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3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及健康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技术对3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及健康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经济、医疗水平和文化习俗较接近的绵阳市和德阳市8所妇幼保健院进行前瞻性非随机分组对照试验研究,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包括1所市级妇幼保健院和3所县(区)级妇幼保健院。干预组开展EENC技术,对照组开展常规操作。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分娩的新生儿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分娩后、婴儿满1、3月龄时收集婴儿健康指标数据,包括喂养方式、脐带脱落时间、肺炎、败血症、腹泻等,比较两组婴儿健康结局。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组91.1%(278/305)的新生儿在停止皮肤接触前完成了首次母乳喂养,对照组为33.3%(36/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干预组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74.5%(228/306)比55.0%(177/322)],1月龄内转诊/因病住院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0%(19/272)比13.3%(37/278)],脐带脱落时间早于对照组[(8.3±2.9)d比(10.5±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脐带感染、肺炎、腹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月龄时干预组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肺炎和转诊/因病住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发生败血症的病例。 结论:EENC可提高新生儿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降低1月龄婴儿转诊/因病住院发生率,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且未造成更多的脐带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阴道分娩母乳喂养的影响: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阴道分娩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至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嘉兴市妇女儿童医院足月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新生儿娩出后予常规护理,30 min内开始实施母婴皮肤接触30 min;干预组按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要求护理,延迟断脐后立即持续母婴皮肤接触90 min,然后进行常规护理。主要结局指标为首次母乳喂养启动及持续时间、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母乳喂养接受度和满意度评分,以及产后24、48、72 h及42 d的纯母乳喂养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新生儿首次睡眠时间、母乳性大便出现时间和出生4 d内的体重。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招募足月阴道分娩产妇200例,实际完成研究干预组61例,对照组56例。(1)主要结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首次母乳喂养启动时间[(25.5±6.9)与(33.2±7.2)min, t=5.902]和泌乳Ⅱ期启动时间更早[(72.1±3.3)与(78.6±4.3)h, t=9.504],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更长[(40.6±5.2)与(32.6±6.1)min, t=7.806],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122.5±2.1)与(98.2±3.1)分, t=50.660]、母乳喂养接受度评分[(21.8±3.1)与(15.3±4.3)分, t=9.444]、母乳喂养满意度评分[(23.2±2.1)与(18.8±3.1)分, t=9.278]以及产后24、48和72 h纯母乳喂养率更高[43%(26/61)与21%(12/56),59%(36/61)与36%(20/56),89%(54/61)与64%(36/56); χ2值分别为5.980、6.353和9.663], P值均<0.05。(2)次要结局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首次睡眠启动时间[(90.1±10.6)与(118.3±9.9)min, t=7.645]和新生儿母乳性大便出现时间更早[(57.1±6.4)与(66.4±5.5)h, t=8.435],新生儿生后3 d[(3 720±329)与(3 558±412)g, t=2.382]和4 d的体重更重[(3 778±289)与(3 562±315)g, t=3.857]( P值均<0.01)。 结论:足月阴道分娩产后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可改善短期多项母乳喂养指标,提升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接受度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苏省28家医院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和综合性医院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方案,为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2021年11~12月向江苏省新生儿复苏临床研究协作组内同时设有产科和新生儿科的三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负责人发放并回收问卷,根据收回的问卷分析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状况。结果:共发放问卷32份,回收28份(87.5%)。结果如下:(1)围产期管理:28家医院中26家(92.9%)成立了新生儿复苏团队,22家(78.6%)制定了早产儿复苏流程。(2)复苏设备配置:产房复苏中,28家(100%)医院均配备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24家(85.7%)配备T组合复苏器,21家(75.0%)配备心电监测仪,19家(67.9%)配备空氧混合仪,14家(50.0%)配备气体温湿化仪;院内转运时,13家(46.4%)医院使用暖箱,10家(35.7%)医护直接抱入,5家(17.9%)使用婴儿床,15家(53.6%)配备T组合复苏器/呼吸机,5家(17.9%)配备空氧混合仪,4家(14.3%)配备气体温湿化仪。(3)产房复苏实施:28家(100%)医院均开展脐带延迟结扎,26家(92.9%)使用聚乙烯膜包裹新生儿进行保暖,23家(82.1%)常规监测脉搏氧饱和度,18家(64.3%)以≤30%的氧浓度开始复苏,15家(53.6%)常规使用T组合复苏器或类似设备进行正压通气,2家(7.1%)常规使用心电监测仪。(4)复苏后管理:27家(96.4%)医院对需要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早产儿在其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后给药;23家(82.1%)对无创通气的早产儿开展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技术;24家(85.7%)预防性使用咖啡因;27家(96.4%)在脐静脉置管前进行外周静脉置管,并及时给予静脉输注葡萄糖和营养液。结论:江苏省28家三级医院基本遵循新生儿复苏指南和现有循证依据进行胎龄<32周早产儿早期稳定管理,但产房和院内转运过程中的设备配置仍不足,早期处理细节及质量仍有待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我国西部4县的实施现状:一项混合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技术在我国西部4县的实施现状。方法: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生儿安全项目”的18个项目县中,从宁夏回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和青海省各抽取1个项目县(分别为隆德县、晴隆县、通江县和同仁县),再从每县随机抽取1~2所县级助产机构作为研究单位,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开展现场调查。