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压力球囊扩张结合撬拨复位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压力球囊扩张结合撬拨复位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0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不完全扩张组33例,适度扩张组33例,完全扩张组34例。3组均采用球囊扩张结合撬拨复位植骨固定治疗,其中不完全扩张组、适度扩张组、完全扩张组球囊扩张压力分别为100、150 psi和不超过200 psi,球囊扩张容积分别为0.5∶1、1∶1、1.5∶1。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和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前后局部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发生再骨折分组,比较再骨折组和未再骨折组的临床资料,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ˉ±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3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 q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96、0.328和0.344);适度扩张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高于不完全扩张组和完全扩张组[(84.15±4.21)%比(70.18±7.44)%、(75.94±6.56)%],住院时间短于不完全扩张组和完全扩张组[(10.38±2.35)d比(15.18±3.44)、(14.59±2.48)d](均 P<0.001)。术前,3组患者的Cobb角、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术后,3组患者Cobb角、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适度扩张组均低于不完全扩张组和完全扩张组[(14.08±2.15) °比(16.48±4.85) °、(15.06±3.45) °,(1.81±0.53)分比(2.25±0.41)、(2.31±0.42)分,(18.16±2.18)分比(20.48±4.85)、(20.01±4.45)分](均 P<0.001)。100例患者随访至骨折痊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15例)和未再骨折组(8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体质量指数和骨密度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保护因素(比值比分别为0.66和0.15,95%置信区间:0.51~0.86、0.05~0.42, P值分别为0.006和<0.001),椎体有陈旧性楔形变和腰椎结构异常是导致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4.22和6.36,95%置信区间:1.14~15.56、1.43~28.21, P值分别为0.027、0.015)。 结论:撬拨复位植骨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选择球囊扩张压力为150 psi的效果更好。体重指数和骨密度是胸腰椎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保护因素,椎体有陈旧性楔形变、腰椎结构异常是导致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2015 年 1 月~2020 年6 月该院收治的31 例伴有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均采用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测量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伤椎椎管正中矢状径占比,评估腰背痛VAS评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结果 31 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 2.7 h,平均出血量370 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后凸Cobb角、椎管正中矢状径占比、VAS评分、A-SIA分级均有显著恢复(P<0.05).结论 经椎管减压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具有椎管减压彻底、恢复椎体高度满意、植骨充分等优点,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微创减压联合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Denis B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微创通道下椎管减压并终板撬拨复位、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Denis B型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06-2015-06,在扩张通道下,经椎板间开窗行椎管减压、伤椎内植骨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50例新鲜的单节段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其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17-53岁,平均41.6岁;伤椎分布:T115例,T1211例,L118例,L216例.结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间为90-237 min,平均126.3 min;术中出血量90-320 ml,平均260 ml;术后引流量30-140 ml,平均73.6 ml.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 d的切口疼痛VAS评分1.7-4.2分,平均2.1分.术后7 d、1年和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后缘相对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恢复(P<0.05);术后各时间点对比,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明显丢失现象.末次随访时,ASIA神经功能除了分级为A级的2例外,由B级改善至D级1例、C级1例,C级改善至D级4例、E级3例,D级改善至E级14例.50例患者随访期间,伤椎骨折均愈合,其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5.8个月.其中29例出现植骨吸收现象,但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扩张通道下减压并撬拨终板、伤椎植骨内固定术治疗Denis B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其创伤小,可达到满意的椎管减压、伤椎高度恢复效果,有效避免术后伤椎高度丢失、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经皮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经皮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集53例单侧闭合跟骨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撬拨配合有限切开植骨(治疗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治疗组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15~82(44.7±14.2)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17例,Ⅲ型16例;对照组20例,均为男性,年龄25~62(42.2±11.3)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的变化、住院时间、术前等待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评分进行足部功能评价.结果:5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随访时间8~40(19.9±7.2)个月;对照组随访时间12~40(21.7±7.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o)hler角及Gissane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术前等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Maryland评分分别为90.45±5.76和89.10±6.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撬拔复位配合有限切开植骨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满意,创伤小,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切开复位经骨窗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切开掌侧经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骨折患者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8~36岁,平均26.3岁.骨折按AO/OTA分型为B4型.