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颌切牙单一斜行复杂冠根折折断形态和位置的锥形束CT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全面了解单一斜行复杂冠根折的形态学规律及其与牙周硬组织的相对位置关系,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急诊综合诊疗中心的56例上颌恒前牙单一斜形复杂冠根折患者初诊锥形束CT影像学资料,对56颗患牙的折断形态、折断角度、折断深度和折断宽度,以及折断线与邻面牙槽嵴顶的相对位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折断角度、折断深度和折断宽度在不同性别和牙位之间的差异,比较不同牙位患牙折断前后冠根比;将患牙按患者年龄发育阶段分为少年组(≤18岁)、青年组(19~34岁)及中老年组(≥35岁),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折断角度、折断深度和折断宽度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患牙折断形态和折断线与邻面牙槽嵴顶相对位置的差异。 结果:56例患者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28.2±13.2)岁。少年组19例,青年组14例,中老年组23例。56颗患牙中上颌中切牙46颗,侧切牙10颗。46颗患牙(82%)折断形态为S形走行,10颗(18%)为斜线形走行,S形折断线的折断角度(47.85°±10.02°)显著大于斜线形(28.30°±8.07°)( P<0.001)。98%(55/56)的病例折断最低点平齐牙槽嵴顶和位于牙槽嵴顶以下。少年组折断深度[(1.75±0.73)mm]显著大于青年组[(1.21± 0.68)mm]( P=0.042)和中老年组[(1.12±0.90)mm]( P=0.001)。56例患者的折断宽度为(4.75±1.44)mm,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和不同牙位的折断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上颌中切牙折断后的冠根比(1.18±0.13)与上颌侧切牙(1.14±0.2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90, P=0.373)。 结论:单一斜行复杂冠根折的折断形态主要为S形走行和斜线形走行;折断最低点绝大部分位于腭侧骨下2.0 mm以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斜行复杂冠根折保存断冠序列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恒前牙斜行复杂冠根折保存断冠序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外伤致斜行复杂冠根折的恒前牙共39颗,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封闭牙根根尖区,纤维桩和桩核树脂对断冠行内固位,树脂贴面修复牙冠表面暴露的折断线.分别随访观察6个月至5年.结果 39颗斜行复杂冠根折外伤牙经保存断冠序列治疗后未发现根尖周病变和牙根外吸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牙周病变.外伤治疗后0.5年出现牙周病变患牙数占2.6%,1年后占6.1%,1.5年后占12%,2年后为0,3年及以上患牙占28.6%.所有39颗外伤牙中断冠保存率达89.7%.结论 保存断冠序列方法治疗斜行复杂冠根折具有天然牙的美学特征和避免牙根外吸收的优势,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