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断层治疗系统的质量保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螺旋断层治疗系统(HT)是一种集调强放射治疗和影像引导放射治疗于一体的放射治疗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放疗设备之一。考虑其与常规直线加速器质量保证的差异,由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提出,多家医疗单位共同参与制定了本指南。指南包括国内医疗机构HT用于临床工作的验收项目、操作制度、应急预案等内容,明确了质量控制的测试方法、评价标准、检测频率。指南结合国内医疗单位实际情况给出了推荐性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机械精度、剂量输出与分布、激光定位系统、治疗床运动精度、MVCT影像系统质控检测、临床治疗计划验证等具体实施方法步骤,使得指南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指南能给临床工作人员提供质量保证技术指导,使HT质量保证工作有章可循,可提高放射治疗的准确性和精度。对国内各医疗机构建立规范HT质量保证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放射治疗记录与验证系统质量控制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放疗记录与验证系统(RVS)是一套用于防止医用电子加速器等放疗设备治疗参数设置错误,并且记录所有放疗阶段执行参数的医用计算机软件控制系统。为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必须对记录与验证系统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指南内容涉及:RVS安装和参数设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RVS的验收测试;RVS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持续质量控制;使用RVS过程中的典型错误类型;执行RVS验收测试的具体测试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身照射技术实践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全身照射(TBI)是一类特殊的放射治疗技术,是指利用钴-60 γ射线或高能X线对全身进行放射治疗,常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预处理。本指南以国际[国际淋巴瘤放射治疗协作组(ILROG)、美国放射学会(ACR)-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美国医学物理师协会(AAPM)等]TBI技术相关的指南共识作为参考,以国内外TBI技术临床应用发表的文献资料为支撑,结合指南各申请单位已有的知识积累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编写而成。本指南内容涵盖了开展TBI放疗技术的设备要求、医务人员资质要求和职责范围、临床应用的适应证、TBI技术应用流程及其相关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标准等,旨在为国内各医疗机构开展TBI技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调强放疗射野下的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的方向性响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调强放疗(IMRT)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在不同照射方向(0°、45°、90°和135°)和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0°、15°、30°、45°、60°、-15°、-30°、-45°和-60°)下的方向性响应,初步建立对其方向性的测试方法。方法:对医用加速器、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分别进行刻度及校准后,采用固体水模体覆盖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上部,通过调整固体水模的厚度,使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探头的有效测量中心到模体表面射线中心轴入射点的等效水距离为5 cm。选取探测器相对于治疗床长轴0°、45°、90°和135°共4个位置,于每个位置分别在医用加速器机架角度为60°、45°、30°、15°、0°、-15°、-30°、-45°和-60°时对选取的13个电离室探头进行测试。结果:医用加速器在不同机架角度下,输出的剂量偏差≤0.18%;在相同照射野、不同入射角度下,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电离室探头的方向性响应偏差≤0.63%;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各探头对于其中心探头的测量偏差均<0.50%。结论:二维电离室矩阵探测器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响应,是开展IMRT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本研究中初步建立的测试方法可为相关医用加速器计量部门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基础性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量控制指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精准放疗时代。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放疗的主要设备,能否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使之可靠运行,是保证放疗精确实施的先决条件。本指南为国内医疗机构制定本单位的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质控方法提供指导,范围涵盖机械性能、安全联锁、剂量学性能、图像引导、特殊照射等多方面内容。在制定指南时,以已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标准为依据,旨在将国内各机构的质控项目统一化。使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放疗的医疗机构应配备相应的质控人员,建议每台加速器至少配1名医学物理师。对于日检项目,由技师或医学物理师完成;对于月检及年检项目,由医学物理师完成。参加质控的人员须持证上岗并经过完善培训,测量结果由高年资医学物理师审核并存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安罗替尼联合放疗三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Ⅱ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三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疗效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7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三线治疗且转移器官≤3个的ES-SCLC患者,全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在口服安罗替尼胶囊的基础上针对部分病灶行放疗。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根据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评价生活质量。结果:研究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年7月1日,随访时间为4.8~3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2个月。全组27例患者中,部分缓解4例,疾病稳定17例,疾病进展6例,客观有效率为14.8%,疾病控制率为77.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5和11个月。全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乏力(33.3%,9/27)、食欲减退(14.8%,4/27)、出血(14.8%,4/27)、手足综合征(11.1%,3/27)。多数不良反应为1~2级,≥3级不良反应3例,未发生5级不良反应。放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等方面均有改善(均 P<0.05)。 