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儿辅食添加的时机与食物过敏发生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婴儿辅食添加的时机与食物过敏发生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婴儿辅食早期引入对食物过敏发生的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限定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筛选出的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于纳入文献较少的辅食种类则进行系统综述。结果:共纳入8个RCT,按照食物种类分组进行Meta分析或系统综述。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晚期(即6月龄后)引入组相比,婴儿辅食中早期(即6月龄前)引入鸡蛋( RR=0.60,95% CI 0.46~0.79)可降低鸡蛋过敏发生的风险。针对所纳入的添加辅食为鸡蛋的6个研究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有过敏性疾病的既往史或家族史的婴儿,6月龄前引入鸡蛋可降低鸡蛋过敏的发生( RR=0.55,95% CI 0.40~0.75);6月龄前引入生鸡蛋( RR=0.67,95% CI 0.49~0.93)、小剂量的鸡蛋(相当于每周蛋白质0~4 g)( RR=0.55,95% CI 0.36~0.85)均与鸡蛋过敏的发生风险降低有关;此外,与4月龄前开始添加鸡蛋相比,4~6月龄期间添加鸡蛋可降低鸡蛋过敏的发生( RR=0.58,95% CI 0.43~0.78)。在系统综述中,早期引入花生对婴儿花生过敏发生的影响暂无定论,所纳入的RCT均显示早期引入牛奶蛋白对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婴儿辅食中早期(即6月龄前)引入鸡蛋可预防婴儿鸡蛋过敏的发生,但需考虑研究的局限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纺锤式"复位法在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介绍一种"纺锤式"肠扭转复位方式治疗肠旋转不良,分析该方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2015年1月至2021年6月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纳排标准共收集228例,其中男96例、女132例,年龄8(3,28)d,体重3.5(2.0,4.3)kg。收集患儿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28例均经造影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其中174例(174/228,77.6%)因呕吐首次就诊;48例(48/228,21.4%)临床表现为便血;6例(6/228,2.6%)因其他原因行腹部彩超检查发现。手术均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时间(58±15)min,术后开奶时间2.5(1,4)d,住院时间11(9,18)d。44例中转开腹手术,主要原因包括:肠管扩张积气25例(25/44,56.8%)、合并梅克尔憩室15例(15/44,31.8%)、系膜血管破裂腔镜下难以止血4例(4/44,9.0%)。9例术中诊断为肠扭转复发,复发时间最早发生在术后第10天,最晚出现于术后2年6个月。肠扭转复发患儿经二次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一例复发。4例出院后喂养过程中出现呕吐,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下"纺锤式"复位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操作简单,复位时间短,疗效好,手术容易掌握,可作为一种新的肠扭转复位方法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于胎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营养摄入与骨代谢特点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AGA)营养摄入及骨代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生后即入院且存活4周以上的早产儿病例资料,选取SGA组,按1∶1的比例配对同时间住院的AGA组。收集患儿母亲孕期基本情况,早产儿生后第1、2、4周血生化中血清总钙、血磷、血镁、碱性磷酸酶情况,以及营养摄入指标。应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营养摄入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结果:SGA组和AGA组各纳入80例。两组生后2周内低磷血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生后第4周SGA组低磷血症发生率低于AGA组[36.3%(29/80)比56.3%(4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生后第2周、第4周SGA组碱性磷酸酶>500 U/L比例均高于AGA组[16.3%(13/80)比1.3%(1/80),21.3%(17/80)比2.5%(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血清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SGA组延迟开奶发生率高于AGA组[67.5%(54/80)比26.2%(21/80)],肠外营养时间长于AGA组[(49.4±14.4)d比(40.5±18.2)d],热卡摄入和肠内营养增长均较AGA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SGA较AGA营养摄入更差,更易发生骨代谢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生儿亚低温治疗期间肠道超声指导早期肠内喂养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亚低温治疗期间在肠道超声指导下早期肠内喂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东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进行亚低温治疗的HIE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是否实施肠道超声指导喂养分为观察组(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入院)和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入院)。