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造影技术在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手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比超声造影(CEUS)和常规超声引导下应用于非扩张肾脏集合系统肾结石患者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评估CEUS引导的PCNL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研究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接受PCNL的66例无肾积水或轻度肾积水肾结石患者,根据通道建立引导方法的不同分为CEUS引导组(33例)和常规超声引导组(33例).评估单针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通道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残石率等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比于常规超声引导组,CEUS引导组首次穿刺成功率高(84.85%vs.63.64%,χ2=3.89,P=0.04)、穿刺时间短[(51.18±18.47)s vs.(63.21±23.79)s,t=-2.29,P=0.03]、手术时间短[(73.81±39.84)min vs.(113.44±51.99)min,t=-3.4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1个月残石率、血红蛋白(Hb)下降幅度以及穿刺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CEUS引导下的 PCNL 可促进无肾积水患者的PCNL,有利于单针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手术时间短.可通过后续大样本量研究进一步确定其临床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尿管软镜联合末端可弯曲输尿管软镜鞘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联合末端可弯曲输尿管软镜鞘(FTS-UAS)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8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94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输尿管软镜联合常规鞘)和观察组(44例,输尿管软镜联合FTS-UAS).观察两组术后1d、3d、4周的结石清除率,统计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d、3d、4周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术后1d VAS评分的差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Clavien分级均为Ⅰ级.观察组术后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FTS-UAS治疗肾结石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还可减轻疼痛程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发热列线图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术后发热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fURS且术前尿培养阴性的3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35例,女73例;年龄(46.4±12.1)岁;合并高血压病86例,糖尿病41例,冠心病12例;57例有泌尿系结石手术史;91例有重度肾积水。结石位于左侧164例,右侧144例;肾结石88例,输尿管结石124例,肾输尿管结石96例。结石数量≤2枚者243例,>2枚者65例;结石最大径12.0(9.0,15.0)mm。尿白细胞阳性109例,阴性199例。尿亚硝酸盐阳性2例,阴性308例。记录患者术后48 h内有无发热。比较发热组与未发热组一般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URS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1 000次Bootstrap重抽样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性能,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稳定性。结果:308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60.0(40.0,75.0)min。完全清除结石221例。其中14例(4.5%)术后出现发热,294例术后未出现发热。发热组较未发热组的女性比例更高[57.1%(8/14)与22.1%(65/294), P=0.007],合并糖尿病比例更高[50.0%(7/14)与11.6%(34/294), P<0.001],肾结石比例更高[64.3%(9/14)与26.9%(79/294), P=0.022],术中完全清除结石比例更低[42.9%(6/14)与73.1%(215/294), P=0.031],结石最大径更大[15.5(12.5,19.3)mm与11.0(9.0,15.0)mm, P=0.004],手术时间更长[87.5(58.8,106.3)min与55.0(40.0,75.0)min, P<0.001],血小板计数更高[267.0(225.8,354.0)×10 9/L与233.0(197.8,272.0)×10 9/L, P=0.026],肌酐更低[67.5(52.5,72.3)μmol/L与73.0(62.0,84.0)μmol/L, P=0.026],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更高[148.8(118.3,189.3)与119.5(93.2,156.0), P=0.03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合并糖尿病、结石位置、不能完全清除结石、结石最大径、手术时间、血小板计数、肌酐、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和尿亚硝酸盐阳性是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 OR=11.073,95% CI 1.623~75.521, P=0.014)、合并糖尿病( OR=5.995,95% CI 1.441~24.952, P=0.014)和手术时间长( OR=1.024,95% CI 1.003~1.046, P=0.024)是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AUC=0.866,95% CI 0.781~0.935)。