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迟发性运动障碍的诊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是药物诱发的多动性运动障碍,一般表现为舌、下面部和下颌以及四肢不自主痉挛或舞蹈样运动(至少持续数周),发生在使用神经阻滞剂类药物至少数月后,对神经系统的损伤不可逆,显著影响患者的功能预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TD相关危险因素和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评估识别及治疗管理等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专业人员对TD的认识,实现早期预防和识别,规范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艾司氯胺酮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氯胺酮是常用的麻醉药物,但是由于术后噩梦、锥体外系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临床的应用有所减少。而艾司氯胺酮作为氯胺酮的异构体,与消旋体氯胺酮相比,应用剂量较小,具有较强的镇痛和镇静作用,心血管和精神方面不良反应小。此外,还可以应用于难治、重度抑郁症和癫痫患者,尤其在儿童麻醉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世界患者安全日谈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22年世界患者安全日的主题是"用药安全"。用药安全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也逐渐引起临床重视。常见的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有药源性癫痫、药源性锥体外系疾病、药源性脑病、药源性卒中、药源性视觉障碍、药源性脊髓损伤、药源性睡眠障碍、药源性认知功能障碍、药源性5-羟色胺综合征及药源性周围神经病等。引起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抗焦虑和抑郁类药物、抗惊厥药物、肿瘤化疗药物以及一些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如他汀类等。对疑似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处理原则包括(1)完善检查,明确诊断;(2)消除病因,停用或减量应用致病药物;(3)清除体内致病药物;(4)对症治疗,营养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文献分析的胃复安不良反应规律与预防策略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基于我国三大文献数据库报道的胃复安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从中寻找规律,提出预防策略,为保证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5年10月至2020年9月在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网和万方数据库收录的"胃复安"、"不良反应"、"中毒"相关文献;从文献中筛选符合本研究设定条件的患者,提取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相关文献929篇,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统计标准的文献56篇,共74个病例。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18~6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 P<0.05);根据使用胃复安的原因分析,感染性疾病用药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肿瘤放化疗(均 P<0.05);82.43%的不良反应发生在药典规定的胃复安剂量下,发生时间以用药后3 h内为多数(95.95%);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均 P<0.05)。 结论:胃复安不良反应虽然主要出现在成人组,但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以口服给药多见,正常剂量下同样可以发生;临床症状以锥体外系功能紊乱、交感系统功能障碍和精神意识障碍为主,多数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后3 h以内。因此,临床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不良反应规律,密切关注用药后的情况,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盐酸美金刚、多奈哌齐分别联合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伴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科行口服多奈哌齐+利培酮(组一,50例)、盐酸美金刚+利培酮(组二,50例)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AD)伴精神行为症状(BPSD)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治疗90 d后,组二利培酮使用量(2.06±0.50)mg,少于组一的(3.85±0.89)mg( t=14.40, P=0.04);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组二为(18.14±3.71)分,高于组一的(16.10±3.90)分( t=-3.99, P<0.0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组二为(86.66±6.62)分,低于组一的(109.50±11.51)分( t=12.67, P<0.01)。不良反应方面,组二的口干发生率[16%(8/50)]、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10%(5/50)]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总分[(3.92±2.02)分],均低于组一[44%(22/50)、36%(18/50)、(12.49±1.45)分;χ 2=9.33、9.54, t=17.90,均 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均增高,但均在正常范围。提示盐酸美金刚联合利培酮治疗AD伴BPSD的效果优于多奈哌齐联合用利培酮,不良反应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喹硫平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喹硫平是一种精神类药品,过量服用可能会出现嗜睡、视物模糊、呼吸抑制、低血压和锥体外系反应,因过量服用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较为罕见。我们于2020年2月14日收治一例因服用过量喹硫平后出现昏迷、呼吸停止、低血压的患者,入院给予机械通气、血浆吸附、抗炎等治疗后,患者意识转清,顺利撤机拔管,病情好转出院。我们对该例喹硫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喹硫平中毒致ARDS的临床表现及胸部CT特点,旨在提高对喹硫平中毒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与Rho/ROC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经救治恢复至正常后,逐渐出现的脑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智力障碍、锥体外系症状。