观察组亚低温期间行肠道超声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结果开始肠内喂养[20 ml/(kg·d)],复温后逐渐增加至全肠道喂养;对照组亚低温期间仅给予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 ml/次,3 h 1次],复温后开奶,逐渐增加至全肠道喂养,未行肠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儿肠内喂养开始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以及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和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观察组肠内喂养开始时间及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均早于对照组[36.0(33.5,39.0)h比77.0(74.0,79.3)h,6.0(5.5,6.5)d比8.0(7.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晚发型败血症发生。 结论:新生儿HIE亚低温治疗期间早期肠内喂养安全可行,有利于尽快达到全肠道喂养,肠道超声对喂养计划的实施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先天性小肠闭锁不同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不同围手术期管理模式的结局,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先天性小肠闭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组采用ERAS管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围手术期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术后首次开奶时间、肠外营养使用天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观察组术后开奶时间早于对照组[(77.2±1.3) h比(127.0±1.1) h],术后肠外营养使用天数[(15.5±1.5) d比(18.3±1.8) d]、住院时间[(22.5±1.4) d比(24.8±1.5) d]和住院费用[(21.9±1.9)千元比(23.4±1.6)千元] 少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8%比7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RAS管理模式对先天性小肠闭锁患儿的术后早期康复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模式的引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贵州省黔西南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生和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态度、实践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西南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母乳喂养情况及医生和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态度、实践现状,为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编制NICU母乳喂养知识、态度、实践调查问卷,问卷分为知识、态度和实践3个维度,分别有7(总分7分)、9(总分45分)和7个条目(总分35分),得分越低表示母乳喂养认识越薄弱;并设置最影响母乳喂养因素的5个条目。于2023年11月25日至30日对贵州省黔西南州9家医院新生儿科的有执业资格证书且在本科室工作满1年的医生和护士开展调查。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和 χ 2检验比较不同级别医院、同级别医院医生和护士在NICU母乳喂养知识、态度、实践维度的得分情况。 结果:(1)9家医院中3家为三级甲等(简称三甲)医院,实际纳入调查的医生占医生总数的95.6%(43/45),护士占护士总数的96.5%(110/114);6家二级甲等(简称二甲)医院,实际纳入调查的医生占医生总数的95.0%(38/40),护士占护士总数的97.6%(83/85)。(2)9家单位均为爱婴医院,院内均有母乳喂养宣传资料,其中6家医院NICU开展母乳喂养,全州2021年至2023年NICU母乳喂养率平均为25.8%。(3)同级别医院内,医生参加过母乳喂养培训的比例均高于护士[三甲医院:69.8%(30/43)与40.0%(44/110), χ 2=10.97, P=0.001;二甲医院:47.4%(18/38)与24.1%(20/83), χ 2=6.55 ,P=0.010],但比例均较低。(4)三甲医院中,医生态度维度总分高于护士[(35.35±4.75)与(33.18±5.60)分, t=-2.03, P=0.044]、实践维度总分也高于护士[(26.98±3.00)与(25.60±3.75)分, t=-2.17, P=0.032];二甲医院中,医生知识维度总分高于护士[(4.92±1.44)与(4.20±1.45)分, t=-2.52, P=0.013]。三甲医院医生态度及实践维度总分均高于二甲医院医生,三甲医院护士知识、态度及实践维度总分均高于二甲医院护士( P值均<0.05)。(5)知识维度中,三甲医院医生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母亲乙型肝炎新生儿生后接种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后可母乳喂养”,三甲医院护士以及二甲医院医生和护士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短对新生儿结局影响更大”;态度维度中,三甲和二甲医院医生和护士得分最低的条目均为“您认为母乳喂养流程比早产儿配方奶喂养麻烦”;实践维度中,三甲医院医生和护士得分最低的条目均为“您院有足够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二甲医院医生和护士得分最低的条目分别为“您有更多机会能参加各种母乳喂养相关培训”,以及“患儿生后积极救治稳定后,应该尽早开始母乳喂养”。(6)最影响母乳喂养因素依次为患儿父母不配合母乳喂养(50.0%,137/274)、医生和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21.9%,60/274)以及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没有制定或落实(18.3%,50/274)等。 结论:本地区县市级医院NICU母乳喂养率偏低,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认识相对不足,尤其是护士。