校准曲线展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女性、手术时间长和合并糖尿病是术前尿培养阴性患者fURS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列线图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造影剂辅助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肾结石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的结石直径为(24.5±12.0)mm,在B超辅助下,穿刺时间为(55.4±44.8)s,一针穿刺成功率为98.3%(59/60)。所有PCNL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8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平均8 d;术后结石清除率为98%。无术中并发症,无超声造影剂注射发生不良事件等。结论:PCNL术中逆行超声注入造影剂可以作为肾穿刺辅助手术。通过改善集合系统的可视化,有助于精准穿刺无积水的目标肾盏,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微通道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小儿肾结石的临床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uper-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SMP)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在小儿肾结石治疗方面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在超声引导下行SMP和MPCNL治疗40例肾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SMP组(18例)和MPCNL组(22例)。SMP组男14例,女4例;年龄(7.9±4.4)岁;结石大小(15.41±5.63)mm。MPCNL组男14例,女8例;年龄(8.62±3.41)岁;结石大小(16.77±3.59)mm。对两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等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特点。结果:SMP组建立经皮肾通道时间为(10.75±2.70)min,较MPCNL组(19.68±6.95)min短,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6)。SMP组与MPCNL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3.33%(15/18)和81.81%(18/22),手术时间分别为(83.33±46.72)min和(101.36±38.91)min,术后血红蛋白损失量分别为(7.59±7.51)g/L和(7.75±8.77)g/L,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两组均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SMP组出现Clavien Ⅰ级并发症1例(5.55%),MPCNL组5例(22.72%),均为术后发热,均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好转;两组均无Clavien Ⅱ、Ⅲ级并发症发生。所有患儿术后B型超声随访1~2年,两组均无肾积水、肾萎缩病例。 结论:SMP与MPCNL对于儿童肾结石都是安全、有效的微创碎石方法。但SMP与MPCNL相比,通道更小,镜体纤细,更适合婴幼儿或盏颈狭小、下盏结石的患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血管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辅助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无明显积水肾结石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非血管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辅助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无明显积水(肾无积水或者轻度积水)肾结石的肾盏穹窿穿刺的准确率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按1∶1的比例将深圳市人民医院符合入组条件的无明显肾积水的肾结石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分为非血管超声造影引导穿刺组(试验组)和常规超声引导穿刺组(对照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符合肾结石诊断标准,目标肾盏无积水或轻度积水;③自愿受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孕妇;②功能性孤立肾;③穿刺部位解剖异常或有损伤肠道风险;④有急性尿路感染;⑤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⑥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高危疾病;⑦肾功能异常(血清肌酐>1.2倍正常值上限);⑧严重肥胖(体质指数>40 kg/m 2)。试验组经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入超声造影剂六氟化硫微泡后行超声引导PCNL;对照组行传统超声引导PCNL。两组患者PCNL术后1周内经肾造瘘管顺行肾盂造影,判断是否经肾盏穹窿穿刺。记录血红蛋白下降值、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以及是否经肾盏穹窿穿刺的情况。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两组性别[男/女:19/5例与16/8例]、年龄[(44.2±11.2)岁与(45.4±10.7)岁]、体质指数[(21.8±2.8)kg/m 2与(21.81±2.7)kg/m 2]、结石长径[38.0(24.0,25.5)cm与35.5(24.8,47.0)cm]、结石位置[左/右:9/15例与9/15例]、肾积水情况[无/轻度:15/9例与16/8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肾盏穹窿穿刺准确率[87.50%(21/24)与41.67%(10/24)]、血红蛋白下降值[2.0(0,12.0)g/L与14.0(7.0,17.0)g/L]、穿刺时间[40.0(28.5,53.0)s与70.0(55.5,84.5)s]、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83%(23/24)与75.00%(1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均未输血,无感染性休克、严重感染等并发症。 