本文介绍DEACMP和Rho/ROCK信号通路,并分析了DEACMP的病理生理机制与Rho/ROCK信号通路相关研究进展。Rho/ROCK通路在介导脑缺氧、细胞凋亡、免疫调节反应、氧自由基、神经细胞损伤等DEACMP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格拉斯哥抗精神病药副反应评定量表中文版信效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体验的格拉斯哥抗精神病药副反应评定量表(Glasgow antipsychotics side-effect scale,GASS)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取200例完全符合DSM-IV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GASS中文版量表评定,信度考察通过计算全样本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效度考评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考评量表结构效度;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中的副反应子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 scale,CGI)和临床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进行评估,通过GASS与TESS、CGI副反应子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来评价GASS量表的校标效度;以临床标准为参考,计算不同GASS分值的灵敏度和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划定量表划界分和验证量表的实证效度。结果:信度评价:克朗巴赫α系数为0.926,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好。效度评价: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到四个主因子,分别命名为锥体外系副反应因子、生殖泌尿系统副反应因子、抗胆碱能副反应因子、过度镇静和心血管副反应因子。GASS量表的19个条目都在主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值(0.531~0.972),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GASS总分与TESS和CGI副反应子量表评分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r=0.90, P<0.05, r=0.87, P<0.05)。以临床评估标准为参考在区分轻度药物副反应时划界分为1分时灵敏度、特异度最好,分别为96.3%和70.7%,AUC为0.78;区分中度药物副反应时,GASS总分≥20分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86.3%,84.7%, AUC为0.92;区分重度药物副反用时GASS总分≥41分灵敏度、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2.1%,96.3%,AUC为0.96。 结论:GASS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反应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副反应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注射用氢溴酸高乌甲素致帕金森样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癌骨转移给予注射用氢溴酸高乌甲素4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用药1次后,患者出现肌肉震颤,以四肢为主,坐立位明显,平躺后消失。用药2次后患者肌肉震颤加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手不能持物,行走困难。肌肉震颤症状发作期间患者除肌张力增加外,无其他异常体征。考虑为高乌甲素所致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样综合征)。遂停用高乌甲素,其余治疗方案未变。停用高乌甲素后约24 h,患者肌肉震颤症状消失,观察8 d,症状未再出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相关高催乳素血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抗精神病药相关高催乳素血症(AI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有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1月29日),收集阿立哌唑治疗AI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在原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阿立哌唑,对照组加用或不加用安慰剂,结局指标包括血清催乳素复常率、血清催乳素水平和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的效应量采用风险比( RR)及其95%置信区间( CI)表示,计量资料的效应量采用标准化均数差( SMD)及其95 %CI表示。 结果:共23项RCT纳入分析,包括患者1 530例,试验组816例,对照组71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疗程(4~24周)结束时试验组患者血清催乳素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5%(150/204)比4.1%(8/194), RR=16.58,95 %CI:8.61~31.93, P<0.001]。按阿立哌唑剂量分5 mg/d组和10 mg/d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疗程结束时2个试验组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MD= -1.25,95 %CI: -1.66~ -0.84, P<0.001; SMD=1.93,95 %CI: -2.38~ -1.48, 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试验期间总体不良事件、锥体外系反应、失眠、嗜睡和体重增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6.5%(103/388)比24.1%(94/390), RR=1.10,95 %CI:0.90~1.36, P=0.35;26.0%(53/204)比34.0%(70/206), RR=0.77,95 %CI:0.58~1.02, P=0.06;8.4%(31/368)比9.9%(37/372), RR=0.86,95 %CI:0.56~1.33, P=0.50;5.6%(19/340)比4.7%(16/342), RR=1.16,95 %CI:0.64~2.12, P=0.63;0比7.9%(7/89), RR=0.18,95 %CI:0.03~0.99), P=0.05]。 结论:阿立哌唑治疗AIH安全有效,但长期疗效与安全性尚待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