通过产妇及其新生儿问卷调查获得项目县EENC核心干预措施的实施情况;通过医务人员焦点小组座谈和产妇个人深入访谈获得不同参与者对EENC的体验、态度和需求。分别采用SAS 9.4和NVivo 12.0软件对定量和定性数据进行分析。用混合方法研究整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结果:4个县共收集599对产妇及其新生儿有效问卷信息,共访谈45位医务人员和15位产妇。皮肤接触(skin to skin contact,SSC)持续时间≥90 min的实施比例在贵州省晴隆县最高(90.0%,95% CI:85.2%~94.8%),其次为四川省通江县(83.6%,95% CI:77.7%~89.5%)。青海省同仁县的早开奶率最高(99.3%,95% CI:97.8%~100.0%)。产妇对SSC的积极体验主要体现在幸福感提升和早期母乳喂养促进等方面。脐带断端不消毒、新生儿眼部护理和维生素K 1注射在4个项目县推广均比较顺利,措施逐渐常态化。但部分受访者尚未完全认可SSC和脐带断端不消毒的处理方式。 结论:EENC核心干预措施在项目地区得到了有效落实,但部分医务人员和产妇对个别推荐措施尚存顾虑。应进一步加强对EENC的理念宣传和培训,促进EENC在全国的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第三次加快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实施进展暨医院质量和患者安全双年度会议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足月剖宫产母儿健康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对母儿早期健康指标及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择期行足月剖宫产的104名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剖宫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名。对照组实施剖宫产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剖宫产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出生后90 min内异常情况发生率,脐带脱落时间,新生儿出现第一次觅食征象的时间、早开奶的成功率以及出院时母乳喂养实施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出生后90 min内出现再吸引、呼吸异常、复苏、转入NICU等异常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均未发生脐部感染。干预组新生儿第一次出现觅食反射的时间早于干预组,早开奶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出院时母乳喂养的实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剖宫产术中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安全可行,且能有效促进早开奶,对母乳喂养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实施的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24所爱婴医院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服务实施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我国爱婴医院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技术服务的实施现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对象为开展助产医疗技术的爱婴医院、医院等级为一级及以上、医院类型为综合医院或妇产专科和妇幼保健院且医院相关科室(产房、产科病房、新生儿科)负责人自愿接受调查。于2021年4月1日至30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微信问卷星的方式向相关科室负责人发放问卷,收集国内爱婴医院EENC技术服务实施情况。采用 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124份(124所爱婴医院)。124所爱婴医院中东部地区74所,中部地区18所,西部地区32所。在124所抽样医院中,以90所三级爱婴医院为主(72.6%);综合爱婴医院80所(64.5%),其次为妇产专科和妇幼保健院44所(35.5%)。东、中、西部地区抽样医院在机构类型、等级、EENC实施情况和培训情况、以及EENC主要推荐措施实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98所(79.0%)爱婴医院实施至少1项EENC主要推荐措施;东、中、西部地区爱婴医院EENC实施率(即实施至少1项EENC主要推荐措施的比例)分别为86.4%(64/74)、13/18和65.6%(2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6.60, P=0.159)。实施10项及以上EENC主要推荐措施的医院占64.5%(80/124),其中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71.6%(53/74)、10/18和53.1%(17/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08, P=0.130)。EENC的17项主要推荐措施中,东、中、西部地区医院生后持续90 min母婴皮肤接触的实施率分别为10.8%(8/74)、2/18和18.8%(6/32),延迟脐带结扎实施率分别为66.2%(49/74)、11/18和68.8%(22/32),推迟常规保健至母婴皮肤接触后实施率分别为25.7%(19/74)、7/18和21.9%(7/3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6.57、0.34和4.53, P值均 >0.05)。 结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爱婴医院实施EENC技术服务现况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尚存在差距,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内爱婴医院EENC技术的实施,以持续改善新生儿的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8个国家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与母乳喂养关系的横断面观察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第十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简称本刊)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主办的”第十五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于2023年5月26日至28日在天津市成功召开。本届大会主席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本刊总编辑杨慧霞教授,执行主席是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的陈叙教授和郑军教授。本次会议共邀请60余位讲者,设立7个主题会场及1个青年围产人(Raise You Up)专场,其中今年特别设立“助产技术及产科急救”和“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和新生儿复苏”的实操培训。会议就围产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焦点进行了充分交流与分享,得到了全国围产医学同道的广泛关注。现总结会议的主要议题,与各位关心、支持围产医学发展的同道共飨这场学术盛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终结可预防新生儿死亡的优先干预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我国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半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改善儿童生命早期的健康状况,对提升国民健康水平、实现2030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终结可预防新生儿死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许多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疾病的原因都是可以通过操作简单的适宜技术进行预防和避免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的核心技术包括出生后母婴持续皮肤接触、延迟断脐、母乳喂养、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儿复苏、感染的识别与处理等。这些具有循证依据的优先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新生儿保健服务的内涵和服务质量,势必将在全国推广实施。未来需要开展更多应用性研究,探索解决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