结论:对于肾盏无积水或轻度积水的肾结石患者,非血管超声造影辅助PCNL较常规超声辅助可显著提高肾盏穹窿穿刺的准确性,缩短穿刺时间,减少出血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肾结石并发肾盂癌的诊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提高对肾结石并发肾盂癌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例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肾盂癌:左肾下盏浸润性尿路上皮癌1例、浸润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伴鳞状上皮化生1例、肾盂腺癌(部分为肠型腺癌,部分为黏液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1例。2例患者行患肾根治性切除+淋巴结清扫术,1例肾结石伴有患肾重度积水无功能,术前未发现肾盂肿瘤,行肾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术后分别生存12、8、6个月。结论:肾结石并发肾盂癌患者临床较为隐匿,术前发现困难,重点多放在结石处理上,容易漏诊。发现多为晚期,进展迅速,预后差,应加强对此类患者临床特点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肠代输尿管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的应用经验和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在上尿路修复和重建中应用肠道的经验,探讨肠代输尿管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1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8例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6例,女72例。年龄(35.54±21.35)岁,其中儿童9例,年龄(10.78±4.41)岁。输尿管狭窄位于左侧65例,右侧38例,双侧34例。孤立肾12例。输尿管上段狭窄26例,中段狭窄2例,下段狭窄24例。输尿管全长狭窄14例,输尿管多发狭窄54例。术前留置肾造瘘管22例,留置双J管88例。术前行B超、增强CT、CTU、MRU、顺行和逆行造影检查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为(15.93±4.67)cm。术前血肌酐(93.94±37.13)μmol/L,尿素氮(5.91±1.99)mmol/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83.53±25.18)ml/min。孤立肾患者术前血肌酐(104.83±69.14)mol/L,尿素氮(7.33±2.90)mmol/L,eGFR(64.53±14.46)ml/min。本研究138例,接受回肠代输尿管术(回肠组)123例,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14.48±6.28)cm,选取回肠段长度(20.67±11.20)cm,替代输尿管长度(22.97±8.09)cm;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回肠组)7例,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15.43±4.35)cm,截取回肠段(3.00±0.58)段,每段回肠段长度2.5~3.0 cm,重建回肠段长度(16.83±3.97)cm,重建回肠替代输尿管长度(11.50±5.65)cm;Yang-Monti结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结肠组)8例,术中测量输尿管狭窄长度(6.00±0.93)cm,截取结肠段(2.75±0.46)段,每段结肠段长度1.5~2.0 cm,重建结肠段长度(5.13±1.13)cm,重建结肠替代输尿管长度(4.88±1.46)cm。Yang-Monti回肠组与回肠组术中测量的输尿管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900);Yang-Monti结肠组与回肠组术中测量的输尿管狭窄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2);Yang-Monti回肠组( P=0.0001)和Yang-Monti结肠组( P=0.0003)与回肠组替代的输尿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种术式术后留置术区引流管、尿管、输尿管内支架管,术前留置的肾造瘘管术后保留。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并发症。Yang-Monti回肠组手术时间(376.40±202.80)min、Yang-Monti结肠组手术时间(626.30±224.20)min,与回肠组手术时间(286.80±97.24)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294, P=0.0001);Yang-Monti回肠组术中出血量(314.30±213.50)ml、Yang-Monti结肠组术中出血量(210.00±96.07)ml,与回肠组术中出血量(183.90±199.70)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971, P=0.7157)。所有患者出院前肌酐(84.45±28.51)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39);尿素氮(5.79±2.61)mmol/L( P=0.6684),eGFR(89.11±25.17)ml/min( P=0.1506),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孤立肾患者出院前肾功能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Yang-Monti回肠组和回肠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0.00±5.35)d和(9.24±6.45)d( P=0.7599),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3.17±4.79)d和(17.61±10.29)d( P=0.297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86±9.34)d和(16.02±10.70)d( P=0.35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Yang-Monti结肠组和回肠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4.88±7.81)d和(9.24±6.45)d( P=0.0202),尿管留置时间分别为(8.88±2.80)d和(17.61±10.29)d( P=0.0188),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4.88±17.04)d和(16.02±10.70)d( P=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Yang-Monti回肠组1例术后第2天发生低钾血症,予静脉滴注氯化钾纠正。回肠组5例术后第2天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予纠正。回肠组6例、Yang-Monti回肠组1例术后尿管中发现黏液样分泌物,Yang-Monti结肠组8例术后尿管中发现白色絮状物,予保持尿管通畅。回肠组5例、Yang-Monti回肠组1例、Yang-Monti结肠组1例术后出现尿瘘,其中回肠组1例再次手术调整双J管后治愈,其余均保守治疗并延长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后治愈。