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实施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以下简称GBZ 159)的实施情况进行系统评估,为下一步标准修订提供技术依据。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来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用人单位、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和高校的行业专家进行访谈,并运用归纳法提炼内容主题和相关建议。GBZ 159部分技术指标已与现在的职业卫生实际工作不相适应,亟需修订完善。修订后的GBZ 159应符合我国工业发展和职业卫生检测设备发展现状,完善采样质控等相关技术要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宋史·方技传》医家文献探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宋史·方技传》以时间为顺序,采用叙事方式,载录方技人才多以星历占候、律历五行、医学、道术者共42人。其中善医术者25人,其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本文通过《方技传》医家传记内容,对载录25位不同类别医家的分科、贡献、奖惩等生平史事进行整理探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医家的职业生涯状况,对了解医家在宋代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汉书·艺文志》中“医经”与“经方”小序再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汉书?艺文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其中《方技略》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通过重新分析“医经”与“经方”小序内容,发现二者区别是对于疾病治疗的理念和着眼点不同。“医经”是治疗时侧重得病的人,“经方”是治疗时侧重人得的病;“医经”着眼于人体,“经方”着眼于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修订需求量化评估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简称GBZ 159)的修订需求进行量化评估,厘清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为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4至9月,采用分层方便抽样方法,利用半开放式问卷对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防治院所、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和高校中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人员开展调查。计算GBZ 159各项指标的熵权及基于熵权的评分,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描述两者的相关性并绘制雷达图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调查对象共反馈问卷151份,147份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97.35%,共涉及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GBZ 159修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熵权的评分G中位数分别为2.84和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25.50, P<0.001)。各二级条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熵权的评分G雷达图走势基本相同( rs=0.999 8, P<0.001),且紧迫性基于熵权的评分G高于必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基于熵权的评分G最高的均为"3.13长时间采样",分别为7.56和8.23;其次为"3.12短时间采样",分别为7.19和7.13。 结论:GBZ 159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其部分技术指标已与现在的职业卫生实际工作脱节,如"3.13长时间采样""3.12短时间采样"等条目亟需修订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医药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的特质
编辑人员丨2024/2/3
中医药学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主要包括医(古代属于方技)和药(本草)两大部分,在世界医林中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称著. 明末清初,为区别传入的西方医学,曾有"本土医学" "国医"和"国药"等称谓. 在1879 年从澳门来到上海行医的英国医生合信的首部论述中西医学比较的著作《西医略论》一书中有"中医" "西医"之名. 此后中国的传统医学逐渐被称为中医学和中药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五十二病方》的临床思维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书中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全科医学疾病谱.临床思维方面,其疾病观的逻辑链:不德(包括鬼神情志、有害气候环境因素、外伤邪侵、动物昆虫咬伤、饥饱伤食、不成人者等)—病症(52 类疾病、108 个病种)—养德(顺应自然及心性修养、巫方祝由、香辣食物)、归德(辛香药物外治内服、物理疗法、灸疗法、禁忌等防病治病)—数术(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方技(医经、经方、房中、神仙);临床诊断方面,先辨别病类与病种,之后归纳主要症状与证候群;临床治疗方面,治求标本、治分缓急、辨治异同、三因制宜、随症治之等治则,治疗方法全面多样,结合方症相对论和互渗律组方用药,开创了中医早期治则学形成和应用发展的先河,其"辨病﹢辨证﹢方药"或者"辨病﹢方药"的临床思维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的传统生命理念
编辑人员丨2023/8/6
通过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的分类与书目探索,从生命理论、用药护理、房中养生和超越升华四个方面分析西汉时期人们的传统生命理念.认为当时人们对于生命已有相当深入的认识,对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都进行了总结,同时重视房事养生,并为成功孕育后代提供了许多方法,还认为生命可以通过后天修炼得到超越升华,达到不老不死的神仙境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关于阳旦证与阳旦汤的思考
编辑人员丨2023/8/6
阳旦证就是中风证,也被称为桂枝证.阳旦汤是由《汤液经法》中小阳旦汤剂量加减后又重新命名的桂枝汤.“经方”的概念源自《汉书·艺文志·方技略》,是《伤寒论》对《汤液经法》中方剂的传承.张仲景在其著作中,时时强调“证”与“汤”的对应,提出了方证辨证的概念.方证辨证是与六经辨证、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同等重要的辨证方法之一,是中医理论需要挖掘和完善的重要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近10年中国医疗行业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系统分析近10年中国医疗行业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文献,总结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效果评价指标,探讨存在不足.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等,同时手工检索追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尽可能纳入相关研究;运用描述性方法归纳总结文献信息.结果:最终纳入文献60篇,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从“需求—过程—效果”进行评价,需求评价着重供方技术需求率,过程评价主要包括技术应用率、服务人次,技术知晓率、技术掌握率、推广覆盖率等,效果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患者满意度、技术有效率、费用节省状况、技术安全性等.结论:针对当前存在不足,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应考虑需求方和供方两方面,同时也不能忽略社会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标龄5年以上的34项职业卫生标准应用情况调研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我国标龄5年以上的职业卫生标准(OHS)应用情况.方法 运用异质性方便抽样,选取疾控中心、职防院所、用人单位、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从事职业卫生工作的201人进行小组访谈,总结职业卫生标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调查对象共涉及13个省,从业年限中位数13年,专业类别以职业卫生最多,其次为工程类和分析检测类.职业卫生标准应用存在对标准属性不了解、标准制(修)订过程中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参与度不够、标准宣贯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结论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系统梳理职业卫生标准,改进标准制(修)订程序,创新职业卫生标准宣传贯彻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