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口岸建设中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防控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7/6
随着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的不断增加,口岸作为防控传染病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单纯依靠传统的卫生检疫手段已不能完全满足早期识别、防控的要求,需借助数字化、智能化新技术和新设备转型升级,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才能为传染病早期防控提供依据.因此,利用大数据技术、众包技术等收集传染病相关信息并利用模型分析对疫情形势作出预判,进而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也可运用基于人脸识别的症状监测系统和分子即时检测技术到新发传染病检测中,提高其传播早期的检出率.总而言之,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复杂,新技术新设备与口岸传染病防控相结合仍需不断优化改善,同时卫生检疫专业人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智慧口岸建设的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基于PROSAS大数据的空港口岸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智慧卫生检疫系统(PROSAS)中国际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探索空港口岸传染病输入风险评估方法.方法 通过PROSAS收集2019年1-6月国际传染病疫情监测数据,使用Excel 2016和Microsoft Power BI Desktop对南京关区航空口岸国际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直航航线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可视化.结果 2019年1-6月,南京关区9个开放航空口岸与23个国家或地区开通了96条直航航线.直航航线数量排名前3位的国家和地区为泰国(20)、中国台湾(12)、日本和越南(均为9),通航的国家和地区2019年累计报告各类传染病84种,病例200万例,累计报告病例数较多的传染病病种是沙眼(63.9万例)、(未分型)流行性感冒(33.2万例)、登革热(28.1万例)、淋球菌感染(20.6万例)、甲型H1N1流感(17.7万例),约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报告传染病种类较多的国家依次是美国、韩国、新加坡;报告传染病病例数较多的国家是美国、菲律宾、韩国.南京关区传染病输入风险较高的是南京、无锡、常州;但从疾病危险分级角度,传染病输入风险较高的则是南京、无锡、徐州.结论 科学合理利用PROSAS可以为口岸传染病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045 浅谈新时期机场地区爱国卫生工作
编辑人员丨2023/8/5
爱国卫生运动是党和政府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机场地区爱国卫生工作在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健康城市建设及口岸核心能力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机场地区爱国卫生需求主要有:①病媒生物控制;②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③健康知识宣传普及;④环境综合治理;⑤控烟工作;⑥垃圾分类工作。对新时期机场地区爱国卫生工作建议如下:①政府主导,企业参与;②落实经费,形成长效机制;③人人参与,共建共享。总之,新时期机场地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机场地区爱国卫生体系,结合"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建设,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行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口岸卫生检疫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5
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生物安全问题.本文概述了外来物种的定义、口岸卫生检疫防范的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和传入渠道,介绍了外来物种入侵所引起的严重威胁国家(国门)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正常生活、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危害;阐述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防控的制度、体系、模式和机制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及时建立和修订相关法律政策法规,构建由工作制度、技术标准和监测体系组成的防控体系,口岸外来物种智慧检测鉴定模式和全方位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等口岸卫生检疫对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国门生物安全风险
编辑人员丨2023/8/5
基于国门生物安全面临的全球传染病疫情传入等风险,我国海关通过加强口岸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口岸病媒生物智慧监测工程、强化出入境特殊物品监管以及做好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建设等措施,提升口岸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建议进一步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创新国门生物安全监管机制,推进国门生物安全的国际化防线,加强国门生物安全新技术的研发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欧盟公共卫生相关法律体系及管理体制介绍
编辑人员丨2023/8/5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欧盟法律体系、公共卫生相关法律、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国境卫生检疫相关要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预警和应急响应系统的现状,并以此为鉴提出对我国卫生检疫工作的初步建议.一是应借鉴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的区域间信息共享沟通机制,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国境卫生检疫合作交流;二是应借鉴早期预警响应系统(EWRS)全球传染病疫情风险收集、分析、研判和预警机制,建立智慧化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进一步完善口岸公共卫生重大风险早期监测、评估、研判、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口岸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福州机场口岸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了解福州机场口岸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者的流行学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国家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中国海关智慧卫生检疫系统,收集2020年1月25日-2021年12月31日福州口岸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的流行特征.结果 2020年1月25日-2021年12月31日,福州机场口岸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05例,其中确诊病例97例,无症状感染者208例.男女比例为2.08:1(206:99);年龄中位数为36岁(39 d~71岁),以21~50岁为主,248例,占81.31%;建筑工人62例,占20.33%;餐饮服务人员居多,38例,占12.46%;病例来自国家以日本(32.79%,100例)和印度尼西亚(29.51%,90例)居多;共涉及航班133条,其中发现病例超过3例的航班有25条,占18.80%,检出核酸阳性121例,占39.67%.发现方式主要是入境检疫发现,共215例,占70.49%;集中隔离点采样发现90例,占29.51%.结论 福州机场口岸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多为入境检疫发现,福州海关与地方政府联防联控成效显著.境外疫情依然严峻,及时跟踪疫情动态的同时,防控措施须坚持不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