13例术后发热,予敏感抗生素后治愈。33例发生尿路感染,26例使用抗生素治疗,10例尿培养阳性,予敏感抗生素治疗;7例未使用抗生素治疗,6例术后尿常规提示白细胞异常,尿培养阴性。8例失访。130例术后随访2~36个月。肌酐(93.00±31.14)μmol/L( P=0.8279),eGFR(83.10±24.32)ml/min( P=0.913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素氮(6.82±2.46)m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2)。孤立肾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未发生电解质异常。1例出院后7 d因黏液堵塞尿管发生尿潴留,导致输尿管膀胱吻合口3 cm尿囊肿,更换尿管后消失。并发输尿管结石、肾结石各1例,再次行输尿管镜治疗。13例影像学检查提示同侧肾轻度积水。16例尿常规检查白细胞升高,其中8例尿培养提示细菌感染,7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 结论:对于上尿路修复重建手术,回肠代输尿管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安全有效;Yang-Monti回肠或结肠代输尿管术也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PCNL治疗的患者7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分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组(46例)和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6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结石大小、结石部位、是否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和临床资料(包括术中冲洗液使用量、手术时间、有无泌尿系感染、肾积水程度、术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尿常规),并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以磷酸钙为主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尿源性脓毒血症组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非尿源性脓毒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鹿角型结石、结石成分以磷酸钙为主均是PCNL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年龄≥60岁、女性、糖尿病、术中冲洗液使用量≥30 L、尿常规阳性均会增加PCNL术后患者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的风险,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上述各项指标予以相关干预,从而达到降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率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完全超声引导与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球囊扩张经皮肾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完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与超声结合X线引导下球囊扩张法PCNL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92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球囊扩张法PCNL,引导方式分别为完全超声引导(完全超声组)和超声结合X线引导(超声结合X线组)。完全超声组395例,超声结合X线组597例,两组的性别(男/女:208/187例与329/268例)、年龄[(43.2±11.8)岁与(42.8±12.5)岁]、体质量指数[(22.8±2.6)kg/m 2与(22.6±3.1)kg/m 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Ⅲ级:174/189/32例与277/273/47例]、结石侧别(左/右:207/188例与302/295例)、结石Guy's分级[Ⅰ/Ⅱ/Ⅲ/Ⅳ级:56/115/141/83例与88/198/209/102例]、结石长径[(4.7±0.9)cm与(4.8±1.1)cm]、肾积水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75/162/103/55例与88/266/175/58例]、既往经皮肾镜手术史[39例与45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全麻下行球囊扩张法PCNL,患者均取俯卧位。完全超声组仅采用超声实时监测穿刺和扩张的整个过程。超声结合X线组在实时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同时通过X线监测穿刺和扩张过程。两组术后均常规留置双J管和肾造瘘管。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扩张成功率、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完全超声组和超声结合X线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8.2±11.5)min和(61.1±10.8)min( P=0.43);穿刺成功率均为100.0%,一次扩张成功率分别为95.9%(379/395)和95.8%(572/597)( P=0.92)。完全超声组72例(18.2%)和超声结合X线组102例(17.1%)术中建立≥2个通道( P=0.64)。完全超声组和超声结合X线组的术后即刻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8.9%(351/359)和90.0%(537/597)( P=0.58);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4.2±1.1) d和(4.3±1.2) d( P=0.68)。完全超声组和超声结合X线组Clavien-Dindo Ⅰ级(一过性发热分别为27例和40例, P=0.93)、Ⅱ级(输血分别为7例和11例, P=0.93;需特殊抗炎治疗分别为29例和42例, P=0.91)、Ⅲ级(需栓塞治疗分别为3例和4例, P=0.87)、Ⅳ级(需ICU治疗均为2例, P=0.68)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随访1个月,均无结石复发。 结论:完全超声引导和超声结合X线引导PCNL均有穿刺扩张成功率高、结石清除率高和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两种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相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