应加强医护人员母乳喂养各项培训,提高对NICU母乳喂养的认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初乳口腔涂抹对管饲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唾液中sIgA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初乳口腔涂抹对管饲超低/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出生体重<1 500 g管饲早产儿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次管饲喂奶前使用初乳涂抹口腔黏膜,每3 h一次,至出生后7 d;对照组按照科室常规每次喂奶前予以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其余护理措施均同观察组。分别在生后2 h、生后7 d收集并检测患儿口腔唾液中sIgA含量,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有81例早产儿完成研究。观察组(42例)生后7 d唾液中sIgA含量高于生后2 h[15.4(0.6,106.7)μg/ml比0.6(0.0,5.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39例)生后7 d唾液中sIgA含量与生后2 h[0.0(0.0,1.4)μg/ml比0.0(0.0,5.2)μ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后7 d唾液中sIg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唾液中sIgA含量与初乳涂抹开始时间成负相关( r=-0.330, P<0.05),与涂抹完成总次数成正相关( r=0.388, P<0.05)。 结论:初乳口腔涂抹可以提高管饲超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唾液中sIgA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DOL Ⅱ)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为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se、Cochrane Library、维普、CNKI、万方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DOL Ⅱ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及资料提取并进行系统评价;符合量性分析的资料使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3项研究纳入系统评价,Meta分析显示,我国产妇的DOL Ⅱ发生率为24%[95%置信区间为(18%~31%)]。主要影响因素中,产妇因素包括年龄、产次、分娩方式、身体质量指数、睡眠状况、妊娠期应激生活事件暴露、焦虑、抑郁、产后疲乏、妊娠合并症、麻醉方式、药物使用等,婴儿因素包括早产、出生体重、吸吮姿势、吸吮次数等,社会因素包括开奶时间、妊娠期母乳喂养教育等。结论:我国产妇DOL Ⅱ发生率较高,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大部分因素的作用存有不同评价,与DOL Ⅱ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产双胎之一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产双胎之一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仅一胎发生NEC的双胎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和对照组,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早产儿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共纳入双胎儿109对,其中NEC组、对照组各109例。NEC组出生体重、发病前血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小于胎龄儿、双胎输血供血儿、发病前发生喂养不耐受、未达全肠内喂养、开奶时间>48 h、发病前72 h输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 OR=1.558,95% CI1.197~2.142)、小于胎龄儿( OR=1.721,95% CI 1.217~2.536)、喂养不耐受( OR=3.798,95% CI 1.347~10.706)、未达全肠内喂养( OR=4.319,95% CI 1.673~11.149)是早产双胎之一发生NEC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出生体重低、小于胎龄儿、喂养不耐受和未达全肠内喂养是早产双胎之一发生NEC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产儿母亲泌乳Ⅱ期启动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早产儿母亲泌乳Ⅱ期启动延迟(delayed onset of lactogenesis Ⅱ,DOL Ⅱ)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产妇。收集产妇人口学及围产期相关资料。根据产妇产后第3天的泌乳情况,将其分为DOL Ⅱ组和非DOL Ⅱ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探讨早产儿母亲DOL Ⅱ的影响因素。采用 χ2检验、两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286例早产产妇,其中73例(25.5%)发生DOL Ⅱ。单因素分析显示,DOL Ⅱ组和非DOL Ⅱ组(213例)不良孕产史[28.8%(21/73)与41.8%(89/213), χ2=3.89]、初产[60.3%(44/73)与38.0%(81/213), χ2=10.93]、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5.6%(26/73)与16.4%(35/213), χ2=11.92]的比例、开奶时间[产后5.0 h(3.0~7.0 h)与4.0 h(2.0~5.0 h), Z=-4.27],以及产后48 h母乳喂养/泵奶次数[7.0次(6.0~9.0次)与9.0次(7.0~11.0次), Z=-3.62]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产( OR=2.720,95% CI:1.485~4.98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OR=3.178,95% CI:1.609~6.274)、开奶时间( OR=1.394,95% CI:1.211~1.604)和产后48 h母乳喂养/泵奶次数( OR=0.861,95% CI:0.772~0.962)是早产儿母亲DOL Ⅱ的独立影响因素( P值均<0.05)。 结论:初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开奶时间、产后48 h内母乳喂养/泵奶次数是早产儿母亲发生DOL Ⅱ的高危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