侧软组织缺损1例。单个创面缺损面积2.5 cm×1.5 cm~4.0 cm×2.0 cm,皮瓣切取面积为7.5 cm×2.0 cm~10.0 cm×3.0 cm,均为急诊一期修复。同时修复指掌侧固有神经3例5指;修复指深屈肌腱2例2指。供区均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皮瓣成活情况。患者出院后电话或微信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手部功能。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皮瓣发生静脉危象1例,予创口拆线,湿敷肝素,创口持续缓慢渗血,3 d后静脉危象解除。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2.8个月。皮瓣质地、外观满意。修复神经的手指感觉恢复S 3~S 3+,静态TPD为7~12 mm,未行神经修复的术后半年皮瓣逐渐具有保护性感觉,手指功能恢复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定,优5例,良1例。 结论: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皮瓣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供、受区在同一肢体的邻近区域,手术操作简便,供区较隐蔽,皮瓣厚度与手部皮肤相近,术后皮瓣外观、质地及功能恢复满意,是临床修复手指邻近2处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皮瓣修复手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螺旋桨皮瓣与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对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急诊收治的55例55指第2~5指指端或指腹创面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采用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螺旋桨皮瓣修复29例29指(螺旋桨组)和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26例26指(血管链组),观察两组患者皮瓣及供区植皮成活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微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末次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皮瓣静态TPD、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度及伤指关节活动度(ROM)。对两组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所有皮瓣及供区植皮均一期成活。螺旋桨组手术时间[(57.55±4.35)min]少于血管链组[(61.12±4.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桨组、血管链组随访时间分别为(14.55±2.89)个月和(15.15±3.7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螺旋桨组患者皮瓣的静态TPD[(6.55±1.24)mm]及皮瓣外观满意度[(4.59±0.50)分],优于血管链组[TPD为(7.46±1.27)mm、满意度为(4.3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螺旋桨组、血管链组患者供区外观满意度及伤指ROM分别为(4.45±0.57)分、(190.86±8.56)°和(4.35±0.56)分、(185.96±10.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螺旋桨皮瓣与血管链皮瓣均适用于修复手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相比血管链皮瓣,螺旋桨皮瓣手术时间短,皮瓣感觉及外观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两种同指带蒂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同指桡侧指掌侧固有动脉(PPDA)背侧皮支皮瓣与同指尺侧指背动脉(DDA)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手外科收治65例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患者,分别采用桡侧PPDA背侧皮支皮瓣(PPDA背侧皮支组)修复35例(35指)、尺侧DDA逆行岛状皮瓣(DDA组)修复30例(30指)。PPDA背侧皮支组创面及皮瓣面积范围分别为1.9 cm×1.5 cm~2.9 cm×2.4 cm和2.1 cm×1.7 cm~3.1 cm×2.6 cm,DDA组创面及皮瓣面积范围分别为2.0 cm×1.7 cm~2.9 cm×2.5 cm和2.2 cm×1.9 cm~3.2 cm×2.8 cm。两组患者供区创面均直接缝合。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皮瓣成活及供区切口愈合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患者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及微信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末次随访时记录两组患者伤指关节主动总活动度(TAM)、虎口角、皮瓣静态TPD、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度。患者皮瓣及供区外观满意度参照密歇根大学手部功能问卷(MHQ)评定标准评定。对两组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 t检验,计数资料行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PPDA背侧皮支组皮瓣35例全部一期成活,DDA组4例皮瓣出现水疱经伤口换药愈合,其余26例一期成活。PPDA背侧皮支组皮瓣一期成活率(100%)高于DDA组(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供区切口均一期愈合。