观察骨折愈合、术后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12个月时采用VAS评分评价其疼痛缓解程度,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对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3例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10~14个月,平均1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优10例,良2例,可1例.VAS评分为1.0±1.1,握力占健侧比率(88.2±2.7)%,掌倾角(12.2±3.8)°,尺偏角(19.3±5.4)°,腕关节屈伸活动度(118.1±2.3)°,前臂旋转活动度(158.0±13.0)°.术后无骨关节炎发生及相应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经掌侧骨窗撬拨复位植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B4型中舟月关节面塌陷压缩型骨折,临床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此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急诊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急诊一期彻底清创,经内侧创口复位,应用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治疗GustiloⅡ~ⅢA型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作者医院2011-04/2015-09月手术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13例,其中男12例,女1例;年龄22~54岁,平均34.6岁;按Gustilo分型:Ⅱ型3例,ⅢA型10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2例,Ⅲ型3例,Ⅳ型8例.急诊行一期彻底清创,经内侧创口复位及经皮撬拨复位,并以多枚克氏针固定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直接缝合内侧创口.观察术后感染率、二次手术率、Bohler角、Gissane角及末次随访美国矫形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17个月,平均9.2个月.5例患者发生浅表感染,4例换药后愈合,1例清创后应用真空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覆盖创面,二期植皮治愈.12例Bohler角、Gissane角恢复满意.所有患者无深部感染、骨不连、骨髓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6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 急诊一期彻底清创、经内侧创口复位、多枚克氏针固定距下及跟骰关节治疗GustiloⅡ~ⅢA型开放性跟骨骨折疗效良好,并发症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悬垂体位撬拨法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策略,并分析采用悬垂体位、撬拨法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7年6月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15例患者资料,男14例,女1例;年龄32~55岁,平均42.2岁.术前牵引、充分消肿,行三维CT扫描明确骨折塌陷程度及部位,并行MR检查明确韧带损伤情况.手术采用悬垂体位、内外侧联合入路、撬拨法复位塌陷的关节面,术中或辅助关节镜监视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复位情况,髂骨结构性植骨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侧副韧带及半月板一期修复,交叉韧带二期重建.结果 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4d,平均(9.8±0.61)d.1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0~160 min,平均121 min,术中出血为(86±35) ml.15例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折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3.5周;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再骨折的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均达到解剖复位标准,随访期间未见关节面复位丢失,术后即刻、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胫骨平台后倾角和内翻角对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末次随访的膝关节功能评估,关节稳定性均正常,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0-140°;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80~97分,平均(89.47±1.27)分;Lysholm评分为93~100分,平均(95.40±0.67)分;Rasmussen临床评分22~28分,平均(24.93±0.54)分,优5例,良10例;Rasmussen放射评分为14~18分,平均(15.47±0.36)分,优2例,良13例.结论 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下肢伸膝位损伤,后倾角度丢失甚至变成前倾,采用悬垂体位和撬拨复位的方法便于术区显露,以助于恢复关节面的后倾及平整,适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外侧开窗植骨空心钉固定治疗SchatzkerIII型胫骨平台骨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外侧开窗撬拨植骨闭合空心钉固定治疗SchatzkerIII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12例SchatzkerIII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外侧开窗撬拨植骨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同时处理半月板损伤.结果 术后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X线片示10例关节面达解剖复位, 2例平台关节面有<2mm的塌陷,关节自主活动范围100°~140°,无感染、无创伤性关节炎、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按Rasmussen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 91.7%.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外侧开窗撬拨植骨治疗SchatzkerIII型胫骨平台骨折,可同时处理半月板等膝关节内部结构损伤,创伤小,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前路手术技术及近期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技术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行手术治疗的30例临床资料,手术采取一期前路减压、颅骨牵引手法/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分析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骨折脱位复位、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7.3)个月.末次随访X线片及CT示骨折脱位均复位良好、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按Frankel分级:术前A级1例,B级2例,C级7例,D级12例,E级8例;术后神经功能A级1例无改善,其余21例均1~2级提高.结论一期前路减压、颅骨牵引手法/撬拨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式,是安全可靠的治疗下颈椎骨折并单侧关节突交锁脱位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竹筏钢板"技术治疗Ⅱ型跟骨鸟嘴骨折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应用"竹筏技术"理念治疗跟骨鸟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回顾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跟骨鸟嘴骨折住院患者,根据跟骨后结节骨折Beavis分型,其中II型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42~76岁,平均61.5岁.其中波及距下关节面6例,波及未关节面12例,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均通过"竹筏原理"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常规随访,均进行X片复查,并运用AOFAS后足及踝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1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48个月,平均(11±0.2)个月.其中手术切口均I、II期愈合,皮瓣坏死1例(腓肠神经血管皮瓣移植后愈合),无感染性骨髓炎、腓肠神经损伤,按AOFAS评定标准:优11例,良6例,中: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4%;总体平均得分(91.0±2.8).结论 跟骨鸟嘴骨折是足踝部骨折急诊手术之一,如何减少皮瓣坏死、骨折移位丢失、早期功能锻炼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与重点,通过有限切开复位结合钉筏钢板螺钉技术内固定术,能直观复位、有效固定、避免复发撬拨骨质丢失及软组织损伤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