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辨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目的:分析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至2022 年 3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73 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 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期为 51~70 岁.危险因素分布前 3 位为饮酒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另有 31 例原因不明.临床症状前 3 位分别为肢体活动不利、便秘、乏力,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感觉障碍.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下元虚衰,痰浊上泛证;肝肾两亏,虚风内动证;奇经亏虚,络气虚滞证;湿热浸淫,筋脉不舒证.中医体质以金形人数量最多,为 24 例,占比 32.88%;其次为木形人、土形人、火形人、水形人.治疗方案以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为主,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5%,其中利鲁唑配合中药、针刺组疗效最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方面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
高血压病中医五形人论治举隅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因人制宜的原则,运用《黄帝内经》五形人理论,基于临床经验,总结、归纳高血压病五形人的分治原则.根据五形人的差异,通过病案举例,分析高血压病中医五形人的治疗原则.木、火、土、金、水五形人,分别存在肝郁气滞、火热旺盛、气机下沉、气血亏虚、阴阳两虚的差别.可以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木形人应注重疏肝解郁的治疗;火形人应注重滋阴潜阳的治疗;土形人应注重升提气机的治疗;金形人应注重益气养血的治疗;水形人应注重滋阴补阳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五形人体形类型与抗精神病药致锥体外系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五形人体形类型与抗精神病药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精神病患者1 19例为不良反应组,应用等效剂量药物治疗未发生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精神病患者114例,为无不良反应组,采用自拟五形人体形量表进行体形判定,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RSESE)进行锥体外系反应的严重程度评定.结果:无不良反应组与不良反应组之间不同体形间总体分布上有显著性差异(x2=16.55,P<0.01);木形之人在不良反应组中的分布明显多于在无不良反应组中的分布(x2=9.28,P<0.01);不良反应组5种不同体形的RSESE得分之间有显著性差异(F=2.94,P<0.05);无不良反应组5种不同体形的RSESE得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组中木形之人的RSESE得分均值明显高于土形之人、火形之人的RSESE得分(P<0.05).结论:木形之人更容易出现锥体外系反应,且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后严重程度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福建地区五行体质的面部形态特征客观参数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研究面部形态特征的客观参数在五行体质辨识中的意义.方法:用面部三维扫描仪采集来自福州大学城地区404名志愿者的相关资料,采用Geomagic软件进行面部参数测量,参照人体测量学相关知识共测量17种面部形态参数,再由中医师对采集资料的五形分类进行标注,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筛选与五形人相关的面部形态参数,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研究面部形态相关参数在五形人之间的差异.结果:在17个面部形态参数中,木形人有4个相关参数(下颌宽、上停长、下停长、鼻宽),火形人有1个相关参数(下颌宽),土形人有1个相关参数(下颌宽),金形人有4个相关参数(下颌宽、下停长、人中高、上唇高),水形人有2个相关参数(下颌宽、鼻宽).结论:下颌宽是辨识五形人面部特征最有意义的参数,面部参数为五形人的辨识提供了更客观的参考依据,五形人的面部特征在局部特点上有相互接近的地方,辨识五形人需要多参数融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探析木形体质人群生理病理要点
编辑人员丨2023/8/5
体质是机体气血阴阳的盈亏偏颇及发展变化趋向综合特征.不同体质类型患者在季节耐受度、形体、个性、脏腑气血等方面均不相同.但体质作为人体正常生理特征,较少被人们体察,因此,系统辨证脉学脉象可作为辨识体质类型的重要手段与指征.文章在《黄帝内经》基础上,主要论述五形人中木形人体质生理、病理特征及对应脉象特点,以期辨别木形人体质,精准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帝内经》木形人常见心理紊乱状态及辨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五形人体质学说上可追溯至《黄帝内经》,笔者基于《黄帝内经》对木形人的体质、心理特征进行剖析,结合脉象总结了临床木形人的辨识;且因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在身处相同境遇时往往有不同的表现,以此分析出木形人在临床中常易形成思虑过度及郁闷不舒两种心理紊乱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由木形人的个性特征形成两种常见心理紊乱状态的过程及临床表现;最后根据木形人体质、个性特点,提出相对应的调护治疗原则,思虑过度状态当散气调神,郁闷不舒状态当升散透达,并列举两则案例,以帮助临床辨别木形人心理紊乱状态,指导用药,提高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