PPDA背侧皮支组、DD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分别为(59.11±5.42)min、(15.37±3.32)个月和(61.27±5.96)min、(16.17±3.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PPDA背侧皮支组、DDA组患者伤指TAM和虎口角分别为(135.14±10.04)°、(90.29±4.36)°和(132.17±11.04)°、(89.00±4.8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PPDA背侧皮支组患者皮瓣静态TPD[(7.11±1.21)mm]、皮瓣外观满意度[(4.69±0.47)分]及供区外观满意度[(4.43±0.50)分],好于DDA组TPD[(8.20±1.47)mm]、皮瓣外观满意度[(4.40±0.50)分]及供区外观满意度[(4.13±0.5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桡侧PPDA背侧皮支皮瓣与尺侧DDA逆行岛状皮瓣均适用于修复拇指指端或指腹创面。相比尺侧DDA逆行岛状皮瓣,桡侧PPDA背侧皮支皮瓣一期成活率更高,皮瓣感觉与外观及供区外观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皮支血管蒂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皮支血管为蒂的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 2013年9月-2016年9月,应用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皮支为蒂的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7.5~52.0岁,平均33岁.机器绞伤8例,电锯伤10例,重物砸伤3例,切割伤4例.其中示指13例,中指6例,环指5例,小指1例.皮瓣切取面积:小桨0.6 cm×0.4 cm~2.1 cm×0.4 cm;大桨3.0 cm×1.3 cm~5.5 cm ×2.0 cm.供区直接缝合16例,植皮修复9例.结果 术后23例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浅层坏死,经伤口换药后愈合,1例完全坏死再次行皮瓣修复.供区愈合良好.患者分别于术后1、3和6个月复查,测量皮瓣的两点分辨觉和患指的屈伸活动度.术后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9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指端外形良好,皮瓣质地接近正常;23例两点分辨觉为6~10 mm(平均为6.5 mm),2例恢复保护性感觉.手指屈伸功能恢复良好,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优20指,良4指,可1指,优良率96%.结论 指掌侧固有动脉终末背侧皮支血管为蒂的螺旋桨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术后指体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且具有供区损伤小、皮支解剖恒定、切取方便等优点,是修复指端缺损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6月至2018年9月,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穿支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22例,其中挤压伤9例,电锯切割伤8例,刀切割伤3例,玻璃割伤2例.指腹缺损9例,桡侧缺损6例,背侧缺损4例,尺侧缺损1例,尺侧、指腹、桡侧同时缺损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3 cm~4.0 cm×3.0 cm,均伴有神经、血管、肌腱、骨等深层组织的外露,合并指骨骨折5例.皮瓣切取面积2.5 cm×2.0 cm~4.5 cm×3.5 cm.皮瓣的穿支动脉与拇指的指掌侧固有动脉吻合,穿支静脉或浅表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皮瓣的支配神经与指掌侧固有神经吻合.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22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与受区皮肤质地接近,外形良好,不臃肿,功能恢复满意.皮瓣内吻合神经者15例,两点辨别觉恢复至8~13 mm,S3+级10例,S3级5例.皮瓣内未吻合神经者7例,两点辨别觉恢复至11~15 mm,S3级4例,S2级3例.皮瓣供区均一期缝合,未植皮覆盖,外形、功能良好,无瘢痕磨损及破溃.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5.5%.结论 尺动脉腕上皮支上行支解剖位置恒定,以其为蒂的穿支皮瓣切取简便,外观好,供区隐蔽,可恢复部分感觉,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手指筋膜蒂指掌侧固有动脉皮支链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3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手指筋膜蒂指掌侧固有动脉皮支链皮瓣治疗手指指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5年8月-2016年10月,应用皮下筋膜为蒂的手指背侧皮支链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13例,皮瓣面积1.0 cm×1.0 cm~3.0 cm×2.5 cm.供区取同侧臂内侧全厚皮片植皮,打包加压包扎.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皮瓣13例,11例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自行愈合.术后随访5~12个月,皮瓣成活,外观及功能良好.根据英国医学会研究标准判定恢复感觉在S1~S3,伤指活动良好.结论 以指侧方筋膜为蒂的指背皮支链皮瓣,其血供来源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毛细皮支.此皮瓣切取路径短,旋转角度大,避免主干血管的损伤,可覆盖各型指端缺损创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