结论:对于三线ES-SCLC患者,在安罗替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放疗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可耐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认知-信念-行为递进式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认知-信念-行为递进式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行放射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3例为研究组,开展基于认知-信念-行为递进式干预。借助艾森克人格问卷、食管癌生存质量量表作为测评工具,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人格特征变化、生存质量和自我管理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神经质、精神质和掩饰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内外向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各项与血糖控制相关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食管癌放疗患者引入基于认知-信念-行为递进式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人格特征,取得较为可观的临床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左侧乳腺癌术后内乳区域淋巴结照射的心脏剂量学分析和生命质量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左侧乳腺癌术后内乳区域淋巴结照射的心脏剂量学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8例左侧乳腺癌术后行逆向调强放疗(IMRT)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放疗是否含内乳区域淋巴结照射分为研究组(含内乳,55例)和对照组(不含内乳,53例)。比较两组计划靶区(PTV)剂量学指标、心脏受量、放疗前后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PTV剂量学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适形指数(CI)分别为0.73±0.07、0.75±0.08,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17±0.03、0.17±0.02,D max分别为(55.69±1.02)Gy、(55.46±1.13)Gy,D mean分别为(50.54±0.23)Gy、(50.48±0.21)Gy,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1.38, P=0.169; t<0.01, P>0.999; t=1.11, P=0.269; t=1.41, P=0.160)。心脏受量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的D mean分别为(5.93±0.32)Gy、(5.64±0.30)Gy,V 40分别为(0.47±0.10)%、(0.41±0.11)%,V 30分别为(2.48±0.51)%、(2.06±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86, P<0.001; t=2.97, P=0.004; t=4.36, P<0.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放疗前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分别为(0.09±0.02)ng/ml、(0.09±0.01)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分别为(0.27±0.08)U/L、(0.25±0.08)U/L,肌红蛋白(MYo)水平分别为(3.84±1.02)μg/L、(3.69±0.97)μg/L,脑钠肽(BNP)水平分别为(172.35±16.24)pg/ml、(169.81±15.93)p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1, P>0.999; t=1.30, P=0.197; t=0.78, P=0.436; t=0.82, P=0.414);两组患者放疗后1个月血清cTnⅠ水平分别为(0.09±0.03)ng/ml、(0.09±0.02)ng/ml,CK-MB水平分别为(0.29±0.09)U/L、(0.28±0.08)U/L,MYo水平分别为(4.06±1.08)μg/L、(4.01±1.03)μg/L,BNP水平分别为(175.13±17.09)pg/ml、(172.47±16.28)p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1, P>0.999; t=0.61, P=0.544; t=0.25, P=0.806; t=0.83, P=0.410)。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放疗前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命质量量表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分分别为(60.24±5.13)分、(61.19±5.46)分,放疗后1个月EORTC QLQ-C30评分分别为(74.12±7.20)分、(75.35±7.88)分,放疗后6个月EORTC QLQ-C30评分分别为(77.53±7.14)分、(78.95±7.08)分,放疗后1年EORTC QLQ-C30评分分别为(75.02±6.93)分、(76.68±6.74)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93, P=0.353; t=0.85, P=0.399; t=1.04, P=0.302; t=1.26, P=0.210);两组患者放疗后1个月、6个月、1年EORTC QLQ-C30评分均高于放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 结论:左侧乳腺癌术后含内乳区域淋巴结照射的IMRT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心脏剂量增加,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短期内对患者心脏功能、生命质量不会造成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南省肿瘤放射治疗现状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23年度河南省放射治疗人员、设备与技术开展情况。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研问卷,于2023年3月至4月进行在线调查。问卷由河南省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下发到全省各医疗机构,调研内容包括各放疗开展单位的人员、放疗设备、质控设备、影像设备配备情况以及放疗技术开展情况。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描述。结果:截至2023年4月30日,河南省从事放射治疗的单位共168家;从事放射治疗的医师共956人、物理师共365人、技师共680人。全省医用直线加速器共212台、钴60治疗机1台、后装治疗机32台、射波刀4台、CT模拟定位机173台、磁共振模拟定位机2台、常规模拟定位机94台,放疗设备以直线加速器为主,人均保有量为2.15台/百万人。开展二维放疗的单位11家、三维适形放疗24家、静态调强放疗130家、旋转调强放疗41家、立体定向放疗33家。关于物理质控设备,全省共有16家单位配备三维水箱,162家单位配备辐射剂量仪,114家单位配备晨检仪,60家单位配备胶片剂量仪,108家单位配备调强计划验证系统。结论:2023年河南省放疗从业人员配备不足,放疗设备配置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在放疗技术开展方面,调强放射治疗已经成为河南省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放疗质控设备的配置以及标准化质控工作需要进一步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放疗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面向肿瘤放疗质控管理需求,设计并实现肿瘤放疗质量管理系统。方法:该系统采用B/S架构的三层结构,即应用层、系统服务层、数据层,使用Nutz作为开发框架,采用MySQL作为系统数据库,使用Java作为后端处理开发语言,Tomcat作为系统应用服务器进行项目发布,使用IE、Google等主流浏览器实现客户端访问服务器功能。结果:系统支持省、市、县不同等级的质控机构的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和服务,主要包括规程管理、病例管理、质控管理、通知公告、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并已在合作单位完成系统搭建和试用,系统运行和功能使用情况良好。结论:系统支持在线质控情况的审核,有利于信息分析和共享,促进质控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提高工作效率;病例管理跟踪患者诊疗过程,建立持续的电子档案,合理设计治疗及康复指导方案,对于放疗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